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他被挖苦 ↓
被諷刺 ↓
被不看好 ↓
十五年後,那個男人 ↓
他回來了,
帶着他的新歌,歌詞辛辣到疑似把當年所有質疑過他的人都 diss 了一遍,
卑微苦情歌手變身毒舌 rapper,
回旋镖的戲碼誰不愛看?
目前專輯熱度已登頂。
而開頭三位質疑過他的人呢,毫無意外地,從某博被罵到了某音。
評論區淪陷,無一幸免。
網友:我以爲你都要退圈了,沒想到你十年磨一刀。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先來看這首被網友視作在 diss 别人的新歌《羅刹海市》,
這首歌取材自蒲松齡《聊齋志異》裏頭的一則故事《羅刹海市》,
故事大綱如下:
新歌裏的 " 少倜傥,泛舟搏風打浪 "" 兩耳傍肩三孔鼻 "" 羅刹國裏常颠倒 ",
都跟原故事裏 " 出海少年馬骥 "" 三鼻孔的醜宰相 "" 審美颠倒 " 一一對應,
蒲松齡創作初衷本是在批判科舉制,揭示當時官僚腐敗,拍馬屁的人一步登天,真正學富五車的人得不到重用,
那麽被刀郎借來一唱,對标近幾年來娛樂圈流量當道,劣币驅逐良币的現象,
很明顯是借古喻今,諷刺如今行業無序。
本來沒以上幾位的事,
但歌詞裏的許多細節卻被網友一點點拎出來,再三比對,
認爲歌曲疑似内涵開頭提到的三位,
比如
未曾開言先轉腚——好聲音導師轉椅子
(以上三位都曾是好聲音導師)
網友 @裴新雷甚至做了一張表格,哪句分别在内涵誰,列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逆風翻盤的戲碼太帶感,即便隻是網友的一家之言,也迅速聚集了很多看客,
歌火了,
也順帶着把十幾年前的歌壇恩怨一一翻出。
約莫 20 年前(2003-04 年前後),
華語樂壇迎來彩鈴時代,
實體專輯彼時正在遭受互聯網第一波沖擊,
即便天王天後,銷量也隻有 30 萬張,
比起巅峰期動辄百萬的成績,大不如前,
但卻有一匹黑馬在這個當口強勢沖出,以 270 萬銷量橫掃歌壇,專輯名叫《2002 年的第一場雪》,
這匹黑馬就是刀郎 ~
歌火到什麽程度,一條街從頭到走到尾能聽上三遍。
那時候的華語樂壇情歌畫風多爲小清新 ... 對比起來,刀郎屬于豪放的,
他有首歌叫《情人》,感受下歌詞,
相當大膽,
這種在小時候聽到要臉紅的句子,于主流賽道而言屬于是野路子,一炮而紅也不無道理。
羅大佑在節目中公開贊美過,說刀郎唱歌像在說故事,
張藝謀也自稱是聽了刀郎的歌很受感動,當年《十面埋伏》首映會,大導演死活要請刀郎,
爲了拿下刀郎,跟團隊死磕,刀郎當時說唱歌可以但不太願意示人,張藝謀就說那我給你做個面具 ~
于是張藝謀就真的跟劇組美術師合計着去做面具了。
何時見過國師這樣呐 ~
然而這場首映禮過後,汪峰首先站出來一通挖苦,說他唱歌的時候底下觀衆都不怎麽喝彩 ...
(好像是沒什麽觀衆聲音,但是不是也有現場收聲的關系?)
2010 年,刀郎入選《音樂風雲榜十年盛典》十年最具影響力歌手(内地),跟他一同的入選的還有那英、劉歡、汪峰、韓紅、崔健 ...
