澀圖和窮鬼套餐都将成爲麥當勞的文化瑰寶。
朋友,你聽說過 " 麥門 " 嗎?
近段時間來,麥當勞靠着 " 麥門 " 信仰,再次大踏步地走進年輕人的互聯網流行文化基因。它與 " 飛天意面神教 " 有些相似,卻有着更加堅實的現實與物質基礎,前有窮鬼套餐守護萬千社畜,後有 " 你指尖悅動的麥樂雞塊,是我永恒不變的信仰 "。
在許多人眼中,麥當勞叔叔胸前的 M 字都散發着聖光,隻需要一根脆脆薯條,就能夠入其教門,得享平安喜樂。
但我始終難以遁入 " 麥門 "。并非因爲我否認窮鬼套餐所承載的工業與人道精神光輝,而是因爲在精神食糧生産上," 麥門 " 确實顯得有些匮乏。
除了在信徒之間流傳的那幾本意義不明的 " 教典 "," 麥門 " 文化中最具流行文化素養的,隻有一曲陳奕迅與軟硬天師合唱的聖歌。
請用陳奕迅《夕陽無限好》的調子來唱這首歌
說句不客氣的,這些東西捆在一起恐怕都擋不住 " 瘋狂星期四 " 文學的一式 " 野馬分鬃 "。
所以,我一直對 " 麥門 " 的前景表示悲觀。
直到我看到了下面這張圖。
Damn ……
在這兩份碩大的 " 巨無霸 " 面前,所有人都得平等地領受一記精神暴擊。
這讓人分不清東南西北的奇妙澀圖,可以很好地說明當下 " 麥當勞 " 這個關鍵詞,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的二創基調——搞黃色。仿佛一夜之間,許多畫師覺醒了以往不曾察覺的 XP,在各大平台上夜以繼日地生産着大批量的澀圖。
這些澀圖質量之高,數量之巨,已經足以重塑 " 麥門 " 精神文化。現如今,麥當勞叔叔已經是昨日黃花,麥當勞信徒們的精神高地,已經被 " 麥當勞老婆 "" 麥當勞阿姨 ",以及 " 麥當勞姐姐 " 所占領。
這股 " 麥門 " 新風一個多月前便有一定苗頭。它的來源,是日本麥當勞的一系列創意廣告。
相信大家對這則不久前聞名海内外的麥當勞廣告,都有一定的印象。這則廣告溫暖樸實,畫風可愛,描繪着一家三口的溫馨日常。這則廣告在創意上并無多少驚天動地的突破,正如其配文 " 雖不特殊,但很幸福的時光 " 一樣,是以日常與質樸作爲切入點的品牌宣傳,它的效果也應當如其初衷一般溫潤如水。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無論是推特上 1.5 億的點擊,還是高達 60 餘萬的點贊,無不說明了這則廣告正在社交平台上 " 大殺特殺 "。而讓它如此火爆的原因,卻是其與外網獨特的 " 政治正确 " 氛圍交織下的怪誕現象。
有的人認爲這則廣告蘊含着種族歧視與階級歧視,它描繪着一個白人家庭的幸福生活,無視了有色人種與窮人所遭受的不公平現實。同時,這則廣告所宣揚的價值觀,也沒有将 LGBTQ 人群納入考量。
在這批人眼中,這則廣告應當是下面這個樣子。
再極端點,你就得把畫面裏的角色塗成黑的,然後把小女孩換成一條狗
而更多的人,則從這個廣告當中看到了難得的 " 正常 "。這份不涉及膚色種族話題,不談及 LGBTQ 問題,單單純純反映最普通一家三口甜蜜日常的 " 正常 ",讓這個廣告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無限拔升。
天下苦 " 政治正确 " 久矣,是一個沒有任何修飾成分的陳述句。在這樣的狀況下,這則廣告幾乎是以 " 久旱逢甘露 " 的方式被瘋狂傳播。
有的人對此倍感珍稀,稱從 20 世紀 90 年代開始,西方麥當勞都不再有這樣的廣告了。
也有的人希望其他國家的廣告能夠效仿日本麥當勞,認爲這将帶來 " 世界和平 "。
這則由日本畫師 " 浦ちゃん" 創作的商業品牌廣告,因爲卷入了 " 政治正确 " 的立場之争,而成爲一個風靡一時的文化現象,連帶着後續同系列的其他麥當勞廣告,都獲得了極爲誇張的關注度。
順理成章的,與之相關的同人二創自然滾滾而來。比如,系列首則描繪一家三口溫馨時光的那則廣告,在爆火之後,就出現了相當多的衍生版本。
同樣順理成章的,偉大的 34 法則不會忘記屬于它的土地,有史以來最浩浩蕩蕩的麥當勞澀圖狂潮,就此出現了。
事實上,作爲世界上最大的快餐品牌之一,麥當勞在此之前并不是沒有澀圖,隻不過由于品牌唯一吉祥物麥當勞叔叔頗有些怪咖氣質,導緻在澀澀層面上,這個品牌可挖掘的深度并不那麽充足——了不起給你畫個麥當勞、肯德基和漢堡王相關的 NTR 本子,還得是獵奇向的。
但在日本麥當勞這一系列廣告出現後,很多事情改變了。
不久前的 11 月 5 日,日本麥當勞的動畫廣告系列在出到第 6 支廣告後,宣告完結。
