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定焦,作者 | 向園、星星、布魯斯、翰墨、溫故,編輯 | 向園
一股 " 擺攤風 " 正在年輕人中流行開來。
多地部分區域放開擺攤以來,地攤的數量變多了,特别是 90 後、00 後的年輕攤主,俨然成爲一道流動的風景線。
太陽落山,這些年輕攤主帶上自制的畫框、發卡,包裝精緻的玩具、鮮花,來到市集或路邊,開始搭攤位、擺物件。天再暗一些,這些被裝飾和燈光包裹的攤位,讓整個街道瞬間亮麗起來,路人甚至有一種就算不買也想拍照的沖動。擺攤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市集也成了時髦的休閑去處。
最有意思的是,他們中的很多人,擺攤很努力,在選品、布置上花了很多心思,甚至複盤反思,但對賺錢比較佛系,很容易被砍價,甚至主動連賣帶送。
這屆年輕人出來擺攤,不爲賺錢?「定焦」跟五位年輕攤主聊了聊。
想靠擺攤賺錢,的确不容易。他們多的一天營收一千塊,少的甚至賠錢。不過,比起賺錢,他們都更看重擺攤的過程。有的是爲了打發時間,體驗一把做生意的感覺;有的擔心失業、所以發展擺攤副業;還有人是爲了完成擺攤的夢想。
這聽起來過于理想化。這些年輕攤主也的确經曆了現實的 " 拷打 ",比如,遇到 " 砍價狠人 ",和客戶産生糾紛等等。
不過,他們無一例外都提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得到外界的認可和鼓勵,是一種頗有成就感的體驗。
街邊地攤,是個很有意思的地方,這裏沒有混凝土牆,是他們體驗生活、觀察世界的一個絕佳窗口。以下是五位年輕人的故事。
在擺攤中找創業的感覺,每次都會複盤總結
趴趴熊 |90 後 互聯網從業者 北京
之前因爲剛離職、閑來無事,決定用汽車後備箱擺攤。當時馬上就要 520,就想湊節日的熱鬧去賣花。
我們去過首鋼園的路邊、商場邊的路口,還去過妙峰山景區的觀景台,一共擺了四次地攤,每次出攤一兩個小時,最後純利 500 多元。
我們價格定得不高,520 當天也沒有漲價,雖說利潤低,銷量卻不錯,導緻 521 當天都沒花可賣了。
有一次,碰到一個客戶剛好過生日、又很喜歡花,一下買了兩把,我們就忍不住打了 5 折,連賣帶送的給她了。那天的純利還不到 100 元。結果臨撤攤前,我們買了點幹果吃,由于沒看價格,一袋松子仁就 200 元,把兩天的利潤都 " 賠 " 進去了。
擺地攤,心态一定要好,還要經過深思熟慮和各種準備,不能腦子一熱想起什麽就賣什麽。
我們經常看到的擺攤,無非就是幾大類:玩具、食品、酒水飲料、花、寵物、水果。食品要注重口味的穩定,玩具小商品要考慮實用性和安全性,賣花要自學包裝和保存方法。
比如我們爲了做好花的包裝和保水,看了很多視頻學習。攤位選址也有門道,像我們賣花,不一定要去人流量最大的地區,更需要找對生活情調、文藝類商品購買意願更強的人群。
我的經驗是,雖然爲此準備了很久,依舊也要做好産品賣不出去砸手裏的準備。不要羨慕其他人一天賺幾百上千,也别想着拿個小椅子往邊上一座,就有人主動來買。既然出來擺攤,就不能太過腼腆,至少看到有人從旁邊路過時,要吆喝兩句。
怕麻煩的人,也不适合嘗試擺攤,因爲擺攤可能有很多突發狀況。像我們最後一次是去網紅打卡點妙峰山觀景平台擺攤,那裏年輕人多,大部分都是來拍照喝咖啡的,夜景也足夠漂亮。
受訪者供圖
但我們開了一小時的上山路,下午 4 點出發堵到 6 點半,才到一号觀景平台,8 點剛過就開始刮風下雨,不但車裏進土,風力大到連放花的水桶都吹倒了。我們隻好倉促收攤等雨停,一直等到 10 點,大風都沒有減小的意思,最後無奈收攤下山。
