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李智勇
看到新聞說 Sam Altman 重回 OpenAI,這暫時爲這場大戲畫了個句号。但此事絕對足以寫入 AI 發展曆史,所以換個視角做下解讀。
當理想成爲陰謀的素材
你把班級同學聚在一起吃飯都沒那麽容易,何況罷免公司的一号,二号人物。所以這一定是一個強組織的事,強組織的事如果沒有明面的結構就必然有暗組織與暗主導。
而落到具體方法上,6 個人的董事會,首席科學家 Ilya 就很關鍵,因爲它是真正的一級利益相關者,它在公司裏面,本來應該堅定的站在對公司有利這一面,而隻要它不倒戈,那就無法罷免 Sam Altman。但很不幸,這兄弟更像是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不單想捍衛自己的理想,還在自認爲正确的信念下積極行動。他捍衛自己理想純粹性的行動,幾乎把理想的載體 ( OpenAI)幹稀碎。
這就是第一個暗面:但你極端化你的理想和信念的時候,你可能就是實現它的最大威脅。尤其當野心家存在的時候。
我有時候就想天才科學家是不是不要幹 CEO 或者政治家幹的事,這倆事一個太綜合一個則太純粹,實在差别太大。
從不缺席的密室謀劃
也許我們到最後也不一定搞清楚,其餘三位董事到底是怎麽聯合起來的,但顯然沒有它們賦予的責任那麽陽光。他們号稱使命是爲人類負責,但其實更多考慮的恐怕是不太能說的因素,甚至都不能對 OpenAI 負起責任。
最終 OpenAI 的員工的選擇其實反襯着 Sam Altman 并沒有真的背棄自己的理想,但在這樣的一個時候,暗箱運作,陰謀出手,把 Sam Altman 搞下去,再怎麽粉飾也是野心家。這不隻是對 Sam Altman,而是對整個組織不利的行爲,這是董事應該做的事麽?
行事的方式上也明顯的鬼鬼祟祟,連 Greg Brockman 都是被突然通知,被幹成一腦袋問号。這不就是暗箱策劃突然發難麽!對于一個奮鬥了七年多的核心團隊,并且還在危機四伏的時候,突然這麽來一下,中國曆史上還真就和劉邦抓韓信差不多,十分神似。
這是另一個暗面:總是有堂皇的理由來粉飾某種行動,但當手段足夠陰暗的時候,很難拿目的正當性來粉飾它。即使粉飾了,旁觀者也一定不能相信(顯然的 Ilya Sutskever 這個首席科學家信了,還幫着吆喝和助力)。
創過業的同學大概都知道,人腦每天帶寬差不多是滿的。所以 Sam Altman 未必不知道董事會有點夠嗆,但肯定沒預料到會突然行動,也沒預料到 Ilya 的倒戈。
勇于謀事,無暇謀身,結果差點沒挂了。這和故事裏的主角們正在躊躇滿志,征戰天下,然後突然被暗殺了其實差不多。
真要追究,動因其實也就那麽多,在過去利益沖突遠多于理念沖突,也許更富裕之後會改變這種配比,現在還不行。
自我糾錯機制
Sam Altman 的回歸似乎應該感謝 OpenAI 的員工們。
董事會任命 CTO Mira Murati 爲 CEO 應該是預先考慮的平穩過渡方案中很關鍵的一環,至少是第一步。
按正常套路如果這美女倒戈再輔助在内部收拾局面,那也許事有可爲,但有意思的事大家齊刷刷不買賬(90% 以上員工主動站隊)。大家态度很明顯:你們這什麽套路,我們不接受,也沒得談,要麽一拍兩散,要麽就糾錯。
這裏面 Greg Brockman 不接受是引子,但他确實有足夠動因這麽做,後續的這些就相對會罕見一些。尤其是 CTO Mira Murati,這可是傳說中的升職加薪,人就是不幹。這次陰謀不敵理想。
再深一層,這是什麽概念呢?
這意味着在董事會層面糾錯機制失效的情形下(有法律确保的權利機制),本來沒發言權的人團結了起來,然後變成了重要力量。
這七百多人的統一組織,如果沒有一定的統一認識和基礎,絕對不可能。讓這七百多人統一行動估計很多時候比管好一個城市都費勁,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是自底向上的。
這種機制會非常關鍵,尤其當 GPT5 一路叠代而來的情況下。
這裏确實會變成 AI 最大的暗面。
AI"執劍人"
這事的無厘頭在于,這是一個号稱爲人類負責的董事會做出來的事。
如前所說,這個董事會看起來不單不能爲人類負責,甚至還不能爲 OpenAI 負責。(相當于 90% 多人投反對票)
如此無厘頭的行爲最終如果追溯,動因肯定不好看。
所以碳基智能體屬實不怎麽靠譜。
發展下去,當 AI 變得足夠強大,總是有那麽一小波人會被選出來作爲執劍人。這能靠譜麽,不靠譜的話這就是最大的暗面。
(當然最基礎的部分肯定是法規,但現實空間和數字空間的時間流速其實不一樣,以慢制快的問題會越來越暴露的更清楚)。
所以到後面确實需要新的機制和制衡,比如開源、透明等等。
後續
後續會發生的事其實倒相對明朗一些,如果 Sam Altman 确實回到 OpenAI,那它後面徹底崛起大概率會發生。什麽商業和技術理想的平衡,在這個例子上絕對不是大障礙。喬布斯、馬斯克這些人那個不是把這兩者搞成了互相促進,而不是對立。
爲什麽這麽說呢?因爲一定程度上,這次波折可以看成是苦難輝煌裏的苦難部分。這之後權利結構肯定會重構和再平衡,但更關鍵的是這會變成一個超級團隊,700 多個本來奇形怪狀,各有主張的人,徹底的團結到一起,更加協力,再加上資金不缺和此前的先發優勢,那恐怕真會一騎絕塵了。
還沒完,老套故事裏通常會發生的事情是 Sam Altman 這個角色會黑化一點,黑化的結果就是沒那麽信任周圍的人,變的更加集權,這如果過度就會很像皇帝晚年,反倒是會對組織構成更大的傷害。但這哥們看着确實不像是這種風格。
希望不會,畢竟這世界還是需要一個領頭的 AI 團隊。畢竟在這個時間點 AI 不是太強,而是還弱,離一個全行業的盈虧平衡點還有幾分距離。
小結
最終的結果取決于什麽呢?看起來取決于原點上的價值結構。山川河嶽,文化曆史所彙集成的價值結構。越數字、越智能主觀的這一點就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