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6年,重磅回歸。
萬千影迷的心再次雀躍,宛如一次虔誠的朝聖,隐隐待發。
頗多溢美之詞。
它當然當得起,且絕不過譽。
猶記前兩季開播時,那些罕見畫面、珍貴鏡頭、難得捕捉,流光溢彩,精美絕倫,不斷刷新觀衆的眼界與感官。
北極熊乖寶寶探頭。
"沒頭腦"和"不高興",東北花豹二人組。
絕對的制空王者,雕,來之不易的第一視角。
迷人卻危險的硫磺酸池。
極其罕見的,熊貓媽媽舔娃。
風蝕沙漠的奇景。
火山爆發,岩漿噴射,岩漿的紋理清晰可見。
腳底打滑的火烈鳥。
獨美的真菌。
冰河在太空的斑駁形态。(與窗花如出一轍)
仰拍下,蕩藤的狐猴。
……
從動物到奇景,到山川大疆百般地貌。
每一幀,都是地球妙不可言的撷取。
也是你我普通人可能一輩子都無法親臨,爲之一震的奇觀。
地球這顆藍色星球的壯闊、神秘、多姿、危險、奇幻,就這樣被這些或宏觀或細緻的考究鏡頭一一囊括,在豆瓣先後拿下9.7,9.8的高分。
神作,難以超越的經典。
而當BBC攜第三季姗姗來遲。
等得實苦的觀衆,再次報之以無以複加的贊譽和歡迎。
一份心照不宣的約定。
一段值得永久收藏的生命之旅。
打開第一集,熟悉的感覺撲面而來。(建議有條件的都選4K,感覺絕對不一樣)
解說,愛登堡老爺子,雖已年近百歲,發音依然铿锵有力,嚴肅不失溫情。
但仍然能看得出,比以前吃力了。
這次,攝制團隊依然前往地球上鮮有人迹的野生地區,探尋隐匿而旖旎的生命奇迹。
但,也有改變。
"我們現在必須用新的視角來看待世界"。
如果說前兩季重在展示,那麽第三季則在這之餘,加入了一個新的變量。
——人。
動物們如何在人類社會帶來的長久的挑戰中生存。
而這,又似乎不止是這一部紀錄片所探讨的命題。
哇!
第一集,十點君就被美到了。
這種脖頸修長,下肢筆直,展開雙翅優雅如貴婦的鳥類,是加勒比海紅鹳。(這羽毛顔色美到失語)
他們生活在北美洲一片鹽度極高的海域。
也因爲鹽度高,這裏捕食者極少,是紅鹳理想的築巢地。
這是他們的幼崽,可愛吧。
但沒想到,接下來的一幕就讓十點君破防了。
每年這裏都會有風暴,風暴掀起的海浪沖進了紅鹳的築巢地,一片汪洋。
剛孵出的小紅鹳們,就面臨着被水淹死或者凍死的危險。
媽媽們幫不上忙,它們必須靠自己從水中站起來,否則隻有死路一條。
這隻小紅鹳好不容易爬到高處,一個沒站穩,又掉進水裏。
媽媽在旁邊看着,卻束手無策。
費盡所有本事爬上來了,但怎麽也站不穩,踉踉跄跄,看着真叫人心疼。
終于,在撲棱了幾下後,雛鳥終于找到了平衡點,穩穩地卧在了媽媽旁邊。
看到這一幕,十點君真的鼻頭一酸。
要知道,在有些年份這片海域甚至沒有雛鳥能活下來。
真的讓人不得不感歎,生命何其脆弱,但又如何有着韌性和能量。
當然,這隻是《地球脈動》所展現的地球生物之豐富性和層次感的一面。它另一重要的任務就是。
網羅造物之能,讓你見世面。
裸海蝶,一種在海裏浮遊的生物。通體晶瑩,清透柔軟,像蝴蝶一樣漂亮,靈動,輕盈。
比人的小拇指還小。
但可别被它的外表迷惑了,什麽叫越迷人的動物越危險。
看它捕食的這一瞬間,出手果斷狠辣。
但裸海蝶沒有眼睛,行動全憑感覺。它能感知到水流中的微小動靜,就像它的盤中餐。
——海蝴蝶,狀如長翅膀的蝸牛。
裸海蝶翻出來的,是它的口器。
這些觸角會形成一個包裹感十足的陷阱,進去就别想出來。
紀錄片幾乎貼臉記錄了這一過程,視角極微。
連海蝴蝶在敵人口器中的樣子,都一清二楚。
最後,海蝴蝶被吞進肚子,也成了對手的一部分。
被海蝴蝶填滿的部分,就是裸海蝶的腹部。
而在這之前,那裏本該發出因爲饑餓而産生的橙光。
這樣奇幻的一幕,發生在北極地區。
而印度尼西亞,更加令人叫絕的一幕出現了。
這裏的魚,可以捕食在樹上的食物。
是的,你沒聽錯,就像這樣。
它們噴出的水柱,就像被拉滿的弓箭,積蓄了所有的力量刺向獵物。
被擊得四仰八叉的蟲子們,毫無防備,跌個跤的功夫就落了水。
到了人家的地盤上。
因此得名,射水魚。
不過,這看似輕松的一擊,魚可是做了大量測算。
首先,估計目标的距離。裝上足夠的水。瞄準。
最重要的一點,水面波動産生的折射和變形。
謬之毫厘,失之千裏。
這樣一來,幾乎射程2米之内的獵物,幾乎都不在話下。
呀呼!輕輕松松又是一餐。
倘若問有什麽技巧訣竅。
無它,唯手熟爾。
"必須學習才能掌握。"
嚯!
