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若虛曾經發問:" 江畔何人初見月?"
長江壯麗,千百年來一直是人們贊美歌詠的對象。
那麽古人眼中的長江和我們今天看到的一樣嗎?如若不同,又該是怎樣一番風景。
其實,長江留下過很多 " 古早寫真 "。
夏圭、趙黻、戴進、吳偉、張大千、關山月、吳冠中 …… 衆多名留史冊的頂級畫師,都爲長江 " 照過相 "。
本期推文,我們一起看看,那些年長江的倩影。
李思訓
江帆樓閣圖
很多人第一次聽到李思訓的名字,是從蘇東坡的詩詞裏。
《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
山蒼蒼,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絕猿鳥去,惟有喬木攙天長。
客舟何處來,棹歌中流聲抑揚。
沙平風軟望不到,孤山久與船低昂。
峨峨兩煙鬟,曉鏡開新妝。
舟中賈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李思訓是唐朝宗室,也是官員、書畫家。
唐玄宗開元初年,他官拜右羽林衛大将軍,封彭國公,後來做官做到了右武衛大将軍。
因爲研究水墨丹青,他的書畫稱一時之絕,尤其擅長山水、樓閣、花木及走獸等,世稱 " 李将軍山水 "。
這幅《長江絕島圖》早已不存,但著名的《江帆樓閣圖》,相傳也是李将軍的墨寶。
滔滔江水中亦可望見盛唐氣象。
王希孟
千裏江山圖(局部)
若論名氣,王希孟的《千裏江山圖》無人不知。
《千裏江山圖》采用了長卷的形式,對畫面刻畫得細緻入微,青綠的神妙運用讓人怦然心動。
大江大河一望無際、起伏的遠山峭壁點綴其中,胸懷頓然開闊。
市井裏坊,舞榭歌台,茅舍長橋,漁樵江渚,又有一種超然世外之感,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
傳世名畫,不僅代表着青綠山水發展的裏程,而且,集北宋以來水墨山水之大成,感情豐沛。
夏圭
長江萬裏圖(局部)
夏圭,字禹玉,是畫史上的南宋四大家之一。
他早年擅畫人物,後來以山水著稱,意境簡括深遠,筆墨峻峭爽利,而且喜歡用秃筆帶水作大斧劈皴,潇灑、蒼勁。
這幅《長江萬裏圖》的前半段,以接近平視的視角近景特寫山石、樹木、行舟。
後半段,以俯視和遠觀的角度刻畫江面上的活動,沿途景色秀麗,讓人沉浸其中。
趙黻
江山萬裏圖(局部)
趙黻是京口人,南宋紹興年間居住在鎮江北固山。
他筆下的金、焦兩山,峰巒疊翠,江山合一,非常的潇灑、遒勁,不落北宋院體繪畫的窠臼。
很有意思的是,因爲他在落款時常常寫 " 芾 " 字,所以很多人都以爲他的作品是米芾畫的。
值得注意的是,趙黻這幅長江的畫對水的描繪很多,波浪用淡墨勾出,複用淡墨染深,于是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吳偉
長江萬裏圖(局部)
明代著名的畫家吳偉是江夏人,因爲父親去世得早,年幼時他就被湖廣布政使錢昕收養,來到江蘇常熟。
17 歲那年,他到南京闖蕩,聲名鵲起。
20 多歲,他被明憲宗召見,并被授予 " 畫狀元 " 印章,在畫院任職。
吳偉爲人潇灑不羁,因爲好酒,他還曾經喝得酩酊大醉去給皇帝作畫。
也是因爲性格,他最終被免去了畫院的職務。
這幅《長江萬裏圖》的卷末,吳偉自題:弘治十八年乙醜九月望。" 可知畫這幅畫時,他已不再年輕,距離去世僅剩三年。
張大千
長江萬裏圖
張大千是四川人,早年與其二哥東渡日本學畫,後來又學習染織工藝,歸國後拜師鑽研書法。
張大千與齊白石有 " 南張北齊 " 之譽,與溥儒并稱 " 南張北溥 "。
僅僅用了 10 天,已是古稀之年的他便繪制出了這幅 20 米長的《長江萬裏圖》。
年輕時,他所生活的地方多在長江沿岸,也許你可以從這幅畫中,窺見他的思鄉之情。
看了這麽多長江的古早寫真
哪一幅才是你的心頭好呢?
不得不說
不管什麽朝代,哪個畫派
筆下的長江永遠是那麽
氣象萬千,雄奇清麗
千百年來
顔值永不下線
文 | 現代快報 + 記者 王子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