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基 Z 世代,Z 哥最實在。
本周,滬指一度突破 3400 點,在創出年内新高之後,再次出現較爲明顯的調整。
這一波快速調整,滬指從 3418 點跌到周五的低點 3271 點,短短 4 個交易日跌了超過 100 點。
而上一次快速調整,發生在 4 月下旬。4 月 18 日,滬指沖擊 3400 點遇阻,随後在 4 月 25 日,最低跌至 3229 點。
回顧近期的兩次大盤顯著調整,其中有很多不同之處。
4 月下旬,市場的調整主要源自機構主動調倉換股,市場缺乏更多的上攻動能。
當時,正是上市公司一季報、公募基金一季報的密集披露期。在此期間,市場關注度最高的就是機構在如何調倉。而市場得出的共識是,很多公募基金開始從過去兩年長牛的新能源等賽道中撤離,并且逐漸轉投到 TMT 闆塊之中。
因此,大家可以看到,4 月下旬大盤的調整主要是被創業闆帶下來的。
在這一波調整中,創業闆指數跌幅比滬指更加明顯,而且創業闆指數創出了年内新低。
而創業闆指的最重要成分股,是新能源、醫藥、消費等。在這一階段,這些賽道股依舊表現非常低迷。相比之下,TMT 闆塊、" 中特估 " 這兩大今年的主題闆塊,實際上并未出現大跌,反而在蓄力,并且成爲 5 月初以來這波大漲的主力軍。
而本周初,滬指突破 3400 點并創新高,這一波 " 中特估 " 尤其是銀行股表現過于亢奮,這客觀上引發了大盤的回調。
中國銀行在周一漲停,周二繼續沖高,這本身是牛市中的盛況。然而,3400 點确實還是一道坎,接下來的調整理所當然。
在 Z 哥看來," 中特估 " 還是和 TMT 不太一樣。" 中特估 " 所在領域,比如銀行、石油、保險、基建、電信運營商等,全部都是大盤權重股。從交易的特點來說,難以像 AI 等闆塊一樣充滿激情。所以,周初大漲之後,短線開啓調整,我認爲非常正常,而且并不意味着接下來不會有新的行情。
但是,真正影響市場心态的,我認爲還是 TMT 闆塊的大跌,這對情緒影響很大。早期介入的資金,現階段抛售 AI 個股,實際上根本對收益沒有什麽影響,甚至可以不考慮價格地去出貨。但對介入時間較晚的資金而言,現在就非常被動。AI 闆塊要想重新走起來,我覺得難度是比較大的,一旦人心散了,就很難重新凝聚起來。大家賺錢的時候,可以齊心協力,一起往上猛幹。但是現在,還能如此齊心嗎?
看看基金本周的表現吧,5 月初,公募基金剛剛出現了翻倍基華夏遊戲 ETF,但經過近期的調整之後,翻倍基的收益大幅縮水。
截至目前,排名榜首的華夏中證動漫遊戲 ETF 的年内收益從最高的翻倍,到現在還有 76% 的盈利。而僅僅最近一周,遊戲類 ETF 的下跌接近 10%。
基金淨值的翻倍,有時候和股票的翻倍差不多,也是一種魔咒般的存在。翻倍之前,股票和基金随便怎麽漲,似乎大家也不是太敏感。但一旦翻倍了,熱度就會空前高漲,這個時候往往會是一個短期高點,接下來就是顯著調整。今年的牛基,遊戲 ETF,也是剛好翻倍之後就大跌,那麽如果時間到了今年末,這些基金還會不會突破年中的高點?
混合型基金方面,銀華體育文化近一周淨值跌了 8%,蔡嵩松管理的諾安積極回報本周跌了 5.6%,近一月跌了超過 13%。還有此前當紅的産品東吳移動互聯,近一個月來調整也非常明顯。
所以,當下市場最複雜的問題就是兩條主線全部展開調整,這給大盤帶來了較大的壓力。
4 月下旬的調整,滬指跌到 3229 點,然後才展開反彈。而本周五,大盤已經連跌了 4 個交易日,滬指最低跌到 3271 點,後市何時能夠止跌?會不會跌破前期低點?如果沒有新的熱點來支撐市場的話,這個可能性并不是不存在。
那麽,究竟什麽闆塊,能夠成爲撐起大盤的新熱點?這個新的熱點會是什麽?
首先,市場最期待的可能還是 " 中特估 ",畢竟這個闆塊對指數最具有影響力。而且,多隻央企股東回報 ETF 正在募集,少說可能有近百億資金入市。不過,短期看,相關基金可能最快要到 5 月 19 日募集截止。
其次,市場可能能夠期待的或許就是過去兩年的賽道闆塊了,比如創新藥,還有新能源。而本周,在市場非常低迷的階段,北向資金開始加倉甯德時代,這或許爲後市新能源賽道的反彈埋下伏筆。
據統計,甯德時代爲本周北向資金增持金額最大的股票,共增持甯德時代 876.78 萬股,加倉金額達 21.05 億元。從明細數據來看,本周北向資金有 3 個交易日加倉甯德時代,其中 5 月 11 日加倉超 13 億元。
Choice 數據顯示,截至 5 月 12 日,北向資金持有甯德時代 3.92 億股。
僅僅 5 月 12 日一天,北向資金通過深股通買入甯德時代的金額接近 9 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