其實,像這樣不爲人知的海洋生物還有很多。
其豐富程度,超出想象。
直到現在,人類每年都以超過1000多種的範圍認識它們。
這是管水母,能自我複制。(好漂亮)
最長能達到45米。
是有記載以來,形體最長的動物。
比如,長得很像珊瑚的魚,是釣魚高手。
它的背上有一根進化出來的"吊杆",吊杆末端有像蝦的誘餌。
這套組合拳,一下就将那些想占便宜的捕食者釣到了自己嘴裏。
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記住,它叫大斑躄(bi 四聲)魚。
以及,遇到了比自己個頭大的獵人,會飛起來的魚。
大大增加了求生的幾率。
這些居住于海洋的居民以自己的獨門秘籍驚豔亮相。
宛如遺失的珍貴畫軸,盡顯地球未知之奧妙,爲後來者補全目光和想象所不及之處。
而在澳大利亞的廣袤大地上,一些鳥類,露出了幾分人類世界的"孩子氣"。
眼前這隻雄性斑大亭鳥,正忙着蓋新家。
——它要娶媳婦啦!(果然,鳥要結婚都得先買房)
看樣子,新家還不錯。兩院牆搭起個小一居,小夫妻絕對夠住。
然而,就在它離開時,另一隻雄鳥出現了。
它的目的很簡單。搗亂,爲自己赢得求偶幾率。
毀掉别人的,自己的求偶亭就能脫穎而出。(全靠同行襯托)
一通亂踩後,還叼走了人家的裝飾品……
正主回來後,見此情景,怒不可遏,破口大罵。
然後,從頭再來。
對了,求愛表演也得先練練。
但,結果可能不會如這位興緻勃勃的紳士的願。
雨不會來,雌鳥也不會來。
——這裏已經三年沒有下過雨了。
幹旱的情況下,雌鳥不會選擇交配。
就算交配,孩子也沒有食物可吃,隻能餓死。
而這些,追根溯源。
是氣候變化的影響。
唉!
正如前文所說。
這一季多出了一部分:幕後故事。
記錄了團隊在前往拍攝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或趣事。
比如,這充滿和諧、生趣的一幕,就被記錄下來,令人心頭一熱。
在測量、記錄綠海龜數量時,被這憨蠢的家夥搞了一身沙土,工作人員被"打"得落荒而逃。
當然,重頭戲是人類行爲對生物直接或間接影響的直面。
比如,上文因爲氣候變化而無法等來雌鳥交配的雄性斑大亭鳥。
因爲全球氣候變暖,綠海龜重要栖息地之一,雷恩島的沙土溫度也達到了曆史新高。
這對綠海龜有什麽影響?
原來,孵出的綠海龜的性别是由外界溫度決定的。
溫度越高,孵出雌性海龜的概率就越高。
也因此,雷恩島孵出的海龜,99%都是雌性。
更讓人擔憂的是,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20年。
陰陽失衡在任何物種上都不是好事。
而最直觀的結果就是。
綠海龜的數量會停止增加。
但除了溫度升高,海平面上漲也給綠海龜造成了災難性後果。
——卵,還沒來得及孵出小龜,就被淹死了。
爲了改變現狀,人們從澳大利亞運來沙子和挖掘機,企圖再造海灘。
運來的沙足夠填滿16個奧運泳池。
但鬥轉星移,在自然面前,人們的一次努力隻能維持10年。
幾十年後,新一代人們面臨的又将是什麽場景呢?那時,他們又如何應對?
但也有些生物,看似勉強同步了人類造成的污染。
小漂浮蟹。
在人類棄于大海之中的漁網上,他們在這裏安家,找到了栖息地。
嗯……看起來不賴。
但一轉眼,這些漁網就困住了大個頭兒的紅海龜。
纏作一團,勒住易受傷部位,造成重傷或者死亡。
每年,超過100萬噸的漁具漂在海面上。
1200萬噸塑料制品進入海洋。
這些在陸上的不可自然分解之物,在海洋裏也化身殺手。
奪走50萬隻動物的性命。
在紀錄片裏。
攝制組最終都對被困住的動物施以援手。
送綠海龜回大海,放走被漁網網住的海獅,解開被繩子困住的烏龜……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看起來,是人類救了他們。
但,這何嘗不是自救?
在地球這個大的生物圈内,沒有誰能自诩永遠站在食物鏈頂端,屹立不倒。
萬物相生相克,因果循環。
隻願在千年萬年後,當人類因爲自己的不節制的私欲而自招禍端無法化解時。
這些動物亦能有所感知,雪中送炭。
地球脈動。
依賴人類。
也不單單隻屬于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