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費六萬多元購買特斯拉 FSD 智駕軟件的中國車主,一天之内駕照就被扣完 12 分;另一邊,馬斯克的 "12 分 " 也快扣完了。
自特朗普 1 月 20 日上台以來,特斯拉在全球銷量下滑、馬斯克 " 不務正業 " 等負面因素拖累下,股價累計下跌近三分之一,其中 2 月下跌約 28%,從 400 美元上方跌至不足 300 美元。特斯拉市值跌破萬億美元,馬斯克淨資産縮水超 1000 億美元。
相比之下,英偉達目前市值超 3 萬億美元,相當于 3 個特斯拉。馬斯克 " 一生之敵 "OpenAI 在新一輪融資中的估值也有望達到 3000 億美元。
2024 年,特斯拉首次遭遇新車交付量年度下滑,相比前一年降低 1.1%。轉過年來,特斯拉的頹勢還在繼續。
銷量跌幅最大的是歐洲市場。今年 1 月,特斯拉在歐盟、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和英國的新車注冊量爲 9945 輛,同比暴跌 45.2%。
同一個月,特斯拉在全球第三大市場德國的新車登記量不足 1300 輛,同比暴跌 59%,相比去年全年 41% 的跌幅進一步下探。其他國家中,法國銷量下滑 23%,西班牙暴跌 76%,英國交付量下滑 18%,瑞典下滑 44%,挪威下滑 38%。
在全球第一大市場中國,特斯拉同樣疲軟。
根據乘聯會數據,2025 年 1 月特斯拉中國批發銷量約 6.32 萬輛,環比下降約 33%,同比下降 11.5%。特斯拉在華市場份額從 2023 年的 7.8% 下滑至 5.4%。

再看 xAI。
爲了追趕 AI 大模型的時代快車,馬斯克向這一領域砸下重金,包括搭建一座擁有 20 萬塊 GPU 的巨型計算集群。此外,馬斯克花費 440 億美元收購的 X 平台給 Grok 導流,很早就爲之開辟了流量入口。
然而,截至目前,xAI 在全球 AI 大模型競争中并未占據 C 位。不久前發布的 Grok 3 被馬斯克稱爲 " 最聰明的 AI",但在許多測試中,它并沒有展現出碾壓其餘對手的實力,隻能算是當前領先集團的一員。
就連 SpaceX,也有些流年不利。1 月 16 日的第七次試飛中,由于飛行振動強度過高,星艦發生燃料洩露,最終爆炸自毀。
三大業務先後受挫,尤其是 " 現金牛 " 特斯拉表現拉胯,馬斯克當下的心思卻沒有放在如何改進上。
在大西洋兩岸指點江山,是這位億萬富豪最近幾個月的興趣所在。自從當上美國政府效率部(簡稱 DOGE)總舵主,馬斯克火力全開,幾乎把整個西半球都得罪遍了。
在美國國内,馬斯克挂帥 DOGE 後,首先給美國政府安排了一波 " 廣進 " 計劃。裁員從來都是得罪人的活兒,馬斯克卻興緻盎然,四處指指點點,揚言這個要解散、那個要裁員,還宣稱美國社會保障系統疑似存在史上最大規模欺詐行爲。
尤其抽象的是,馬斯克宣布,每個聯邦雇員都要寫周報,否則就會喜提 " 畢業 " 大禮包,讓美國公務員體驗了一把中國互聯網的大廠文化。
在大西洋的另一邊,馬斯克也忙着四處整活。在特斯拉開展業務的德國、法國、英國、挪威、西班牙等地,馬斯克四處開炮、摻和當地事務,引發普遍不滿和劇烈反彈。一己之力惹惱大西洋兩岸,馬斯克隻用了不到兩個月。
相比之下,自家公司銷售乏力,馬斯克卻顯得不太在意,反而釋放極度樂觀的情緒。3 月 1 日,馬斯克發推說,特斯拉未來五年有可能實現利潤增長 1000%。
然而,特斯拉内部或許并不這麽看。