隻出攤了一個多小時,但生意還是挺不錯的,不算門票的話,把那批花的成本剛好收回來。
我們雖說不太在意收益,但絕不是佛系擺攤,每次回來都會複盤總結,有問題的地方再改進。我們主要是積累經驗,希望在擺攤這個項目裏,找找創業的感覺、給自己打工的狀态。
對我個人來說,看到很多人買完花非常開心,我也會很有成就感。
佛系擺攤,5 天營業 8 小時,賺了 800 塊
林周一(離職狀态)|26 歲 廣州
" 大手串 10 元、小手串 5 元、香包 5 元 2 個。"
這些便宜、好看、好聞的小玩意,很受年輕女孩喜歡,别看我 7 月底到現在一共營業 5 天,每天擺攤時間也不固定,有時晚上有時下午,但已經賺了 800 塊。
之所以擺攤是因爲自己離職想找點事情打發時間。剛好在社交平台上刷到一堆關于 " 擺攤 " 的内容,加上自己平時也喜歡逛地攤,于是,我在某電商平台上下單了兩斤茉莉花,還有一些做手串、香包的材料,打算擺攤賣茉莉花手串和香包。
這些小東西成本很低,我買一共花了 200 多塊。當時想着即便賣不出去,但花錢最多的茉莉花,也能做成飲料,所以怎麽着都不會虧。
做茉莉花手串的技術要求不高,我一邊追劇一邊穿,弄好一個手串大概需要三到五分鍾。
因爲是帶着玩的心态來擺攤的,所以我一直很佛系。
比如我第一天擺攤就很随機。臨時和朋友做了幾個手串後出門,那時已經是晚上 9 點,公園附近沒有什麽人,我們一邊賣一邊送,待了 1 個小時就回家了,當天收入也隻有 50 塊。在回來的路上,我們還買了兩根烤腸和飲料,基本是零入賬。
廣州的夏天很熱,每天都是 30 多度的高溫,所以我一般等到晚上出攤,賣累了就回家,也不會給自己立一天要賣多少單的目标。
但晚出門也意味着會錯過一些客流,畢竟早出攤銷量會高很多。像有一次我下午 4 點出攤,不到兩個小時就賣了 50 個手串,當時還有很多顧客想買,所以臨時又做了不少。
我最近已經不擺攤了,覺得體驗過一次就可以了,現在要把全部時間放在找工作上。而且擺攤的競争者也越來越多。我 7 月底擺攤時,還沒有看到我所在的景點有賣茉莉花手串的小夥伴,但現在,已經有五六家推着小車在賣。
他們大多是大學生,想擺攤賺點零花錢,而茉莉花手串成本很低,很香很好看、不愁賣,所以很多大學生便看上了這門生意。
比起賺錢,在擺攤的過程中,最讓我開心的是看到了很多溫暖畫面。
一個小女孩走到我的攤位面前,拉着她爸爸的手說,要給媽媽買一串帶回家,雖然最後他們沒買,但我還是被小女孩可愛到了。
還有 70 多歲的爺爺奶奶,帶着幾歲的小孫子遛彎,結果一人買了一串,他們帶着茉莉花、手拉着手一起走的背影,特别治愈。
總之,這次擺攤我的體驗感很好,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一個小心願,因爲我觀望擺攤這件事情很久了,但一直沒有行動,覺得它離自己有點遠也有點難,但事實并非如此。所以對于那些想要嘗試擺攤的小夥伴,我想鼓勵大家勇敢地去做,這樣自己那顆躁動的心就不會一直惦記,如果擔心會賠本,就從低成本的小生意做起。
把擺攤當創業:丢過東西、被說 " 不值錢 ",但會堅持
露露 |90 後 互聯網運營杭州
因爲害怕失業沒有收入,我一直想發展副業。今年元宵節,我和家屬就在某景區内的集市,嘗試了擺攤賣燈籠和玩具。
之後,爲了節約成本,我們還嘗試在公園擺 " 野攤 ",但剛擺沒多久,就 " 招來 " 了保安。因爲提心吊膽影響做生意的狀态,又怕被罰款得不償失,我們開始轉戰付費集市。
固定擺攤這幾個月來,我的感受是,擺攤看似簡單,其實裏面的門道很多,不确定因素也很多。
