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中秋節、國慶節假期 8 天,國内旅遊出遊人數 8.26 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 71.3%,按可比口徑較 2019 年增長 4.1%;實現國内旅遊收入 7534.3 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 129.5%,按可比口徑較 2019 年增長 1.5%。
超高的出遊熱情和同比大幅增長的數據背後,爲何股票市場旅遊餐飲影視闆塊在十一之後集體下跌,有哪些數據仍不及預期?
今年十一黃金周,大家在目的地選擇、住宿、出遊方式、消費等方面有哪些新的趨勢?各地爲了提振旅遊,都推出了哪些措施?有哪些新的熱門城市出圈了?爲提振地方經濟提供了哪些啓示?
本期《钛度熱評》特邀資深媒體人一起就話題 " 出遊數據與股票表現 " 冰火兩重天 ",如何解讀 " 超級黃金周 " 數據?" 進行了讨論,下面是部分觀點集錦。
關于爲何股票市場旅遊餐飲影視闆塊在十一之後集體下跌,有哪些數據仍不及預期?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首先,股票市場旅遊餐飲影視闆塊在十一之後集體下跌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盡管國慶節和中秋節的旅遊數據表現亮眼,但是依然存在一些數據未達到市場預期的情況。例如,盡管旅遊人次和收入都有所增長,但是增長可能沒有達到一些投資者的預期,導緻股票價格下跌。此外,市場的大環境可能也是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之一,例如全球經濟形勢、國内政策變化、投資者情緒等因素。
《鲸平台》智庫專家郭施亮表示,旅遊收入回暖,消費熱情高漲,但股票市場并沒有太大的反應,股票價格未必隻反映出旅遊消費數據表現,也與同期市場環境、市場情緒、資金态度等方面有關。消費數據改善,仍需要更進一步反映到上市公司基本面與經營業績水平身上,基本面不改變,或者增速不及市場預期都可能無法在資本市場上獲得超預期表現。現在旅遊方式越來越多元化,消費者的消費觀念發生了不少變化,除了綜合成本因素,還與旅遊消費體驗等因素有關。
多少說主理人褚少軍表示,從統計數據來說,和 2019 年的可比口徑實現增長,這是相當難得的數據,也是經濟向好的數據鐵證。但很多網友會認爲統計數據和自己的感受和自己周圍的認知是不同的,相差比較大。但個體和統計數據比起來,個體很容易 " 幸存者偏差 ",很容易 " 失真 ",關鍵看 2023 的數據和 2022、2019 的統計口徑是不是一緻的。客觀一點,統計數據還是比個人主觀感受更接近事實。
比特财經主編鄒震表示,國慶長假爲國内旅遊、購物等消費提供了巨大商機。但很多商家和機構高估了國慶黃金周的消費能力,例如機票價格就是在長假當中大跳水,有的機票降價達千元,造成許多乘客中間退票,再二次購票彌補損失。同時在國慶黃金周中,因遊客過于集中,相關商家接待能力有限,有的爲了擴大業務,盲目以降低服務質量爲前提,增加接待量。這些因素都使得遊客不敢消費。在交通方面,過于擁堵的路況,将許多本來有出遊意願的人堵在了家中。而國慶長假過去,遊客減少,許多機構不得不以降價應對接下來的業務。例如泰國自由行的價格有的地方居然降至 2000 元,完全是虧損運營。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節後股票市場旅遊餐飲影視闆塊在十一之後集體下跌,也就不奇怪了。
各地爲提振旅遊,出台了一些措施。但因爲十一黃金周人員過于集中,造成一部分人因爲路況被堵在了家中,另一部分明知地方上提價,去享受質次價高的服務,消費熱情也是大打折扣了。因此提振旅遊,還是不能隻從幾個長假入手,而要是細水長流,以品質和高性價比取勝。
關于今年十一黃金周,大家在目的地選擇、住宿、出遊方式、消費等方面有哪些新的趨勢?各地爲了提振旅遊,都推出了哪些措施?有哪些新的熱門城市出圈了?爲提振地方經濟提供了哪些啓示?