據報道,一段内部會議錄音顯示,在特斯拉某部門最近舉行的員工會議上,員工和高級管理人員公開表達了對于馬斯克的擔憂。
有人認爲,馬斯克爲特朗普政府效力,使得他對特斯拉的關注減少。甚至有高管暗示,如果馬斯克辭職,公司的情況可能會更好。
這不是馬斯克第一次遭遇公司内部的質疑。過去每一場 " 逼宮 ",馬斯克都笑到了最後,并以出色業績證明了自己的正确。
但如今,馬斯克執掌 DOGE、偏離主業,在跨界賽道各種毫無必要地整活,浪費時間精力的同時,也給自己和特斯拉制造了 20 年來最嚴重的信任危機,甚至有可能就此 " 下課 "。
A
在美國,企業主與政客勾勾搭搭,無非是謀求特殊利益,爲生意保駕護航,并不鮮見。但馬斯克這一波橫掃整個西半球的整活,基本屬于" 殺敵二百,自損十萬 ",看不到有何商業層面的好處。
這似乎也是馬斯克的習慣操作。此前,他支持取消美國電動車補貼,認爲這可能對特斯拉銷量産生輕微影響,但通用汽車等傳統車企将遭遇更大打擊,從而讓特斯拉受益。
從過去一段時間美國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來看,馬斯克的想法有一定道理。今年 2 月下旬,在多重因素作用下,成立于 2015 年、市值一度高達 300 億美元的美國電動車公司 Nikola 申請破産保護,并計劃結束業務。
但問題是,特斯拉同樣是電動車補貼的受益者。
根據美國此前法規,消費者購買特斯拉電動車,可獲得最多 7500 美元的稅收抵免。倘若取消補貼,特斯拉面臨潛在客戶流失的風險,卻隻是給了無足輕重的小對手最後一擊。
此外,特朗普政府宣布取消稅收抵免政策後,加州馬上宣布,将自行提供補貼。早在 2021 年就和加州鬧翻、把總部搬遷到得州的特斯拉,很可能被排除在加州補貼計劃之外。
更大的損失是品牌形象。
據報道,在美國多個城市的特斯拉展廳外,人們打出" 拔掉瘋狂國王馬斯克的插頭 "" 這輛車靠法西斯主義運行 " 等标語,試圖勸阻顧客購買。

圖注:美國特斯拉某展廳外,人們舉着抵制馬斯克的标語
從今年 2 月起,這場名爲 "Tesla Takedown"(扳倒特斯拉)的民間活動席卷美國 37 個城市,以及德國柏林、荷蘭海牙和加拿大維多利亞。" 我們可以報複伊隆。" 有人表示,可以在特斯拉展廳勸說顧客離開、賣掉股票,甚至賣掉汽車。
在德國,一些特斯拉車主 " 粉轉黑 "。他們在車上貼上" 我在他發瘋之前買了這輛車 ",生怕别人産生誤解。有人專門出售這種貼紙,每天賣出 2000 張,訂單主要來自德語世界,也來自澳大利亞和韓國。
國外車主們還發現,二手特斯拉正在快速貶值。
在美國舊金山,有人 2021 年買了一輛 Model 3,至今還有 2.7 萬美元貸款未還清;今年 1 月特朗普就任後,這輛車的二手估價跌到 2.2 萬美元。
二手車價格疲軟,反過來又阻礙了新車銷售,最終導緻特斯拉今年 1 月銷量暴跌。而老車主貼上 " 自證清白 " 貼紙等自發行爲,更讓特斯拉的公衆形象遭受重創。
從去年底至今,馬斯克帶領 DOGE 揮舞裁員大棒,在歐美各國招惹是非,恐怕并沒有經過審慎思考和利益衡量。這位世界首富早已跳出三界外,不再五行中;與商業相比,一條推文就能引發大西洋兩岸的驚濤駭浪,這種絕無僅有的快感或許才是更吸引人的潘多拉魔盒。
B
馬斯克沉浸于跨賽道整活;另一邊,特斯拉以往引以爲傲的産品和技術優勢,正在被中國對手們快速拉近距離。
在馬斯克格外看重的自動駕駛領域,特斯拉依靠美版 FSD 的出色表現,在國際市場建立起高聳的壁壘。但在中國市場,國行版 FSD 顯得水土不服,醞釀多時後卻出師不利。