其中最難的是找到獨特的品類。如今,很多好賣且利潤高的品類,滿大街都是,甚至都打價格戰,賺得并不多。現在一些集市需要攤主有原創産品,如果産品和陳列沒有特色,很難報名入選。
爲此,我自學手工,先後嘗試過滴膠、奶油膠,但因爲材料在制作過程中會産生輕微毒性,怕影響健康就放棄了。現在做的是扭扭棒,把原材料扭成小狗小貓小花的形狀,然後修毛、做造型、上色、加配飾,也很費時費力。
最近,集市遍地開花,但報名費一個賽一個的貴,基本都是在 50-150 元 / 天,有的網紅市集已經漲到三四百元 / 天。且不說不同集市的客流量、顧客消費能力參差不齊,即使同一個集市,被安排到不同的位置,也會影響當天的收入。
不少攤主都遇到過被偷東西和客戶糾紛,我也遇到過。加上原材料成本高、賣貨的錢又拿去進貨,真正賺到手的并不多。遇到 " 砍價狠人 ",利潤還得再壓縮。
我之所以還在堅持擺攤,是因爲我全家人都在參與這項創業,他們給了我很大的支持。我比較社恐,我家屬就會主動介紹産品、攬客,我婆婆也會做鈎織,并且幫我賣。
擺攤的另一大快樂是顧客給的。一開始我對自己沒有信心,也有顧客直言覺得我做的手工不值這個價,讓我很受挫。後來發現其實有更多的人會說好可愛,也會誇我手巧,能看到我的付出,我會發自内心地感到開心。
擺攤期間,我還接受了顧客的建議——有位老爺爺給孫女買了一隻小狗,提出我的包裝太簡陋,還有一些攤主會給我陳列上的建議。我逐漸完善自己的包裝和售後,成立了品牌 "Sweetgo 手作 ",并在小紅書上分享擺攤經驗。
現在我相當于打兩份工,上班回去要備貨、複盤哪些東西賣得好,周末邊擺攤邊現場趕制産品,忙起來手指生疼。
我們已經将擺攤視爲自己的一條後路,爲此我們一家人也會繼續堅持下去。雖然現在銷售額還沒有很高,但是我相信未來的我,會感謝此刻這麽努力的我。
爲了做自媒體賬号而擺攤,意外做到了日入千元
柚子 |90 年 大連 自由職業者
我的攤位叫 " 馬裏奧的雜貨鋪 ",擺在大連一個旅遊景點的市集裏。我賣的東西比較雜,定價在 15-40 元之間,每晚 5 點到 10 點出攤。最近兩個月是旅遊旺季,我的攤位日營業額有 1000 元左右。
而就在三四個月前,我還完全摸不到門道。我工作已經 10 年了,以前也擺過攤,那時候隻是覺得有意思。今年 5 月份,我正式開始擺攤,是因爲我離職後,打算做自媒體,就選了擺攤作爲我的自媒體内容,因爲想做賬号,肯定是要有人設,有内容可發。
我最早賣包包和飾品,飾品賣的不太好,很容易跟别人撞品,又進了一些發飾、鑰匙扣,還有一些小玩意,後來我注意到我們這個市集來旅遊的小孩特别多,就又選了一些小孩喜歡的東西,比如項鏈、手鏈、戒指,還有捏捏樂、蛋仔、豬豬俠等。
我剛開始主做抖音,現在是小紅書,會拍視頻、發圖文,偶爾也做直播,目前效果還不太好,像我這種小白,沒有團隊,隻能一點一點摸索。
但我作爲擺攤新手,生意做得還可以。經過不斷調整陳列和新品,之前的淡季,每天收入 500 元左右,七、八月份的旺季,每天的流水大概有 1000 元左右,流水的 20% 抽成是攤位費,除去成本和抽成等,大概能剩一半流水算是利潤。
擺攤是小本創業,像開一個店一樣,要花很多心思。我覺得擺攤最重要的是選品、選市集,其次是陳列等。我之前做管理和銷售方面的工作,推銷産品對我來講不算難。我擺攤之前忽略的是選品的問題,實際上如果不跟手作、首創等沾邊,銷量很難上去。現在攤位之間的競争很激烈,我上一個新品,别的攤位看到了可能很快就跟上,價格可能更便宜。