bt 财經主編王璟表示,現在很多消費者 " 不見消費券不撒鷹 ",特别是在國慶長假期間,消費券的發放成爲促進消費、激發商業活力的重要手段。
在國慶長假期間,消費券的發放對經濟還是有很大提振作用的。作爲中國最重要的節假日之一,國慶長假爲國内旅遊、購物等消費提供了巨大商機。消費券的發放可以有效促進消費者進行計劃外的消費,特别是一線以外的城市,可以進一步拉動内需。同時,消費券的推廣還能吸引更多潛在消費人群參與國慶長假的消費活動。
以河南多個城市爲例,在國慶長假期間推出了涵蓋旅遊、餐飲、購物等多個領域的消費券。這些消費券通過多種渠道進行發放,吸引了大量市民和遊客參與。根據統計,該城市的國慶長假期間總消費額較去年同期增長了約 30%,其中消費券的拉動作用功不可沒。
通過合理策劃和發放消費券,可以有效地促進國慶長假期間的消費,提高商業活力,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但是,也要警惕消費券陷阱,要維護好消費券公平性和可持續性,确保其長期發展效益。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在今年十一黃金周,大家在目的地選擇、住宿、出遊方式、消費等方面出現了新的趨勢。
一是旅遊目的地選擇日益廣泛。國内旅遊熱門城市包括北京、杭州、上海、南京、青島等城市。此外,一些小衆旅遊目的地也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睐,例如貴州的千戶苗寨、雲南的沙溪古鎮等。
二是住宿選擇也日益多元化。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非标準住宿場所過夜,例如民宿、精品酒店等。此外,帳篷露營也成爲了一種新的住宿方式,尤其在自然風景區附近。
三是出遊方式更加多樣性。私人訂制遊、自駕遊、租車拼車等個性化出遊方式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此外,騎行和徒步也成爲了一些人的選擇。
四是體驗消費成爲熱潮。消費者越來越注重體驗式消費,例如手工藝品、特色小吃、文化體驗等。此外,購買當地特色商品和文創産品也成爲了一種新的消費趨勢。
爲了提振旅遊,各地也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例如,一些旅遊目的地推出了門票減免、打折促銷等優惠活動;一些城市舉辦了文化節、民俗活動等特色活動;還有一些地方加強了旅遊配套設施建設和服務提升,提高了旅遊接待能力和水平。
這些新的趨勢和措施爲提振地方經濟提供了啓示。首先,地方政府可以加強旅遊配套設施建設和服務提升,提高旅遊接待能力和水平;其次,可以推出特色活動和文化節等吸引遊客;此外,還可以鼓勵非标準住宿場所的發展,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最後,可以加強旅遊目的地的宣傳和推廣,提高知名度。
資深财經媒體人董曉孝表示,與之前的十一黃金周相比,今年國慶疊加中秋的 " 超級黃金周 " 在旅遊消費方面國内遊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中西部地區成爲新的熱門旅行目的地。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一個很好的趨勢。我們國家曆史悠久、幅員遼闊,踏遍祖國的大好河山,尋迹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通過國内遊可以領略全國各地的風景名勝,品嘗各種美食小吃,更好地了解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習俗、曆史。同時,國内遊火爆還能拉動經濟,促進消費。特别是中西部地區旅遊的人日益增多,對當地經濟的拉動起到顯著的作用,促使當地旅遊服務質量的提高,從而形成旅遊消費的良性循環。