今年 2 月底面向國内車主推送的 FSD,特斯拉粉絲盼望已久,可謂 " 千呼萬喚始出來 "。然而,國行版 FSD 的門檻并不低:車主除了要花費 6.4 萬元選購,還得是 2023 年 10 月後搭載 4.0 硬件的新車。一大批特斯拉早期車主被擋在門外。
更有甚者,滿足了這兩個條件的車主,拿到的還是美版 FSD 的 " 閹割版 "。
FSD 的全稱是 " 完全自動駕駛 ",但在向中國車主推送時,它被更名爲 "FSD 智能輔助駕駛功能 "。一些用戶測試後發現,國行版 FSD 目前并不具備美版的 " 車位到車位 " 等高級自動駕駛能力。
當前版本國行版 FSD 的實際表現,雖然談不上翻車,但也有很大提升空間。比如,一些車主遭遇了 FSD 誤入非機動車道的問題,也有人發現 FSD 喜歡頻繁變道,面對胡同等複雜狹窄路況也難以應付。
相比之下,國内主流車企的 L2.5 級智駕方案較爲成熟,已經能夠很好地解決非機動車道識别等基礎問題。在面對道路标識不清晰、異形障礙物等 corner case 時,本土智駕方案同樣會時不時 " 失了智 ",讓人驚出一身冷汗,但在常規路況下,其穩定程度要比剛剛入華的 FSD 更勝一籌。
在 1 月的财報會上,馬斯克解釋稱,受限于數據轉移等問題,國行版 FSD 隻能 " 刷視頻 ",利用網上找到的一些中國道路視頻訓練。數據質量的低下導緻 FSD 事倍功半,比如國内常見的公交專用車道,本土智駕大都能夠妥善應對,卻成爲 FSD 入華的技術難題之一。
另一方面,長期在美國訓練的 FSD,處于人車行爲較規範的交通環境中;進入中國市場後,突然遭遇複雜得多的路況,自然有些難以招架。這或許也是當前國行版 FSD 表現差強人意的原因。
除了産品力尚待改進,FSD 在中國的商業前景也要打上問号。
目前,國内主流新能源廠商幾乎把智駕做成了新車标配。除了蔚小理等新勢力,比亞迪、吉利等也參與進來,将智駕下放至 10 萬元級入門車型,大幅拉低了門檻,也擡高了消費者對于智駕功能的預期。
此外,國内不少車企都打出了 " 智駕終身免費 " 的旗号。在本土對手紛紛白送的情況下,特斯拉 FSD 需要車主多花五六萬元加裝,功能卻暫時看不出太大差距。

除了剛剛起步的國行版 FSD 外,特斯拉兩款主力車型的長闆也不如以往明顯。
在一些特斯拉銷售人員口中,除了品牌和智駕,Model 3/Y 的最大賣點是操控犀利、電耗低。以往,當國産廠商還在忙着 " 油改電 " 時,特斯拉這兩個關鍵優勢确實可以打動許多消費者,Model 3/Y 先後登上銷量王座。
但随着國内車企推出新的純電車型,其底盤和三電技術不斷叠代,與特斯拉的整體差距不斷縮小,電機馬力、電池容量等已經反超。再加上國産新能源車的價格區間上移,車企可以選用大牌供應商的中高端配件,Model 3/Y 的操控和電耗優勢不如以往。
特别是去年發布的小米 SU7,精緻的内外設計、不計成本的堆料,疊加雷軍式營銷,讓這款車型成爲 Model 3 的強勁對手。今年即将推出的 SUV 車型小米 YU7,也将對 Model Y 發起沖擊。
當特斯拉的長闆——智駕、操控和電耗等不再突出,其短闆就更加明顯,比如同價位偏低的硬件配置,不夠精緻的做工," 毛坯房 " 風格的内飾,略顯别扭的人機交互,較小的乘坐空間等。
特斯拉去年多次提供優惠,包括保險補貼、金融政策、充電權益等,以穩住銷量。2024 年,特斯拉中國市場銷量增長 8.8%,雖然不及一衆新勢力兇猛,也還算穩健。但今年 1 月的大幅下滑,也足以引發特斯拉和馬斯克的警惕。
C
真正的問題是,忙着 " 整頓 " 西方世界的馬斯克,還适合當特斯拉 CEO 嗎?
