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道總有理
前有長城不計多年合作 " 友誼 ",毅然決然地将比亞迪舉報上工信部,後有堅果投影的首席産品官(CPO)借一則評測視頻,直接向投影儀行業 " 老大 " 極米科技開炮。互聯網圈或許是清靜了太久,以至于這場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口水戰十足 " 賺 " 夠了熱度。
而趁熱打鐵,雙方再 " 戰 " 直播間。5 月 30 日晚 8 點半,鳳凰網科技直播連線堅果投影 CPO 王骁逸、極米公關負責人郭雪晴、涉事 UP 主 " 是啊喲沒錯 ",就 " 堅果爲何炮轟極米 "、" 友商碰瓷營銷 "、" 評測收錢 " 等問題共同展開辯論。該場直播登上當晚微博熱議榜首,共吸引 51 萬人實時觀看,200 多名數碼大 V 參與讨論。
然而雖說熱度可以換來品牌曝光率,可頭部品牌相互 " 扯頭花 " 還是多多少少暴露出了各自的不體面。當然,如果能得到銷量上的正面反饋,這點代價可以說是值得的,但是,得到便宜的未必是極米或者堅果。
投影儀市場,走向兩極化?
極米和堅果的口水戰,本質上是技術路線的分歧,前者推崇混光技術,将 LED 及激光兩種主流光源整合,後者則采用三色激光技術。在此之前,極米召開了 2023 春季新品發布會,也就是在這場發布會上,極米公開提及了三色激光技術存在的散斑和彩邊問題,這讓采用三色激光技術的堅果自然感到不快,由此拉開了架勢," 讨伐 " 行業老大。
技術分歧固然是主因,但不太景氣的市場也驅使兩個頭部品牌加劇競争。
根據洛圖科技發布的 2023 年 3 月《中國智能投影零售市場月度追蹤》報告顯示,3 月,我國智能投影線上市場銷量爲 28.5 萬台,同比下降 6.1%,環比下降 1.9%。而去年 3 月,線上銷量爲 30.3 萬台,同比增長 15%,環比增長 24%。
我國投影儀行業的發展,與近三年疫情有很大關系。疫情期間,電影院大規模停業,用戶在家觀影的需求激增,同樣也是因爲疫情,年輕人之間流行起露營,露營又增加了投影儀的使用場景。但如今疫情已過,戶外娛樂活動恢複,消費複蘇,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用戶需求,投影儀市場也出現了變化。
一個新的趨勢就是兩極化:以性價比爲優勢的低端投影儀極速擴張,占領市場,同時以激光光源、4K 爲代表的高端投影儀也增長較快,一個向下,一個向上。
從數據可以直觀看出。IDC 數據顯示,2022 年我國家用投影儀出貨量爲 416.2 萬台,同比增長 19.60%,其中 LCD 産品銷量份額占比提升至 63%,DLP 機型銷售份額盡管占比爲 37%,但同比下降 19%。
到了今年第一季度,LCD 産品對 DLP 産品的 " 侵襲 " 更加嚴重。根據洛圖科技的線上數據顯示,2023 年一季度,1LCD 技術的線上市場份額提升至 69.2%,較去年同期上漲 8.4 個百分點,DLP 産品在線上市場中的份額則降至 30% 以下。
國内投影儀主要有 DLP 投影儀和 LCD 投影儀 2 大類,極米、堅果、當貝等頭部品牌多走 DLP 技術路線,價格較高,走量的主力價格區間在 2000-3000 元之間,更高的則超過 5000 元;LCD 産品包含 1LCD 和 3LCD,但除了在智能家用投影市場主導 3LCD 技術的愛普生,其餘品牌均不涉及 3LCD 技術,簡單來講,LCD 産品就是 1LCD 的 " 天下 "。
1LCD 主流價格在 500-1500 元左右,是 DLP 和 3LCD 機型均價的 1/5,因而受到價格敏感型消費者和嘗鮮型消費者的青睐。
低端投影儀占領市場,并不妨礙忠實消費者追求更高質的高端産品。2023 年第一季度,4K 智能投影線上市場份額上漲至 2.7%,去年同期才 0.6 個百分點;激光光源産品的線上銷量占比達到 4.2%,較去年同期上漲 1.4 個百分點。
兩頭增長,處于中間的投影儀品牌及産品壓力倍增,而極米、堅果等主流的國産品牌恰恰就在其中。
排位賽遠遠沒有結束
在投影儀市場,極米 " 行業老大 " 的位置坐了許久。根據 IDC 數據統計,2018 年至 2021 年,極米科技出貨量持續保持中國投影設備市場第一,市場份額也從 13.2% 穩步提升至 21.2%,這個數字幾乎相當于愛普生(8.4%)、堅果(7.5%)、峰米(3.5%)和當貝(3.1%)份額的總和。
堅果曾經是極米的有力競争者,這對 " 冤家 " 一直在智能投影行業領域 " 相愛相殺 ",每年都在 6 · 18、雙十一等關鍵促銷節點上爲了 " 誰是銷量第一 " 而大打口水仗。起初,堅果維持了較長時間的老二位置,但是其市場份額從 2020 年的 10% 下滑到了 2021 年的 7.5%,Epson(愛普生)則成功反超堅果。
