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伯虎财經,作者 | 番茄
" 和德芙門當戶對大方官宣,和瑞幸隻是逢場作戲遮遮掩掩,茅台是懂門第的。"
當你還在爲搶不到一杯醬香拿鐵發愁時,9 月 14 日茅台又官宣和德芙合作推出了酒心巧克力,單顆價格或超 20 元,禮盒兩顆起步 35 元,産品将在 9 月 16 日開售。
盡管和瑞幸低調聯名,但茅台賺足了眼球。不過和 19 塊的咖啡相比,20 塊的巧克力大家開始猶豫了。
有網友就自嘲評價:" 哪裏貴了?一直都是這個價格好吧!有時候多找找自己的原因。這麽多年了工資漲沒漲,有沒有好好工作。"
茅台這麽煞費苦心的靠近年輕人,但年輕人似乎不買單。截至 9 月 14 日午間收盤,貴州茅台跌 0.14%,報 1817.31 元 / 股,總市值 2.28 萬億元。
茅台又又聯名了,但争議聲依舊很大。在上次伯虎财經發布的《一杯醬香拿鐵喝出一個億,瑞幸茅台誰是大赢家?》中,有讀者就持相反意見,認爲茅台和瑞幸合作是自降身價,茅台根本不需要營銷。
從數據上看,醬香拿鐵的成功确實未體現在茅台的營銷收益上,隻是讓更多年輕人知道了茅台的貴。而酒心巧克力能否撬動年輕人,還有待觀察。
01 盯上年輕人的茅台
茅台有多焦慮就有多想靠近年輕人。
《年輕人的酒》報告顯示,僅有 11.2% 的年輕人喜歡酒精度在 30 度以上的酒,而在年輕人的酒飲選擇中,白酒隻占 13%,排名在葡萄酒、果酒、威士忌和啤酒之後。
這也意味着白酒不再是新一代消費者的 " 心頭好 "。
此前,茅台董事長丁雄軍就向馬雲表達過他對于年輕人不喝茅台酒的擔憂。他認爲,要培育年輕消費者茅台醬香口感,推動茅台品牌年輕化、時尚化,抓住年輕人,就是抓住茅台的未來。
爲了靠近年輕人,茅台選擇了最快捷的方式進行跨界破圈,與衆多年輕化品牌進行跨界聯名。
茅台最早在 " 年輕化 " 路上的嘗試應該是 2017 年推出子品牌悠蜜,但是很多包裝現在各大電商平台已經看不到了,售價 40-50 元,被定位成 " 中高端女性專屬果酒 "。
當時的目标是 2021 年前完成上市,現在看子品牌發展明顯不及預期。
而在去年,茅台又宣布與蒙牛聯合開發茅台冰淇淋作爲一個戰略級産品。通過線下門店、i 茅台電商平台售賣,一盒經典原味的茅台冰淇淋售價 66 元。
有媒體就算了筆賬,一盒茅台冰淇淋含有 2%的飛天茅台," 含茅量 " 是 1.56 克,一瓶飛天茅台可以做将近 300 盒冰淇淋。這意味着,一瓶飛天茅台做成冰淇淋以後,它的市場價值将接近 2 萬元,這是一瓶飛天茅台售價的 8 至 10 倍左右。
售價這麽高,銷量如何?
茅台官方數據顯示,去年 5 月 -12 月約有 340 萬人購買和品嘗過茅台冰淇淋,預計 2022 年可實現營收 2.62 億元。但在今年,卻極爲慘淡。
從茅台發布的 2023 半年報來看,白酒業務實現營收 693 億,酒店業務及茅台冰淇淋業務營收 2.2 億元,占比主營業務僅爲 0.03%。
杭州一位茅台冰淇淋經貨商表示,之前自己囤了一批貨,但因爲賣不動,今年虧了很多。在杭州開了 50 多家棒冰集合店的辛老闆同樣表示,去年茅台冰淇淋剛上市的時候火過一陣," 但今年銷量一般,我也很少進貨了 "。
在茅台冰淇淋旗艦店中,除了銷售茅台冰淇淋外,茅台還上線了其他周邊産品,但每家門店上線的非冰淇淋産品都有所不同。如廣州門店,上線的是咖啡、巧克力等;深圳門店上線的是果茶;南甯門店上線的則是文創産品。
盡管茅台跨界不斷,但不管是出于資金實力還是消費習慣的原因,年輕人都很難被直接轉化成飛天茅台的客戶。
02 視爲戰略級的茅台冰淇淋, 如何撬動年輕人市場?