陳列道具也很重要,小到一個包裝袋、小卡紙、盤子,還有擺盤,都影響非常大。另外,如果銷量不是很好,可以想些其他辦法吸引客流,比如做一些 5.9 元、9.9 元的引流款,或做一些小遊戲,赢了免費送禮物,輸了買單,先把人流引上來了之後,再想轉化的問題。
不圖賺大錢的話,我覺得擺攤起碼是賠不了的。時間也自由,還能賣自己喜歡的東西,被别人認可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還能認識不同的人,結交新朋友。
每年 5 月到 10 月份,算是擺攤旺季,今年我大概會做到 10 月份,之後繼續做自媒體,明年 5 月開始再繼續擺攤。我未來擺攤也還是做專業的市集,因爲有固定的攤位,規範的管理,市集還會幫助控品,相對正規、省心一點。
擺攤的時間成本很高,正向的價值反饋更重要
戴叙 |90 後 媒體從業者 北京
一直以來,我都有一個擺攤的夢想。三年前地攤經濟火熱一時,我就想去地鐵口賣電風扇。當時從網上進了兩箱貨,包裝、招牌、收款碼全都準備好了,正準備大幹一場,被叫停了。這批貨就砸手裏,都拿去送人,現在還沒送完。
今年我做了很多小手工,各種植物畫框、植物發夾、小胸針,都是自己原創。一開始純粹就是因爲興趣,做着玩,送了一些給朋友。後來就想着,也許可以參加市集去擺攤。
上周末第一次參加市集,在家附近的一個公園裏,擺了兩個晚上,從下午 5 點到晚上 10 點。
第一天下午 3 點多我就到現場了,第一個到,所有攤位都空着,甚至連攤位号都還沒貼。布置攤位我花了快一個小時,張貼招牌、擺放産品、貼價标、挂燈籠……這期間陸陸續續有攤主進場。
一開始人不多。從 5 點到 6 點半,沒幾個人主動詢問,但路過的人都誇産品好看,好幾個人專門站在我的攤位前自拍,還有人拿着相機拍我的産品。
快 7 點的時候,人明顯多了起來。第一個訂單,來自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她一眼就看中了一個植物發夾,拿起來就走了,揮揮手讓她父親付錢,20 元。她父親跟我砍價,我一時沒反應過來,支支吾吾說沒法便宜了,對方就付款了。
很快,一個看起來很精緻的女生,買走一個植物擺件,59 元。沒多久,攤位前擠滿了人,裏三層外三層,好多人問,我都顧不過來。接下來兩個多小時,我賣出去幾個植物畫框,發夾全部售罄,加起來賣了 900 多塊錢。
兩天的攤位費是 300 元,我一開始的預期是賺回攤位費就行,實際第一天的業績就遠遠超出預期。後來我跟相鄰的攤主交流發現,他們銷售情況都很一般,有的隻賣了 200 多塊錢。
最大的收獲,是外界的認可。現場大部分路過我攤位的人,都表達了正面評價," 好看 "" 巧妙 "" 藝術 " 是高頻詞。還有好幾個人問我有沒有網店,以後能去哪裏購買之類。其中有一個顧客,極力鼓勵我開店。這給了我很大的激勵,說明我的産品是有市場的。
人間煙火氣,擺攤是一個非常好的體驗生活、觀察世界的方式。
從生意的角度,靠擺攤賺錢相對困難。就我自己的産品而言,因爲是純手工制作,不能用機器流水化生産,無法标準化和規模化,即便有市場,供給也會是問題,所以價格不能太低。
成本其實很高。除了産品的原材料、包裝,以及攤位費、打車費,我還要投入大量的時間成本。如果把所有成本算進去,就不賺錢了。更多的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獲得一種正向的價值反饋。
*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露露、戴叙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