在投影儀還未大規模滲透到消費者層面之前,當前的格局隻能說是相對穩定,而且是限于 DLP 産品範圍内的。如今形勢已然變化,當整個市場朝着兩極化發展,更高端化和更高性價比将是未來市場增長的主旋律,随着 " 兩極 " 的市場越來越大," 中間 " 的市場就會越來越小,現有頭部品牌的競争自然也越發激烈。
拿下沉市場來講,盡管智能投影儀從冷門走向認可,不過短短數年,可整個行業已經隐隐有了向存量市場過渡的趨勢。因此,下沉市場很可能會成爲品牌尋找增長點的主要陣地,而價格偏高的 DLP 産品,在下沉市場顯然沒有 1LCD 産品受歡迎。
去年 10 月底,小米發布 Redmi 投影儀,憑借 999 元的超低價僅用了三個月就登上該類目的銷量榜第一名,成爲今年一月份最暢銷的 1LCD 投影儀産品之一。1LCD 産品之所以獲得青睐,不單單是因爲價格,其整體性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嘗鮮用戶的需求,如很多千元檔位的 1LCD 投影産品的亮度,已經能提升到 700 流明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1LCD 投影不像 DLP 投影儀依賴國外芯片供應,國産化讓其在成本控制上更具優勢。
低端市場崛起,擠壓極米、堅果等品牌的發展空間,還因爲 1LCD 投影市場上的新興品牌價格上探,很可能将與極米、堅果的主力産品正面對抗,共同争奪同一目标群體。目前,在 1000-2000 元的國内市場,1LCD 的增長已經開始蠶食 DLP 低價格産品的市場,而今年年初,1LCD 市場更是推出了 1000+ 流明亮度的新機型,市場開始向 2000 元出頭的價位挺進,2000-3000 元恰恰是 DLP 智能投影機 " 走量 " 的主力價格區間。
雖然新興品牌在品牌知名度上不如極米、堅果等 " 老将 ",可一個有利的因素在于兩千元以上、四五千以下的價格區間所對應的市場相對空白,消費者對品牌的選擇尚沒有形成傾向性。正如圖所示,LED 光源産品均價在 1500 元— 2000 元之間,激光光源則高達 5600 元以上,中間留有較大發展空間。
這和消費者的心理大體一緻。消費者購買投影儀,對産品要求若是不高,多數會選擇千元左右的入門級産品,如果非常追求清晰度和體驗感,隻能選擇五千元以上的産品。
跑出一個投影儀行業的 " 拼多多 "?
我國投影儀行業的市場集中度不高,尤其是低端市場,目前還處于一種激烈的競争階段。數據顯示,2022 年,1LCD 市場上 TOP4 的品牌分别爲微影、先科、瑞視達、知麻,合計份額僅爲 23.4%,還較 2021 年下降 21.2 個百分點。
與之對比,2022 年 DLP 市場上,TOP4 品牌爲極米、堅果、當貝、小米,合計份額達到 82.8%,較 2021 年增長 5.8 個百分點。
相比相對成熟的 DLP 市場,1LCD 爲主流的低端市場技術門檻較低,湧入了大量中小廠商或品牌,他們憑借性價比優勢,在 1LCD 市場逐漸擴大的環境下野蠻生長。但是,這也決定了低端市場存在嚴重的産品同質化。
從當前市面上的産品看,千元内 1LCD 智能投影多數出自 " 新興雜牌 " 門下,低廉的價格使其在性能參數上自然無法和 DLP 産品相比。好在受益于新一代高效光閥和高效 LED 光源支撐,千元機型能達到 400-700 流明亮度,而其它配置基本趨同,廠家已無力去改善。且低端市場尚不規範,虛标、質量層次不齊、山寨貨等問題頻出,影響了消費者信任。
産品的同質化,決定了低端市場的競争者很難僅憑借産品力突圍,成功塑造品牌,進而收割和統一市場。
不過,一個有利的消息是,大廠入局,可能會驅使低端市場走向規範化,在新的競争局勢下走向格局穩定,提升市場集中度。如小米,Redmi 投影儀卡位千元級市場,從去年 11 月的第四名躍居今年 1 月的第一名,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這主要源于小米系強大的品牌圈層文化。
除了小米,2023 年,酷開(創維)、康佳、聯想以及堅果、峰米、當貝等國内 DLP 投影頭部品牌或子品牌,都準備重裝布局 LCD 投影領域,如此一來,1LCD 智能投影便不再隻是新品牌坐陣。
在這些新入局者的帶動下,1LCD 市場已然有了新的變化,尤其在産品性能升級上。據行業消息稱,1LCD 投影正在瞄準兩個新的目标前進:第一是普及 1000-1500 流明的高亮度産品,第二則是推出 4K 分辨率的産品。當然,1LCD 投影的價格也會提升,将在 2000-2500 元價格線展開新的競争。
屆時,低端市場的走向可能是,千元以下的超低端智能投影增速放緩,而 1500 元或 2000 元以上的高品質智能投影迎來新一輪的爆發。這對消費者嘗鮮、對行業進一步向大衆滲透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極米、堅果的一場口水戰,或許隻是投影儀新戰事的序曲,點燃的不僅是中高端市場,也包括愈發龐大的低端市場。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