但在投票環節,卻被擔任評委會主席的那英,以 " 銷量不代表一切,歌不具備審美觀點 " 爲由否決了,
報道寫,那英是 " 力排衆議 ",将刀郎擋在了盛典門外。
也因爲這件事,那英成了此次 " 刀郎逆襲 " 現象的頭号靶子,
說起來,她的發言比起汪峰楊坤那樣帶有情緒的批判,顯得理智得多,
但卻承受了網友最多的怒火。
一來影像的傳播效力相對文字而言呈指數放大,以上幾位,除了那英都是文字報道,
文字人家還可以否認,說是記者亂寫,你看楊坤就否認了,
但那英,視頻爲證,高清鏡頭下的 judge,否無可否,
加上她向來口無遮攔,許多話即便不是出自她口,但傳着傳着大家也都信了,比如她被指 " 認爲刀郎的歌都是農民在聽 ",
即使刀郎本人都不信那英會說這種話,
但網友吃瓜哪管那麽多,更别說求證了,于是這壓根兒沒說過的一句話,成爲了這次的導火索。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博主甚至将《羅刹海市》的部分音源轉成女音,還配上了田震老師的畫面,
恨不能搞個針對那英的幾大門派集體圍攻光明頂。
也是沒想到,那英跟田震的龃龉已經過去 20 年,還有這麽多人對此記憶猶新。
2001 年," 中國流行歌曲榜 " 頒發最受歡迎女歌手獎,由觀衆投票,票數最高者當選,
像這種獎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是若第一名不來獎項自動讓給下一位,
組委會那年就以爲田震不來了就合計把獎給那英,
結果臨頒獎前田震卻說可以來,
兩方随後進行了緊急溝通,但關于這個過程,卻有各自的說法,田震方面說組委會一開始還答應的挺好說沒問題,結果起飛前突然叫他們别來了 .....
後來又說會許她一個别的獎,
田震:該是什麽獎就得是什麽獎啊!
照田震的說法頒獎過程疑似出現了程序不正義?
但主辦方的立場也很堅定,
最終兩方溝通無果,留下了歌壇史無前例的一場大撕 X,田震殺到現場打開麥克風炮轟組委會,
" 這樣的獎不要也罷 ",
甩下話筒,轉身就走。
留下一臉懵逼的觀衆和下不來台的那英 ...
但那英最終還是領了這個獎,并且照流程唱了歌,但是唱着唱着就哭了。
那姐何時受過這等委屈!
自那以後,那英跟田震再沒同過台,
其實責任主要在主辦方,但最後承受輿論壓力的卻是兩位女星,
她倆關系此後一直被關注,
一直有捕風捉影的傳聞流出,
但無論怎樣,不和的基調是定下了。
每次,那英但凡有什麽争議,網上必有好事之人拉上田震,意在請她出來主持公道,
但事情過去那麽久,可能當事人早就看淡了,兩個人早已有了不同的人生軌迹,
田震這些年逐漸淡出公衆視線,那英繼續逐夢娛樂圈,
似乎是網友不肯過去,
此次 " 刀郎 " 現象席卷,
網友除了想要爲刀郎争口氣,
大有新帳舊怨一起算的架勢,
那姐在娛樂圈幾度浮沉,
一旦被推到風口浪尖,田震相關必定被提及,
除此之外,公開 diss 章子怡那段過往也要被拉出來溜溜,
那年,章子怡上《中國最強音》當導師,輿論對此反響很大,但沒一個人像那英這樣,敢對着鏡頭直言:
我也不知道爲什麽請她 ~
這活兒很難,這是我對她的勸告 ~
節目組請她大概是來擺造型的吧 ~
說這話的時候,章子怡就站她身後 ....
不過章子怡老公汪峰這幾年在節目上并未疏遠那英,可見章子怡對那英也沒什麽心結。
《中國最強音》的結果倒是沒有如那英所預測的,章子怡帶出了冠軍曾一鳴,但過程磕磕絆絆,
再看近些年曾一鳴幾乎查無此人的狀态,
似乎那英的話也不算杠她。
那英貢獻過很多語錄和名場面,
憑敢說敢做的個性收獲了一定的粉絲,
但有時也會因爲過于側重一種價值觀,忽視了其他的正确性,
但她作爲貴圈爲數不多的 " 活人 " 之一,是個非常好的樣本研究,一方面她早早成名,演藝之路順遂,沒有過需要靠情商去獲取資源的經曆,
于是她作風大膽,完全不考慮面子問題,國際影後都敢怼,這一點上,跟甯靜有點相似?
但另一方面,恰是因爲沒有這樣的經曆,未經修煉難以八面玲珑,又因常年穩坐歌壇一姐位置,所以骨子裏還有霸氣以及不容挑釁,
當年因爲一句點評沒能讓刀郎拿獎,以至于在 20 年後引起如此大的輿論反噬,不得不說有大衆 " 反骨反權威 " 的因素在,
但同時,觀衆也總在抱怨内娛都是流水線上的工具人,可當真正鮮活的明星以鮮活的面目示人,似乎又無法完全接受。
目前,那英的某音評論量已達到三百萬,而話題波及到的各方尚未有一方作出回應,
所以 " 内娛活人 " 本來就該承受最多的審判嗎?
面對此次風波,不知道她又作何感想呢?是否還願意保持以往真實的做派 ~
最後一句
你們覺得那英被罵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