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彭蘇平
編輯丨李勤
最早嘗鮮代工生産的蔚來,即将結束這段長跑。
近日,蔚來汽車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現身工信部的 " 車輛生産企業信用信息管理系統 ",外界推測,蔚來大概率已獲得獨立生産資質。
上述系統,是工信部建立的汽車生産企業信用數據庫,蔚來作爲一家獨立的整車生産法人單位被列入。此前,蔚來采用代工模式生産,其産品所對應的生産企業一直是江淮汽車。
截至發稿,蔚來官方尚未對外确認獲得資質一事。不過,有接近蔚來的人士告訴 36 氪,在工信部核準之前,蔚來已經過了發改委那一關," 基本上,不溝通到位了是不會發出來的。"
汽車行業常說的生産資質,包括發改委的投資許可,以及工信部的生産基地審核和産品準入,前者是 " 準入門檻 ",也是困擾諸多造車新勢力的第一道難關。
按照現行政策,新成立的車企很難再獲得新項目的投資許可,無論是發改委直接發放,還是收購,曾經短暫開放的通道都已關閉,而走新建項目申請,則需滿足極嚴苛的要求,近兩年來新獲資質的車企寥寥無幾。
争取多時之後,蔚來終于獲得自建工廠的 " 準生證 ",其與江淮汽車的合作也即将告一段落。今年 10 月,江淮曾宣布出售旗下相關的工廠資産,12 月 5 日傍晚,江淮公告稱蔚來将作價 31.58 億元接手其中部分,合肥國資則買下了另一部分,斥資 14.18 億元。
但眼下,蔚來當務之急并不是自建工廠,而是盡快提升銷量、加快造血,蔚來已爲維持經營精簡團隊,收購工廠資産無疑會進一步增加蔚來肩上的負擔。這或許是資本市場對資質一事反應平淡的原因。
但長期來看,拿下生産資質,在自有工廠生産,将會是蔚來參與效率競争的有力保障。
蔚來錯過的兩次機會
對于汽車生産,國内有着相當嚴格的準入要求,數年之前,爲了發展新能源汽車,政策才給新進入的玩家開了一道口子:
2015 年,發改委發布《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符合條件的企業可獲得純電動汽車的生産資質。2016 年 3 月開始,一年多時間裏,共 15 家企業拿到了牌照,俗稱新能源汽車的 " 準生證 "。
那是蔚來等造車新勢力拿到資質的第一次機會。但受入場時間、産品進度等因素的限制,絕大多數新勢力錯過了那次窗口。
有知情人士告訴 36 氪,蔚來當時想拿着首款量産車 ES8 去申請,不過等 ES8 準備充分後,發改委的發證通道已經關上。" 蔚來也沒想着花 2000 萬請第三方做個模子,miss 掉了機會。"
政策爲純電車項目開放了閘口,市場上開始湧現數十上百家新造車企業,行動快的一部分開始在全國各地投建工廠,眼看着行業出現無序擴張的苗頭,發改委緊急暫停了新能源汽車牌照的發放。
2017 年 6 月,當時的江淮大衆拿到了最後一張新批牌照,此後,新入場的車企們要生産汽車,隻能通過兩種方式:一是從有牌照的車企處收購資質,二是與有牌照的車企合作,用代工的方式生産。
理想、小鵬等與蔚來境況類似的新造車企業,不少都錨定了收購标的,比如理想就在 2018 年年底,作價 6.5 億元收購了重慶力帆汽車,小鵬、零跑等車企,則一邊找車企代工,一邊也在收購資質。
不過,蔚來當時選擇的路徑隻有代工。2017 年底,ES8 上市,次年,該車就在江淮汽車新建的一座工廠内,開始大規模生産。
蔚來董事長李斌當時認爲,代工合作更穩妥,且能降低公司的資産運營壓力,這樣蔚來可以集中資源打造新車、運營用戶社群。
一位早年接觸過李斌的人士告訴 36 氪,當時很多人都建議李斌也收購一個資質,但李斌不 buy in 這一套。" 他覺得幾個億、十幾個億幹點什麽不好,難道賣出了車還能不讓生産嗎?"