玩世代主理人紀曉蒙表示,毋庸置疑,中秋國慶依然是旅遊出行的黃金周。數據上看,旅遊收入明顯恢複,主要由客單價提升爲帶動,人均旅遊消費水平加速恢複。可以看到,随着經濟複蘇,國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再加上各項利好政策爲居民出遊 " 減負 ",黃金周長假釋放消費力隻是水到渠成。
投資市場或許迫切期待報複性反彈,但消費市場的回暖更多呈現出動态變化:" 特種兵 " 旅遊、city walk 等出行新概念出現,有年輕人甚至将 " 菜市場 "" 大集 " 當做了旅遊景點。有人将其定義爲 " 反向旅遊 ",指人們開始追尋更具性價比的小衆景點和出行方式。不少解讀認爲這是一種 " 消費降級 " 的表現,但這反而可能指向一種 " 升級 ":人們從盲從中解套,大家更追求出行的舒适度、自我感受和獨特體驗等消費需求和心理的變化。過去大家願意花更多的錢去追求目的地性,比如網紅打卡式,而現在越來越多人開始考慮花更少的錢享受更具差異化的體驗和個性化感受,享受消費的過程。
這種趨勢反而給更多城市旅遊以機會。正如今年淄博走紅一樣,挖掘本地化特質,構建并放大獨特文化消費體驗,跳出 " 網紅景區模版 ",或許才是城市旅遊破局的機會。
多少說主理人褚少軍表示,整體來說,大的熱門旅遊城市還是之前的熱門旅遊城市,并沒有出現大的黑馬,比如北京依然是非常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但也要看到今年有一些新的變化,那就是中西部的一些地市,同比出現了成倍的增長,這反應出旅遊的新趨勢,未來中西部城市很可能成爲增長較爲強勁的區域。但也應該看到,新晉級的旅遊城市不能隻是昙花一現,應該乘勢而上,這對地方的旅遊接待提出了新考驗。
今年還有一個大的變化是家庭自駕遊出行大幅增加,但是公路客運量開始降低。面對這樣的數據,既能解讀出随着經濟的發展,私家車的普及,旅遊出行,尤其是家庭出遊有了更多的選擇,加之中秋國慶長假高速免費,自駕車出行成爲熱門選擇;也能解讀爲其他方式出行成本高,大家都囊中羞澀,自駕遊就成爲必然選擇。但筆者更傾向于前一種解讀,沒必要在經濟緩行或者複蘇的階段,什麽數據都悲觀解讀。
股市是比較特殊的存在,這個很難定性其中的關聯性,如果非要硬扯,很可能擔心 " 昙花一現 ",擔心增長的 " 量 " 和 " 可持續性 "。
對于地方,尤其是新晉的旅遊黑馬城市來說," 接得住 " 是最關鍵的,畢竟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必須是準備好了才能接得住,以及如果複盤和再次提升。目前,對于很多年輕群體來說," 逆流 "," 返熱門 " 成爲趨勢,他們更專注怎麽旅行更舒适,而不是一定要去最熱門的地方,必然就出現很多新的機會。
螺旋實驗室螺旋君認爲,根據以往的經驗,疫情之後确實可能會出現一段時間的 " 報複性 " 消費,但有些消費沒了也就真沒了,再怎麽刺激也回不來了。
對于股市而言,在超級黃金周之後,今年的假期已經全部結束,僅存的一點報複性消費心理也基本被消耗殆盡,可謂是利好盡出,在消費普遍降級的大環境下,今年最後三個月的旅遊市場可能還真的不是那麽樂觀。
其實從社交媒體上的一些熱搜詞條,也能看出旅遊市場正在發生的變化,雖然出遊的人數增多,但消費能力明顯減弱,疫情前最熱的出國遊,變成了出省遊," 特種兵式旅遊 "、" 換房旅遊 " 等降低成本支出的方式更是悄然流行,對于越來越多出遊的人來說," 打卡 " 成爲了前一目的," 消費 " 已經退居次席。
《钛度熱評》是由钛媒體推出的熱點事件觀察欄目,主要邀請對不同行業發展、不同商業模式有着獨到見解、深度觀察的媒體人和行業從業者,通過多角度解讀全面展示事件的影響和意義。
如果你關心最新趨勢、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想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分享交流觀點,歡迎添加《钛度熱評》社群小助手微信:taiduzhushou,加入《钛度熱評》社群,跟我們一起打造一個思考者的社群,讓有價值的思考被更多的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