茅台冰淇淋則是茅台年輕化嘗試的産物。
從市場規模來看,中國冰淇淋市場規模已穩居全球第一。2019 年全國冰淇淋市場總量達 1380 億元,預計 2021 年有望超過 1600 億元。不過巨大市場之下,中國人均消費冰淇淋僅有 2.5 公斤,遠低于美國的 25.8 公斤,而鄰國日本人均消費是中國的 4 倍,瑞典人均消費是中國的 6 倍。冰淇淋賽道有着極大的想象力。
不過,白酒品牌跨界冰淇淋,并非新鮮事。例如,江小白和蒙牛最早也推出過多種口味的酒心冰淇淋;而網紅品牌鍾薛高和泸州老窖推出的 " 斷片雪糕 ",從市場反應來看,這些跨界聯名營銷導向大于産品導向,沒有實現市場化存留。
而茅台冰淇淋能否打破此前的行業怪圈,實現長線生意的願景?
2021 年 8 月,47 歲的丁雄軍接棒茅台董事長一職。上任之後他開始大刀闊斧的變革,先是上線 i 茅台 APP 拓展線上渠道,接着出品茅台冰淇淋走向年輕化。
一名不願具名的業内人士認爲,茅台的問題是 " 陽謀 ",每個人都知道問題在哪裏,但就是不敢輕易革新。" 茅台革新,既有經營的壓力,還有經銷商的阻力,酒企和經銷商也都在試探各自的底線。"
丁雄軍的到來,打破了局面。他認爲,茅台冰淇淋專賣店會是茅台一項重要的新業務,是茅台營銷改革的一個重要的突破口。
于是在 2022 年 4 月,茅台集團就注冊了 "MOUTAI ICE CREAM 茅台冰淇淋 " 商标。在業内看來,茅台的品牌勢能,幾乎不用再尋找營銷噱頭,其出品冰淇淋應該有更深層次的考慮,至少不會是玩票性質。
茅台冰淇淋邁向年輕化的标志是 " 下沉 ",一是渠道下沉,二是價格下探。
截至目前,茅台冰淇淋在全國 31 個内陸省區市共計 34 家旗艦店布局。通過省級開設旗艦店,地級開設體驗店,縣級開設 " 茅台冰淇淋驿站 " 的策略進行渠道下沉。
同時通過線上進駐 i 茅台、天貓、京東、抖音等平台,與招商銀行、交通銀行、平安銀行等達成合作,拓展購買渠道。
但從茅台冰淇淋上半年營收來看并不理想,很大原因與價格有關。今年 6 月,丁雄軍就調整了定價,表示接下來将以 29 元、39 元、49 元、59 元、66 元價格帶爲基礎運營現有 6 款冰淇淋産品。
但價格下來了,銷量卻依舊堪憂。據伯虎财經了解到,一些城市的超市最近正在以 9.9 元價格甩賣臨期茅台冰淇淋。如北京朝陽大悅城的茅台冰淇淋線下旗艦店裏,還有半月到期的冰淇淋,正在以 " 買一送一 " 活動售賣。而在茅台的大本營貴陽,前不久的七夕,茅台冰淇淋門店也罕見推出了買一送一的活動。
顯然,熱鬧褪去如何留住消費者,産品是關鍵。
有網友就對茅台冰淇淋的口感表示失望," 這酒味冰淇淋的口味和價格,似乎應該對标哈根達斯、巴斯羅賓的朗姆酒冰淇淋。但是,茅台家的真心不好吃,甚至不如八喜。說實在的,這地主家的兒子,既不優秀,也不努力。"
目前來看,茅台冰淇淋更多拘囿于線上,結合線下的市場格局看,茅台冰淇淋還隻是個 " 弟弟 ",還有不少硬仗要打。
線下市場份額之所以重要,是因爲其通過大量線下渠道獲得,和營收直接相關。2022 年,伊利雪糕收入 90 億元,蒙牛爲 56 億元,相比之下,茅台冰淇淋 2.62 億的銷售額,可以說相差甚遠。
而在跨界營銷端,茅台也面臨着尴尬問題。與瑞幸聯名雖然讓不少年輕人對茅台認知加深,但在業界争議頗多,如過度的跨界會稀釋主品牌價值。而茅台冰淇淋,雖然是蒙牛提供技術支持,但在傳播上以茅台爲重,上市價格偏高直接就逼退了不少年輕人。
如果傳播方向是冰淇淋裏有茅台,而不是茅台出了一款冰淇淋,你說銷量會不會有變化?