這 6 支廣告分别覆蓋了家庭、朋友、派對、約會、兄妹、獨居等多個場景,基本上還原了人際關系中的絕大部分溫馨美好的景象——同時,也帶來了大量可供二次創作的素材和背景。
畫澀圖也是要講究基本法的,尤其是畫同人澀圖。你讓大家對這隻會讓人想起 " 藍藍路 " 等鬼畜素材的麥當勞叔叔畫澀圖,那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而日本麥當勞的這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廣告,讓麥當勞在大衆領域多了數個 " 品牌代言人 "。這些角色還自帶初始的角色設定和可挖掘的劇情空間,一下子讓麥當勞題材的澀圖創作空間遼闊了無數倍。創作的地基已然夯實,這下耶稣來了都擋不住劃時代麥當勞澀圖的誕生。
最開始還隻是第一則廣告中的太太,因爲一騎絕塵的人氣而獲得一批情難自禁的優質二創。
但随着後續廣告的推出,澀圖的創作對象們便開始多點開花起來。比如,在第四支廣告中約會的高中生情侶,同樣是麥當勞次時代澀圖中的常客。
這批澀圖中首先誕生的是 AI 派。他們不在乎創意,不在乎題材的結合,直指問題的核心,提煉出澀圖的主幹,生産出了一大批極具視覺沖擊力的作品。
就是大
但也有用心的創作者,不僅秉持着純粹的原始欲望,也抱有本真的創作欲求。他們不隻要追逐 " 大白長美 ",還要将麥當勞元素與澀圖融合得天衣無縫,讓這批澀圖有着獨一無二的 " 麥當勞 " 烙印。
比如這份你無法拒絕的 " 開心樂園餐 "
當然,這種創作方式除了能帶來澀圖,還能帶來 " 梗圖 "。
" 麥當勞 " 廣告夫婦,與 " 溫迪漢堡 " 的 " 品牌代言人 "
還有的作者選擇深挖原廣告内容的可創作空間,拓展了角色的生活場景,并将許多大家喜聞樂見的色圖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甚至還以某種形式回溯了角色的前史,順便還展示了一絲幽默感。
汗流浃背了吧,夫人
當然,備受人民群衆喜愛的牛頭人題材,也毫不意外地在這個創作大潮中出現。
葷的、素的、能放出來的、放出來這篇文章就不見天日的,數不勝數的澀圖,已經牢牢把握住了無數 " 麥門 " 信徒的心,"Waifu de McDonald's"(麥當勞紙片人女友)已經成爲麥當勞相關二創中不可不提及的标簽,建議将 " 麥當勞媽媽 " 以 " 聖母瑪利亞 " 的方式寫入 " 麥門 " 教典,讓 "Badabababa I ’ m loving it" 具備更加多重的含義。
古語有雲:"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窮鬼套餐的存在,讓 " 麥門 " 有了不可動搖的物質根基,而這一夜之間刮起的春風,毫無疑問也将成爲 " 麥門 " 信徒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
自此以後,KFC 有 " 瘋狂星期四文學 "," 麥門 " 有 " 麥當勞漢堡,好好好 ",KFC 有哲學上校," 麥門 " 也有 " 麥當勞媽媽 ",物質與精神兩手抓," 麥門 " 文化将毫無弱點——麥當勞叔叔可以安心地繼續當他的鬼畜明星了。
一個多月前,日本麥當勞的這一系列動畫廣告,莫名其妙地成了 " 政治正确 " 鬥争中的一面旗幟,正反雙方占據輿論陣地瘋狂輸出,生生造出了個 "21 世紀最偉大廣告 ",這本身就是一件極具黑色幽默的互聯網荒誕紀實。縱觀整個事件,如果不告訴你這是現實中發生的事件,你大概會以爲這是哪個賽博朋克科幻小說裏的近未來段子。
而更加有趣的是,一個多月之後,這些關于 " 政治正确 " 的言論逐漸偃旗息鼓,互聯網金魚們習以爲常地将當初的風波扔進了互聯網的垃圾堆。然而,擴散開來的迷因終究還是在這片混沌土壤上生了根發了芽,還很快地用一波澀圖浪潮,把當初的那些嚴肅通通降解成下三路的黃色廢料,告訴世人什麽才是互聯網永恒的主題。
不得不說,這讓人大開眼界。
你可以從很多角度去批判或者反思整個事件,說互聯網沒救了也好,說互聯網便是如此才有趣也罷,但這些都無法阻止這巨大的黑色幽默一遍又一遍地輪轉,反複地詢問着世人—— Why so serious?
原本,我想從這個事件中,挖掘出類似 " 互聯網的終極形态是給所有人提供奶頭樂 " 的具備總結性與神棍感的悲觀論調,但當我看到麥當勞官方推特的關注列表裏,有個喜歡畫 " 芙莉蓮雙層玉足吉士堡 " 的畫師時,我就覺得我的努力差不多等于放屁——
還不如趕緊寫完下班去吃一份窮鬼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