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機之後,下一代的硬件範式應該長什麽樣,答案仍是衆說紛纭,但有一個共識已經越來越清晰——
下一代硬件,應該是 AI 硬件。
全球熱銷 200 萬台的 Meta Ray-Ban 智能眼鏡和已經不足 5000 人使用的 Rabbit R1 從正反兩面證明了一件事:相比于掏出一個獨立設備,無時不刻的陪伴和響應,才是 AI 硬件最核心的競争力。
AI 硬件應該離人近一點,再近一點。
今天,字節跳動發布了旗下首款智能體耳機 Ola Friend,把大模型應用到了耳機場景。愛範兒也第一時間深度體驗了這款産品,我們有了一些有趣的發現。
通曉天文地理的旅遊搭子,吃喝玩樂都能解決
拿到 Ola Friend 的時候剛好開啓了國慶假期,于是我就戴着它一起去旅遊溜達,發現這真的是一個萬能的旅遊搭子。
前陣子玩《黑神話:悟空》比較上頭,對寺廟裏的神佛造像興趣盎然,所以我選了去台州吃美食,去國清寺看羅漢的路線。國清寺的羅漢堂莊嚴肅穆,有五百多尊羅漢像委身其中,在大飽眼福的同時我也非常好奇,這些造型各異的羅漢都是誰,背後有什麽故事?
這時候掏出手機既不方便又不禮貌,但按住 Ola Friend 耳機的觸控闆,或者直接「豆包豆包」喚醒問一下「這個手裏捧着釋迦牟尼的羅漢是誰」,豆包馬上就會告訴我「這是摩诃迦葉,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這樣的即時反應,确實讓我相當驚喜,揣在兜裏的手機所做不到的,耳機做到了。
逛完國清寺想找地方吃點東西,還在往外走的時候 Ola Friend 就可以給到很多推薦:
紫陽街那裏有各種台州特色小吃,像海苔餅、烏飯麻糍、蛋清羊尾、泡蝦等等,你可以一路逛一路吃。最後去人民路海鮮街,盡情享受海鮮盛宴。
Ola Friend 還會給出餐廳的評分、招牌菜、近期評價和人均價格,能省去不少麻煩。Ola Friend 對于語義的理解是相當準确的,會根據上下文内容來判斷你問的是哪裏的餐廳,推薦離你更近的店面。
有時候,Ola Friend 還會幫你挖掘一些隻有本地人才知道的寶藏福地。
前陣子去香港的時候,就給我推薦了灣仔的東方 188 商場,和我之前常去的信和廣場相比,能淘到不少絕版的 CD 和漫畫,這是過去住在本地的朋友才知道的小衆寶地。如果你也想避開人流鬧市,不妨試試讓 Ola Friend 給你規劃一下旅遊路線。
戴着 Ola Friend 出去玩這幾天,有幾個細節讓人印象最深刻:
對話聲音非常自然!
這主要得益于背後的 Seed--TTS 技術,這是豆包團隊研發的一個語音生成基座大模型,能發出各種聲音并進行多維度操控,還會模仿人類的說話習慣,保留一些發音瑕疵,系統内置的幾個主要音色,生成的語音幾乎與真人一緻,幾乎不會有機器感,音調韻律、情緒起伏都不會讓人煩躁,而且響應非常快!
Ola Friend 還專門針對耳機場景開發了實時雙向對話功能,喚醒後,你可以邊聽邊說,随時打斷,不需要每一次對話都使用喚醒詞,就像是在跟人講電話一樣,即便是在人多的室外環境,也不會引起路人奇怪的目光。
最重要的是,這個耳機你真的能戴一整天。
盡管是第一次涉足 AI 硬件領域,但字節 Ola Friend 卻在硬件層面有着極高的完成度,其采用 OWS 全開放式設計,是一款耳挂式耳機,不像入耳式耳機那樣有耳壓,長時間佩戴對耳朵也沒有負擔,有點像戴眼鏡的感覺。
根據官方的數據,Ola Friend 單隻耳機僅有 6.6 克,是耳挂式耳機中最輕的,但聲音卻沒有因此打折扣,語音非常清亮,就算在喧嚣的旅途上也能聽清。
由于這段時間聽歌并不是主要場景,每一次戴着耳機出門五六個小時都不成問題,放回耳機盒裏就自動充電,實測下來滿電狀态使用,單次使用時長超過 6 個小時,配合充電盒使用,确實能達到官方宣稱 20 小時左右的續航。
可以說,即便不考慮 AI 能力,Ola Friend 本身就是一款相當成熟的耳機産品,音質、續航和舒适度都相當出衆。這讓我想到 Meta 和 Ray-Ban 合作的智能眼鏡,就算剝離所有的 AI 能力,Ray-Ban 眼鏡仍是一款優秀的眼鏡産品,這已經足以說服很多用戶買單。
運動學習的全能教練,全天候待命的萬能老師
旅遊回來後,Ola Friend 就成了我的生活搭子。背靠豆包強大的資源和智能體矩陣,Ola Friend 聚合了海量的功能,其中有兩個場景非常好用——做運動和練口語。
Ola Friend 一共有四個款式,并且配有小錢包和鵝卵石兩種設計的充電盒。我手上這款由類陶瓷觸控模塊和親膚橡膠機身組成,既有運動耳機的流線型設計,但又更加小巧好看。當作一個運動耳機來用也完全沒有問題。
和其他音樂 app 相比,Ola Friend 運動推薦的一體性非常強,不僅可以幫你制定運動計劃、飲食計劃,而且能夠因地制宜地設置聽歌選項——跳繩的時候該聽什麽歌、跑步的時候适合什麽樣的節奏、休息的時候播什麽音樂……推送的曲目都蠻精準的。每副 Ola Friend 還會送一個月的汽水音樂會員,能夠打通你在汽水音樂上的數據,帶來更符合口味的推送。