53 歲的馬斯克的精力,已經極度分散。在執掌特斯拉、SpaceX、xAI 等公司的同時,馬斯克還要帶着 DOGE 到處鬥法、" 降本增效 "。此外,大洋彼岸的歐洲各國政局,乃至歐洲防務費用、北約何去何從,都是馬斯克的關注對象。
在 " 空閑時間 " 打理企業時,馬斯克把重心放在 xAI 上。
此前,爲了給 Grok 3 造勢,馬斯克在 X 上宣稱它是最聰明的 AI;等到 GPT 4.5 發布後,又表示 Grok 3 的進步速度更快。此外,馬斯克還抛出了 974 億美元收購 OpenAI 的計劃,被後者秒拒,卻也賺到了一波眼球。
從這一角度來看,馬斯克自己不斷制造熱點、給 X 吸引流量,也算是幫到 Grok。但被店外人群搞得焦頭爛額的特斯拉,或許無法再容忍這位 CEO 的難繃舉動了。
據報道,兩名特斯拉員工稱,公司上下對馬斯克的不滿情緒日益增加。而馬斯克與特朗普關系緊密,也被認爲損害了公司在部分消費者中的品牌形象。
更何況," 黑子 " 們已經開始針對馬斯克個人。
在 2 月底的一場會議上,馬斯克爲了喚起外界對他的艱苦工作的同情,自稱受到很多責備," 順便說一句,我還收到了很多死亡威脅 "。

馬斯克似乎也意識到了日益增大的危險,應對方式卻有些詭異。2 月 8 日,馬斯克發布視頻稱,他已确認了繼任者。如果遭遇意外,繼任者将接替他的位置。
但鑒于馬斯克過去幾年已經多次釋放類似信息,馬斯克這番言論或許還是和 " 黑子 " 們賭氣而已。目前,看不到任何馬斯克即将辭任特斯拉、SpaceX 或 xAI 掌門人的迹象。
這也意味着,在馬斯克放下 DOGE 大業,放下大西洋兩岸的波谲雲詭前,特斯拉仍然需要接受這位特立獨行的 CEO 的碎片式工作方法。
不過,美國白宮 2 月 25 日宣布,來自醫療技術行業的艾米 · 格裏森被任命爲 DOGE 代理主管。馬斯克前前後後忙活兩個多月,把幾乎所有人得罪了一遍,隻得到一個 " 高級顧問 " 的頭銜。馬斯克一度不可捉摸的職權出現收縮迹象," 仕途 " 還未真正開啓,就已經走向終點。
另一方面,馬斯克力推的 DOGE" 廣進 " 計劃此前勢如破竹,但牽涉到美國軍方、社保和金融體系等硬骨頭後,步伐明顯慢了下來。混不吝如馬斯克,似乎也難以撼動盤踞美國社會上方的權力巨獸。
但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馬斯克的 " 聯席總統 " 幻夢終将醒來,而特斯拉總算可以迎回一個頭腦清醒、進退有據的 CEO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