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點之後," 可複制 " 很重要
文|周亞波
對愛奇藝而言,盈利已然不是一個新鮮的詞彙。2022 年第一季度,愛奇藝發布了上市以來第一份利潤爲正的财報,自此連續四個季度盈利,包括最新發布的 2022 第四季度财報。
2 月 22 日,愛奇藝(NASDAQ:IQ)發布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未經審計的第四季度和全年财報。具體數據包括,全年總營收 290 億元,第四季度營收 76 億元;基于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财務指标(以下簡稱 non-GAAP)的運營利潤爲 22 億元,運營利潤率 7%,其中第四季度 non-GAAP 運營利潤爲 9.79 億元。
相比 2021 年(306 億元),愛奇藝的全年營收實際上下降了 5%,然而利潤的角度,卻是從虧損 45 億,變成了盈利 22 億。
質的變化顯而易見,結合此前騰訊公司财報當中提及的騰訊視頻盈利的信息,2022 年的确是長視頻迎來拐點的一年。在公布全年财報的同時,愛奇藝 CEO 龔宇也同時發布了《緻投資人的一封信》,将這一年總結爲 " 破局之年 " 和 " 奇迹之年 "。
龔宇
當然,盈利并不意味着高枕無憂。作爲一直以來長視頻商業表現的晴雨表,愛奇藝在财報上的亮眼數據,時刻提醒着行業走到了什麽樣的位置;也時刻提醒着,行業能夠走到如今的位置,靠的是哪些問題的解決、哪些路徑的探索,這是也是龔宇在公開信當中提及的 " 可複制成功 " 的關鍵。
内容,還是内容
除了在全年财報層面的扭虧爲盈,愛奇藝公布的一個關鍵數據是," 相比 9 月,訂閱會員規模在第四季度淨增長超過 1300 萬 ",截至 12 月 31 日,愛奇藝會員數漲至 1.2 億。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 2020 年以來愛奇藝會員價格已經上漲了 3 次之後的結果。市場行爲下," 漲價 " 短期内自然會令消費者有所微詞,但不帶感情來看,仍然屬于 " 你情我願 " 的範疇。
作爲在産業鏈當中愈發擔任 " 生産者 " 和 " 消費終端 " 雙重角色的長視頻平台,在會員營收的乘算數學題當中," 數量 " 和 "ARPU 值 " 的計算很多時候都可遇不可求,但在 2022 年第四季度,乃至整個 2022 年,愛奇藝達成了這種 " 理想中的結果 "。
這當中,關鍵點,也就是龔宇所說的 " 破局 " 的點,自然是持續提供好的内容。
以站内的數據統計标準計算,愛奇藝曆史上一共有 8 部劇集熱度值破萬,其中有 5 部誕生在 2022 年,而這些熱度,一方面轉化爲了顯性的會員收益,另一方面也轉化爲了隐性的平台口碑。提及愛奇藝的 2022 年,《人世間》《罰罪》《蒼蘭訣》《卿卿日常》《風吹半夏》等作品就會被提及。
好内容帶來的好收益,這一過程又同時帶來了可見的信心,從而繼續投入到好内容的生産當中,這其實也是内容産業容易被忽視的的獨特性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在已公開的數據當中,會員收入占比已經超過了 60%,與此對應,是愛奇藝 2022 年全年廣告收入 53 億,同比下滑了 25% ——相比會員收入的增長,這當然不是一個好數據,然而我們也應當看到,如果這種下滑發生在早期,帶來的影響隻會更大。
廣告收入受到整體經濟周期、整體廣告市場的制約相當大,在短期内并不是長視頻平台能夠完全解決的問題;反過來,當經濟周期利好、廣告市場也迎來複蘇之時,長視頻若能保持 C 端收入的穩定性,繼續增長的慣性就依然存在。
換句話說,長視頻已經初步展示出了自己的 " 抗風險能力 ",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放到整個内容産業層面,在經曆了疫情 " 黑天鵝 " 和整體周期 " 灰犀牛 " 的雙重背景之下,愛奇藝能夠在此時交出全年連續 4 個季度财報盈利、年報盈利的表現,的确具備着充分的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2023 年初出現的現象級劇集《狂飙》,是沒有收納到這份财報的影響在内的。而春節期間 " 走一家親戚,會安利這家親戚愛奇藝會員 " 的梗,也在從側面展現着,頭部内容對收益的影響路徑,正在往更直接、更有效的方向進化。
