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愛人 4》李行亮和麥琳,在心理學上是一種 " 共生絞殺 " 的關系,彼此離不開,關系又血肉模糊,看得人又揪心又壓抑。
麥琳就如同典型的付出犧牲式媽媽,用道德綁架對方,一直傳達的都是 " 我爲了你 ..."" 我本該可以 ...",通過挑剔對方,指責對方不關心自己、不滿足自己、别人有的她都沒有,她就是故意不讓李行亮得滿分,讓李行亮感覺不懂自己,讓李行亮對自己心懷愧疚,這樣才能一直控制對方。
有網友說,看一集我都不想看下去,真不知道李行亮爲什麽能忍那麽多年。這就是幸知接下去要說的 " 共生絞殺 " 關系。
幸知在咨詢中,經常會看到一些夫妻,其中一方在普通人看來 " 不可理喻 ",覺得生活起來會非常窒息,比如長期家暴,PUA 等,但是另一方往往一邊控訴一邊忍受。
共生絞殺:一些夫妻,其中一方在普通人看來 " 不可理喻 ",覺得生活起來會非常窒息,比如長期家暴,PUA 等,但是另一方往往一邊控訴一邊忍受。
一、共生絞殺,畸形的婚姻關系
" 共生 ",是心理學家瑪格麗特 - 馬勒提出來的,最早源于生物學概念,指的是兩種生物之間相互依賴又抑制的關系。
在她的 " 分離 - 個體化理論 " 中,把生命的成長看成一個和父母從融合到分離的過程。
六個月前的嬰兒,仍處在跟母親是一體的想象狀态裏,母親是自己身體的延伸,六個月後,嬰兒随着發展和現實的發生,逐漸意識到母親跟自己不是一個人,界限意識形成。
但是,如果孩子超過六個月,甚至到了二、三十歲,依然和父母保持着一種共生關系,那就是病态的,這樣的共生即,我不能獨活、我必須和你在一起。
平等關系一旦失衡,處于被支配地位的一方會被剁掉向外延伸的手腳,最終自我被支配方 " 絞殺 "。
台灣女星狄莺,她和兒子的關系就存在着共生絞殺,兒子 12 歲才斷奶,15 歲之前都要一直摸着她胸部入睡,一同參加過情侶接吻大賽。
這位母親對兒子愛得 " 難舍難分 ",戒斷社交,沒有個人樂趣,完全投入教養(控制)兒子這件事上。
兒子才剛滿 1 歲,她就對兒子開啓控訴模式:" 你看,我本可以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但是爲了你,我沒有打扮,沒有朋友,每天都盯着你,一切都爲了你啊。"
可這樣的 " 愛 ",帶來的結果是什麽?
兒子孫安佐因涉嫌恐怖襲擊、非法持槍被逮捕,疑似吸毒被調查 ...
沒有邊界、病态的母愛,給孩子的人生帶來的是天崩開局。
那麽,再談回李行亮,他這麽慘,爲什麽不離開?
李行亮是慘,是可憐,是被壓迫的一方,但一段關系能成,一定是雙方共謀的結果,他在這段關系裏肯定在某方面是滿足着他的底層需求,甚至他說過:" 麥琳是全世界對我最好的人,甚至比我媽對我還要好。"
共生帶着退行,看回李行亮的過去。
出生工人家庭,第一次高考失利,複讀本身就會給家庭帶來一定的經濟壓力,而複讀期間,他媽媽得了很嚴重的病,但他媽媽爲了讓孩子專心備考,她隐瞞了下來,并且拒絕了治療,就隻是在家吃藥,硬撐了一年。
李行亮終于考上了華中科大,可他母親也因沒及時治病而去世,之後父親去世,家中,隻剩下他和兩張父母的遺像。
天知道,這對于一個正處在青春期的男孩來說會有多大的影響啊。
青春期,本就是對兩性關系最爲敏感的階段,母親用獻祭來成全自己的夢想,這無疑就是雙重疊加的 buff,這讓他對母親會有極大的内疚,但這種内疚又無法償還,于是,他找了第二個媽,那就是麥琳。
麥琳确實會照顧人,這毋庸置疑的,而且麥琳身上确實有着很強的付出型人格特征,她拿着李行亮 10 塊錢去買自己的洗面奶,結果她到了超市,還是沒舍得買,最終用 10 塊給李行亮買了件短袖。
這像極了李行亮逝去的母親。
所以,他把對于母親的虧欠,全部投射在了麥琳身上,一個人隻有先成了愧疚者,他才會愛上一個讓他愧疚的人,所有的婚戀關系,都是有了角色的代入,有核心感受,才會有吸引,才會有關系裏的現實呈現。
心理學上叫做客體關系的匹配,然後完成早年關系的無限重複。
作爲愧疚者的李行亮,他是心甘情願被剝削,被壓抑的,因爲隻有當他覺得自己一直在付出,他的内心愧疚才會少一些,所以,他是沒辦法離開這段關系的,因爲他注定就要被一個債權人牽着走,同時,他又享受于麥琳對他日常生活的照顧,畢竟,這讓他找到了當年被母親照顧的感覺。
說到麥麥,麥麥的原生家庭情況,從節目中了解到她來自貴州,貴州應該也算一個重男輕女比較重的區域,或許她還被要求照顧好家中的弟弟妹妹,因爲她對愛自己、自己要什麽樣的人生,沒有清晰的概念,也有可能,她有一位壓抑自我的傳統中國式母親。
于是,她在這段婚姻裏,繼續去創造一段共生關系,複制母親的生活,把奉獻作爲人生的全部。
這樣的她,對自己的自我認同感極低,她渴望物質來滿足欲望,可是自己早已把自己一步步架在了道德高地,她沒辦法直面欲望,她一邊想索取,一邊又覺得自己不配索取。
同時,她沒辦法好好愛自己,對自我價值喪失的委屈、否定和忽視會慢慢累積,她拼命通過犧牲和付出來讓李行亮愛自己,來緩解自己無意識的不安全感,但她的索愛方式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犧牲式的愛就等同于控制,是一味的否定和指責,是毫無邊界可言的。
即便李行亮承受着巨大的情感依附壓力,在情緒勞動的部分依舊給予她超出常人的價值,但她仍感不幸福,這就是焦慮型依戀人格的受害者心态。
他倆看似相愛,實則鏈接是斷裂的,李行亮拼了命地讨好、示弱,隻爲緩解深層對母親的愧疚感,麥麥瘋狂地付出,隻爲讓自己更好沉浸在所謂 " 賢妻良母 " 的角色中,來緩解自己的不安全感,邊付出邊壓抑。
這種共生是絞殺,就是鬼打牆,兩人都在圍着自己的牆體兜圈圈,根本沒走出來,一直都在消耗,維持着這外人看起來的 " 恩愛 "。
二、共生絞殺常見的特征
共生絞殺的關系有什麽明顯的特征?控制一方有什麽常見的表現?