李斌的判斷并非沒有依據。純電車生産資質暫停發放後,發改委又醞釀、并在 2018 年底出台了新的投資管理規定——政策還是給新進入者留下了空間,将新項目的審批權下放到省級政府,隻要企業和地方滿足相關條件。
這些條件主要是爲了嚴控産能而設立的,比如要求企業,上兩個年度累計銷售 3 萬輛或者累計銷售超 30 億元,再比如,要求一個省内,上兩個年度汽車産能利用率高于平均水平,且新建的純電車工廠全部達産,才能批新工廠。
有知情人士告訴 36 氪,滿足這些條件并不容易,而且雖然審批權下放到了地方,但仍需去發改委作窗口指導,新建産能審批 " 非常難 "。
生産資質困擾過很多新造車公司,這兩三年剛下場的小米汽車首先要搞定的就是投資準入,李一男的造車項目去年突然停擺,一個原因也是其合作的大乘汽車,沒有通過工信部的生産核準。
從結果看,蔚來沒有像理想、小鵬那樣收購一套資質,錯失了第二次機會,爲後來的坎坷申請之路埋下了伏筆。
代工不是長久之計
一開始,代工的模式看上去很美。
與江淮汽車的合作中,江淮投資建廠,蔚來采購生産設備,并派駐團隊與江淮合作進行生産。這種模式下,蔚來不用自建工廠,資産運營相對較輕,團隊也不是從零開始,相當于吸收了江淮的生産管理能力。
代工常被诟病的隐患,一是質量難以把控,二是産能擴張等方面受制于人,但蔚來也通過特别的合作方式進行了規避。
李斌曾對外介紹,蔚來與江淮不是簡單的代工,而是制造合作,在生産工藝、生産過程管理、質量把控等方面,蔚來會全程參與。
此外,當時很多代工的案例中,都是改造車企原來的工廠産線直接投産,江淮這一座,是少見的單獨新建的工廠,完全按照蔚來的工藝要求設計。也因此,李斌曾在接受央視采訪時有底氣地表示,這座工廠,連保時捷的都比不上。
但這一套 " 一方建廠、合作生産 " 的模式,在實際運行中并不容易,蔚來和江淮的團隊經過了很長時間的磨合。有接近蔚來生産的人士告訴 36 氪,早幾年江淮團隊在蔚來的生産中話語權很高,雙方都是首次以這種方式運作,合作模式、資源分配等都處于模糊地帶,争議也不少。
錢就是很顯性的一方面。他對 36 氪表示,外界往往以爲,蔚來給江淮,是按照每輛車的生産和加工費用支付,但實際上不止這些," 各種要錢,以前單車制造成本很高。"
蔚來的年報也顯示,除了每輛車的生産和加工費,蔚來還要向江淮支付:相關資産的折舊及攤銷、購買的生産材料及相關稅項,此外,還要就 F1 工廠的投資,支付 " 若幹補償 "。數據顯示,2020 年、2021 年及 2022 年,蔚來向江淮支付的費用分别爲 5.3 億元、7.2 億元、11.3 億元。
爲了更好地理清合作制造中的種種争議,2021 年 5 月蔚來和江淮合資成立江來公司,由江來負責零件組裝及運營管理。上述知情人士介紹,比如,像輔料這類生産材料的采購權限,就從江淮轉到了江來。" 由江來運營後好了很多,但也是直到去年下半年,才算捋清楚走上正軌。"
不過,對于車企來說,代工仍然是一種束手束腳的方式。即便接過了大部分生産管理的權限,但合作模式下的商業博弈、管理複雜度依然殘存,這對于極講究效率的汽車生産來說,多少存在隐患。
去年年底,蔚來曾發布公告,向江淮汽車轉讓工廠内的若幹生産設施。上述知情人士告訴 36 氪,此舉是爲了符合代工模式下固定資産的權屬要求,相關設施需轉移到江淮名下,蔚來還爲此支付了高額稅費。但 2022 年年報披露的信息顯示,截至年報發布,江淮都尚未支付相關對價。
而今年,随着蔚來自身在資質方面取得突破,其與江淮的合作也開始發生變化。
今年 10 月,江淮汽車也公告稱,将轉讓旗下部分資産,包括乘用車三工廠的存貨、固定資産及在建工程、房屋建築物、在建工程及土地使用權,新橋工廠的構築物和設備等,這些資産已被确認是蔚來生産汽車所在的工廠。
江淮挂出的資産價格不菲,評估後的價值接近 45 億元,而蔚來将購買其中三工廠的存貨、固定資産及在建工程,以及新橋工廠的構築物和設備等兩個資産包,花費将超 31.58 億元,對于當下的蔚來而言,這顯然不是一筆小錢。
汽車生産是精密的效率競賽,行業龍頭特斯拉、比亞迪等無不在制造環節緊摳效率,工廠的設計和運營被視爲一套需精心打磨的産品,特斯拉才打造出了平均 45 秒就能下線一台車、單位面積産量超出同行數倍的上海工廠,也是極緻的生産效率,才讓特斯拉擁有了較高的毛利水平,和激烈競争下不斷調價的底氣。
長遠來看,收獲獨立資質,是蔚來走上造車主流航道的開始,充分掌控汽車生産的各項核心環節,蔚來才能一步一步地提升制造效率,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攥住更多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