龔宇在電話會上透露,與去年同期相比,第四季度年卡會員的占比明顯增加。" 雖然更多的年卡會員可能會拉低短期 ARM 值,但從長遠看,随着會員與平台長期信任關系的建立,更高的年卡會員訂閱率有助于提升平台用戶粘性和長期盈利能力。"
這種 " 信任關系 " 的建立,其實是長視頻一直以來追求而不得的,一般而言,觀衆對内容有忠誠度,而不是不對平台有忠誠度,這本是平台的一大痛點。然而,如果一個平台能夠保證爆款内容的覆蓋、保證圈層好内容的供給,就會自然而然更接近 " 理想當中的忠誠 "。
一言以蔽之,觀衆想看好内容,并願意爲好内容額外付費的願景,是整個行業的商業模式得以運行的基礎,也是支撐長視頻、乃至整個内容行業保持信心的信條。
短期内,包括漲價、" 限制觀衆投屏 " 後又取消限制、會員共享等方面的博弈還将繼續,但隻要博弈帶來的結果是良性的,就不應當過度放置于商業性外之外讨論:在 Netflix 去年年底加入廣告之前,其會員收入幾乎等同于整體收入,移動端與電視端也有着非常嚴格的區分,但這一切,都建立在優秀的内容供應之上,這也是值得國内長視頻平台參考的。
" 可複制 " 和 " 高質量增長 "
比會員收入的 " 乘法數學題 " 更大的,是營收與成本的 " 減法數學題 "。在營收略有降低的情況下,支撐愛奇藝完成盈利的重要指标,自然是成本的壓縮。
2021 年,愛奇藝内容成本還在 207 億,2022 年,這一數據已經降低到了 167 億,降低了 20% ——但在另一方面,愛奇藝在宣發、營銷、管理成本和研發成本則分别減少 27% 和 32%,同時,人員成本也在降低,截至去年年底,公司總員工數爲 5856 人,相比 2020 年少了近 2000 人。
内容成本在下降,内容成本所占的比例并沒有下降。對愛奇藝來說頗爲殘忍、但也相當坦誠的一系列 " 降本 " 計劃,正在收到成效。
龔宇在公開信當中強調,一方面,聚焦主業,砍掉或收縮非核心業務、減少非必要投入," 雖然承受了巨大輿論壓力、行業内壓力、資本市場壓力,但我們堅守住策略,沒有動搖。" 另一方面,愛奇藝也 " 更加專注于加大頭部原創内容的投入,減少投資低投入産出比的内容,這極大提升了内容投資效率。"
降本增效不僅僅體現在業務輻射面的聚焦,也體現在核心的内容業務當中,對具體項目的抓大放小。内容成本的降低,并不等于長視頻平台放松了對内容的投入,反過來,從爆款内容的覆蓋面上來看,把錢更集中、更有效地投入頭部内容,是 " 降本增效 " 環境下的主流選擇。
對當前的長視頻平台而言,這種 " 以退爲進 " 的策略,也的确是當下最合适的選擇。例如,根據雲合數據,2022 年上新國産劇數量同比下降了 9%,各視頻平台上新部數縮減了 7%-28%,但一次換來的,是會員内容有效播放上漲了 25%,其中電視劇同比上漲 39%,網絡劇同比上漲 13%,在行業内部,它已然成爲了 " 可複制 " 的方法論。
回看愛奇藝此前的 " 蘋果園 " 計劃,從項目精簡乃至裁員的動作看,愛奇藝相當于從 " 宏大而美好 " 願景當中回退了一步,或者說,從 " 超級平台 " 的目标暫時抽離,先站在了 " 平台兼内容生産者 " 的 " 窄道 " 上;而從實際效果看," 降本增效 " 最終有效進行,讓 2021 年時候清晰可見的現金流危機得以解除,也讓投資者收獲了信心。
龔宇在公開信中表示,過去 12 個月當中完成了三輪融資,總募資額近 13 億美元,最近一筆發生在 2023 年 1 月。龔宇表示,這些融資," 成功解決了債務問題,實現了資本結構的大幅優化。"
融資結合運營層面的盈利,也給了愛奇藝對未來的信心。愛奇藝首席财務官汪駿表示,愛奇藝實現了運營利潤率連續五個季度增長,運營現金流連續三個季度爲正。" 憑借更健康的資産負債表和正向的現金流入能力,未來幾年管理層将能更專注于推動公司高質量增長。"
方向找對了,使的勁兒才能是正向的作用。龔宇也提到,愛奇藝一個重要的調整就是把 " 市場份額優先 " 調整爲 " 盈利優先 ",制定了 " 降本增效,開源節流,實現運營層面盈虧平衡 " 的目标,在這個基礎之上,2023 年,愛奇藝的目标轉變爲" 高質量增長 ",這或許也将是整個長視頻的新目标。
龔宇也提到了 " 整個行業的投資回報率正在迅速回升 ",在公開信當中,龔宇提及的 " 平台主導的原創内容供應更加集中 ",已然可以定義爲當前階段的主要節奏,也是最近 3 至 5 年内,長視頻需要把控的節奏。
回想 2021 年夏天的成都,在 " 視聽大會 " 上,長視頻平台們還在以 " 難兄難弟 " 相稱。未曾想到一年半後,拐點已經悄然而至,這一切,其實說來也簡單:向觀衆提供内容的平台,把精力集中在了内容的提高上,這對觀衆、對平台、對行業整體的商業前景,都是猶未爲晚的拐點——愛奇藝賺錢,長視頻有了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