(1)沒有邊界感。過度幹涉對方,忽視對方的真實需求和感受,強行要求對方按照自己的規則去生活,在重大抉擇上,必須聽 ta 的。
(2)缺乏安全感。不敢直視真實的自我和現實的生活,習慣以自我爲中心,要求愛人要不斷愛 ta、認可 ta、給予 ta 棒棒糖,ta 内心存在無限的黑洞,需要從身邊人源源不斷獲取能量。
(3)" 壞客體 " 的投射。很容意把自己人格中無法接受或者壓抑的陰影,投射到愛人身上, 結果就是常在對方身上看到自己的無法忍受的缺點。
(4)受害者心态。認爲自己一切的不開心和不幸福,都是愛人造成的,所以總在批判、指責和抱怨。
(5)要求對方盡可能和自己 " 完全一樣 "。想盡辦法要讓愛人按照自己設置的軌道去生活,甚至有極端者還會以死相逼,這就是 ta 們的 " 自我感 " 和 " 共生感 " 受到了威脅。
這種病态的關系,本質上就是控制,最大的特點就是邊界的模糊不清,最直接的後果就是深層的心理入侵,而這樣的關系模式特别容易被複制。
在親子關系中,母親絞殺着孩子的獨立人格,漸漸地,孩子就會把母親的需要當成自己的需要,把對方的情緒當成自己的情緒。
我有一個來訪者 A 男,是從小被母親絞殺長大的兒子,娶了老婆,但因爲母親的入侵,他會擔心母親因爲自己娶了老婆不開心,于是,如果與母親在一個家裏住,他不敢與老婆發生關系,因爲與妻子過分親近就是對母親的背叛,會進入精神陽痿狀态,才能達成與母親的共生。
我有一個來訪者 B 女,38 歲的兒子從未走出家門,更别提工作。她學遍心理學,想找到讓兒子走出家門的方法。在咨詢過程中我發現,老媽太優秀,卻又太控制,兒子唯一的抗衡方法就是,我讓你一生有個在衆人面前極其失敗的兒子。他通過葬送自己,來反抗絞殺。而他對母親的依賴就是,依賴她的金錢,依賴她叮囑他吃藥。我跟 B 女說,當你放掉讓兒子走出家門、娶妻生子的想法,才是你兒子真正新生的開始。你去遊覽大好河山,你去做你自己想做的一切事情。B 女說,是的,我不管我兒子。接着她說:" 我怎麽能不管我兒子呢?我不管他,他就不吃藥,不吃藥就生病。我想用有限的幾年,多陪陪我兒子,用心理學幫助我兒子走出家門。要不然我走了,他怎麽辦?他該怎麽生活?"
其實心理學真正要幫助的,是母親放下共生絞殺的執念,放兒子一條生路。
三、好的家庭關系,需要愛的序位
" 愛的序位 " 由德國心理治療大師海靈格提出。他認爲,人類的家族就如同天上的星系,有運作的規則與次序。當家族每一份子都遵循這些法則,家庭成員就能夠和諧相處。當家族有人違反法則,家族就會造成破壞性的影響。
處在幼苗期的樹,會集中成長。
但兩棵成年的樹過于靠近,它們的根就會相互糾纏,互相阻礙對方的生長。
兩個人站在一起時,最好的姿态不是互相依賴,也不是互相束縛,而是各自成樹,各自獨立。
當我們從遠處眺望森林時,會覺得樹木是密密麻麻地生長在一起的。然而,走近一看,會發現樹木與樹木之間是有一定的距離的。
保持距離,每個樹木都能得到陽光,也才有空間向旁邊伸展,這樣才能長出更多的樹枝和樹葉,變得更加強壯。
正如舒婷的《緻橡樹》所說:"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霭、流岚、虹霓。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
處在共生絞殺的關系中,要想脫困,要學會正确找到自己的訴求,并進行合理的表述。其次,不強求别人與自己訴求一緻,放下改造他人的執念。再次,學會自己滿足自己的方法論。
讓媽媽成爲媽媽,讓孩子成爲孩子。讓成年後的孩子承擔他自己照顧自己的責任。丈夫承擔丈夫的責任。妻子承擔妻子的責任。家庭的序位正确,愛才可以正向流動。
當然,共生絞殺是一種十分難解的關系模式,要想修複這類的婚姻,除了在于我們自身能具備一定程度情感自足的能力,對伴侶的情感從 " 功能性的需要 " 升級成 " 相互提供情感支持 ",也需要我們補足内在的匮乏感,扭正自己對感情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