讓人意外的是音質,Ola Friend 的聲音相當飽滿,盡管是開放式耳機,但卻有不輸入耳式的飽滿聽感,人聲和器樂聲有較好的分離,不會顯得人聲很扁,樂器的聲音也相當有層次。值得一提的是,盡管這并非降噪耳機,但由于發聲單元離耳道更近,因此聲音即便是在嘈雜環境也很清晰,這對一個需要實時響應的 AI 硬件而言相當重要。
練口語是我用得比較多的另一個場景。
由于豆包随時處于待命狀态,也就意味着随時随地都可以開啓口語練習。這讓我想起前陣子看的電影《抓娃娃》裏面,有個情節就是小學生馬繼業,經常在路上遇到假裝問路的外教,在不經意的問答間就做了一次口語練習。
練習口語最重要的就是開口多讀多練,耳機顯然是社交負擔最小的使用場景,不需要端坐在屏幕前,甚至也不需要掏出手機,我經常會選擇下班後在園區裏多溜達半小時,和 Ola Friend 一邊聊天一邊練口語。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Ola Friend 暫時還不能根據場景匹配對應的豆包智能體,而是把内容集中在一個對話選項當中,對于持之以恒的學習場景來說,内容多少顯得有些冗雜。
雖然說 Ola Friend 要取代英語老師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但有個 24 小時在線的口語陪練,就已經讓開口說英文這件事變得方便又自然。
更何況,Ola Friend 還是一個剛剛發布的産品,背靠字節強大的基礎模型底座和快速的産品叠代能力,想必還有更多的新功能已經蓄勢待發。
好的 AI 硬件,要離人更近一點
耳機,是陪伴我們身邊最長時間的硬件之一,我每天有五到八個小時會戴着耳機,無論是工作、通勤還是看劇,和手機相比,耳機離我們更近,能提供的服務也更多。當我一直戴着内置大模型的 Ola Friend 時,這種陪伴就從量變成爲了質變——就像《Her》裏面的薩曼莎,大語音模型不再是一個虛無缥缈的對話框,而是一位随時傾聽話語的朋友。
最近在看裝修和家裝比較多,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選床墊的時候,一眼望去都是不認識的牌子,這時候 Ola Friend 就是我的家裝顧問——舒達、金可兒、雅蘭這些品牌都是什麽來由、選床墊時應該注意哪些指标、主卧應該挑一米五的還是一米八的……在這些我從未涉足的領域,Ola Friend 會耐心解答我的問題,用語音或視頻幫我掃盲,起到絕佳的支撐作用。
還有更多問題,是在日常生活中不經意間冒出來的,那些我從來不會想要去了解的事情,現在由于 Ola Friend 的陪伴,獲得答案的成本變得相當低,我也會經常提問——
路過一輛公交車,上面貼着八合裏牛肉火鍋店的廣告——作爲一個潮汕人,我知道八合裏這個品牌在潮汕并不出名,但不知道爲什麽會火遍全國,于是我喚醒 Ola Friend,于是一段潮汕牛肉火鍋的商業發家史就娓娓道來;
讀書的時候,突然看到「出馬仙」這個詞,在過去我可能就得過且過,但現在我會讓 Ola Friend 給我講講藏在這個詞背後的中國舊社會的民俗信仰;
又或者逛超市的時候,我心血來潮想知道山姆、開市客和盒馬有什麽區别時,我一邊推着購物車閑逛,Ola Friend 一邊給我講這幾家會員超市的曆史與特色……
這讓我又找回一些小時候讀《十萬個爲什麽》的感覺,我可以對所有的事物好奇,而所有的發問,現在也都能收獲答案,生活似乎沒有變得不同,但又讓人覺得大開眼界,大不一樣。
在耳機上進行語音指令交互并不是一件新鮮事,早在十年前 iPhone 4S 上的 Siri 就能通過線控耳機喚醒,但問題是喚醒後還能做什麽?
很長一段時間裏,我們都對手機内置的語音助理熟視無睹,其中固然有這類産品的能力或設計問題,但更多的是語音助理和用戶之間,難以培養一種「信任感」。
在戴着 Ola Friend 的這段時間裏,我幾乎沒有意識到我戴着一副内置大模型的耳機,随時向 Ola Friend 提問這個行爲,順滑自然地融入了我的工作與生活——這是和以往最不一樣的地方。
幾個月前,在火山引擎的活動上,字節跳動産品與戰略副總裁朱駿分享了設計豆包時的三個原則:拟人化、個性化,并且到用戶身邊去,離用戶更近一點。
這也是我用 Ola Friend 這段時間最大的感受,這是個極度拟人化、個性化的産品,真的有人在随時響應你提出來的各種怪問題,這是專屬于你的問題,也是專屬于你的答案。
更重要的是,不需要打開電腦、不需要掏出手機,僅僅隻是提問,就能得到應答——時至今日,AI 硬件的形态如何仍未成定論。
但無論如何,AI 都應該離人近一點,再近一點,這條路總沒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