不過吃了茅台冰淇淋的年輕人,即使逐漸習慣醬香口感,和購買貴州茅台酒之間,還有價格這一巨大 " 屏障 ",有多少會轉化爲茅台酒的消費者?在多長時間裏會轉化?
我們不得而知。
03 年輕人不愛喝白酒,不代表不愛茅台
當年丁雄軍向馬雲表示過擔憂,馬雲的回複是:" 不用擔心,我小時候也特讨厭茅台,但當我有了人生閱曆、酸甜苦辣,吃了很多苦頭以後,我覺得茅台還是很有意思的。"
意思是年輕人不是不愛喝白酒,隻是還沒到時間。
但丁雄軍卻不這麽認爲,消費者要在年輕時就開始培育對茅台的認知。從各種 " 茅台小樣 " 到茅台冰淇淋再到悠蜜,最後到直接買飛天茅台,是一個更絲滑的過程。
他的擔憂不無道理,從市場結構看,高端品牌在銷量和增速方面乏力,增速不及 2022 年同期;另外受市場動銷緩慢、庫存高企影響,春節以來一二線白酒均有不同程度的價格下降甚至倒挂。
以茅台爲例,2023 年春節期間飛天茅台、精品茅台、茅台 15 年等主流産品價格比上年同期下降 200 元左右。
存貨方面,截至今年 6 月底貴州茅台存貨 408.68 億元,較上年期末增長 5.26%。
但作爲白酒中的 " 奢侈品 ",茅台依舊保持着較好的增長勢頭,營收及淨利潤連續 4 年實現增長。
2020 年 -2023 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分别爲 439.53 億元、490.87 億元、576.17 億元、710 億,同比增長 11.31%、11.68%、17.38%、19.42%;歸母淨利潤分别 226.02 億元、246.54 億元、297.94 億元、359.8 億元,同比增長 13.29%、9.08%、20.85%、20.76%。
爲什麽?
遠川商業評論曾經就發表過這樣一個觀點,茅台這門高價酒的生意能不能做下去,取決于中國富人的數量和他們手上的錢是不是越來越多。
茅台價格不斷上漲的第一大原因:它是由買得起它的人來定價的。
茅台、學區房、奢侈品,這些東西之所以越來越貴,根本原因在于,它們的價格不是由吃瓜群衆來決定的,而是由最有錢的土豪來決定的,隻要有錢人變得越來越有錢,它們的價格就永遠漲。
從這個角度來說,茅台其實代表着 " 中國富人指數 ",它的商務價值遠遠大于酒本身。也就是說,年輕人不愛喝白酒,但不代表年輕人不愛茅台。
一位博主就犀利指出了茅台的壁壘," 茅台需要營銷嗎?不需要的,茅台都不夠賣,營銷個啥。酒桌上,人情上,大老闆都示範給你們看了,難道你們不知道什麽才是酒中 number 萬嗎?"
不管是瑞幸還是德芙,茅台更多是讓年輕人感受到,原來遙不可及的茅台如今也可以以一種聯名的方式消費了,但大多數人是帶着好奇的心态來打卡。至于,茅台是否真的能滲透年輕人市場,需要至少 10 年時間來驗證。
它的屬性就決定了它的圈層,而茅台過度焦慮反倒容易弄巧成拙。當社交貨币成爲觸手可及的日常消費品,人們還願意爲它原有的價值買單嗎?
參考素材:
1. 新零售商業評論:340 萬人買單,茅台冰淇淋這次穩了?
2. 野心範:茅台和瑞幸聯名,是誰蹭誰,誰才是最大的赢家?
3. 界 / 面新聞:茅台冰淇淋,丁雄軍對本屆年輕人的一場 " 陽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