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楊 俏
編輯 | 田晏林
運營 | 劉 珊
經曆過上半年的銷量低谷,問界真是被逼急了。
9 月 12 日,賽力斯聯合華爲打造的 AITO 問界新 M7 系列正式上市。該車上市即交付,以此縮短用戶下訂後的等待周期,快速完成交易。
其實,新款 M7 在今年 8 月底的成都車展就亮相過了,但未公布售價。當時,展台銷售員告訴「市界」,新 M7 的售價預計不超過 25 萬元,8 月 26 日開啓預定。
而在這次新品發布會上,新 M7 公布了官方指導價:24.98 萬 -32.98 萬元。相比老款 M7(售價 28.98 萬 -37.98 萬元),新款 M7 直接降了 4 萬 -5 萬元。
華爲常務董事、終端業務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事業群 CEO 餘承東還在發布會上表示,問界新 M7 整體升級投入超過了 5 億元,新款 M7 的鴻蒙座艙能夠做到像華爲 Mate 60 Pro 一樣的流暢。
看着心愛的新 M7,餘承東不僅以熟悉的口吻,在現場說了五次口頭禅 " 遙遙領先 ",還用 " 天花闆 " 一詞,重點向外界宣傳新 M7 在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安全等方面的優勢。
▲(新 M7 發布會現場。圖源 /AITO 汽車官微)
發布會後,「市界」緻電問界北京門店,銷售人員表示,現在店内主要賣新 M7 ,廠家目前開足了馬力生産," 現在下訂新 M7 兩驅版的 5 座,預計 9 月下旬即可提新車。"
據悉,截至 9 月 12 日晚 12 點,問界新 M7 的訂單量已突破 1.5 萬輛。由于廠家緊着新車交付,一些線下門店的試駕車訂單都被推遲了。" 新 M7 生産由重慶的賽力斯負責,還需要等待一定的時間周期,才能有現車到店。" 一位問界門店的銷售經理表示。
問界怎麽如此着急呢?「市界」觀察到,今年以來,問界很少再主動公開自己的交付量數據,隻公布了 5 月和 8 月的交付量,分别爲 5629 輛和 5018 輛。這樣的成績,在一衆新能源汽車品牌裏,并不突出。
在行業人士看來,新 M7 承擔了帶領問界品牌重回一線的重任。但這個斥資 5 億打造的新款有多少底氣?這 5 億元,到底花在了哪?
新款 M7,卷趴老款?
在燃油車時代,車型改款換代需要至少 7、8 年的時間,而到了新能源時代,一款新車換代時間縮減了一半。
雖然改款換新快,但在這輛新 M7 上,華爲與賽力斯可是花費了不少心思。新款 M7 無論是配置還是内飾,都在老款基礎上進行了全面升級。
據了解,新 M7 搭載了華爲 ADS 2.0 高階智能駕駛系統,能夠實現不依賴高精地圖的高速、城區高階智能駕駛,主動安全能力進一步提升。
整車配備了 1 個頂置激光雷達、3 個毫米波雷達、11 個高清視覺感知攝像頭及 12 個超聲波雷達等 27 個感知硬件,配合高性能計算平台和華爲自研拟人化算法,實現對動靜态目标(含異形物體)的全場景和全天候感知。
車身架構方面,被動安全性能顯著提升。據悉,新款 M7 的車身架構是經過重新開模的,全車潛艇級熱成型鋼占比達到了 24.4%,高強度鋼 + 鋁合金占比超過 80%。
底盤方面也進行了升級,新款 M7 搭載 HUAWEI DATS 2.0,可實現橫縱向姿态協同控制,轉向更加靈敏,穩定,提升了行駛舒适性與安全性。
在消費者肉眼能夠看得到的地方,新款 M7 也做了較大改善。在空間方面,新 M7 的長寬高爲 5020x1945x1760mm,相比于同價位級别的大型 SUV,尺寸偏大,内部有效空間長度達到了 3338mm。
這個數字是什麽概念?用餘承東的話講:"1.1 米長的後備箱有 686L 的容積,能輕松裝下 12 個 20 寸登機箱。二排座椅放倒後,後備箱容積更是達到了驚人的 1619L,放 30 個登機箱都不成問題。"
▲(圖源 /AITO 汽車官方微博)
作爲一款增程式車型,新 M7 後驅版在 CLTC 工況下,最高續航能達到 1220Km,純電續航高達 230Km,百公裏油耗低至 5.8L。
而售價上,新款相比老款還便宜了幾萬塊。問界銷售也提到,新款權益是史無前例的優惠力度。發布會現場,餘承東表示,10 月 6 日前下單的用戶,還可享受 3.3 萬元的權益,其中包括 6000 元現金減免,内外飾外觀選裝免費價值 1.2 萬元,1.5 萬元的選裝權益。
看着新款 M7 如此 " 卷 ",老款 M7 又當如何自處?跟它處在同樣價格帶,但比新 M7 尺寸小一号的問界 M5(中型 SUV),又該如何?
問界門店的銷售員告訴「市界」,新車上市後,2022 款 M7 四驅豪華版,從 30.98 萬元的指導價,下降到 27.48 萬元,優惠 3.5 萬元,2022 款 M7 兩驅版本也降價了 2 萬元,目前售價 26.98 萬元。
老款 M7 降價後,優惠力度仍不及新款。但銷售人員似乎并不擔心老款的銷量問題。據其透露,他所在的華爲門店,目前隻有 2 台老款 M7 的展車,"8 月份,問界以國家内購的方式賣了很多台車,廠家庫存基本消化完了。"
而 M5 和新 M7 雖然價格相似,但前者更适合非家庭用戶," 況且現在廠家都在盡力保證新 M7 的産能,顧不上其他車型了,M5 也在等着進新展車呢!" 該銷售表示。
問界還要等多久翻盤?
曾經,憑借華爲以及鴻蒙智能座艙的光環加持,問界品牌一經上市,就成爲了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黑馬,2022 年銷量超過了 7.5 萬輛,表現亮眼。
就連理想汽車的 CEO 李想也曾發長文提到," 問界 M7 的發布和操盤,直接把理想 ONE 打殘了 ",甚至很長一段時間毫無還手之力。
其實,在華爲的背書下,問界的每一步動作都會成爲業内的焦點。
2023 年初," 鲶魚 " 特斯拉打響價格戰,問界随後宣布直接降價 3 萬,成了第一個跟随的車企。
但降價卻沒有爲銷量帶來提升。今年以來,問界的銷量沒能重回 2022 年 10 月,超 1.2 萬輛的月銷巅峰。
爲了提升銷量,今年 3 月份之前,問界在線上、線下的宣傳中,打上了華爲的标識,海報上印着 "HUAWEI 問界 "。但這一動作很快被華爲創始人任正非制止,他再度重申五年内 " 華爲不造車 ",并嚴查濫用華爲品牌的情況。
市場也在任正非宣布華爲不造車後,開始質疑問界是否還能賣得動。
而華爲在重申不造車後,朋友圈繼續擴大。奇瑞、極狐和江淮多家傳統車企,宣布加入了華爲的智選車模式。問界的壓力可想而知。
「市界」查詢了賽力斯的月銷快報,1-8 月,賽力斯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近 5.8 萬輛,累計同比減少 21.18%。(注:主要代表車型是 AITO 問界。)
▲(賽力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 8 月産銷數據。圖源 / 産銷快報截圖)
在被媒體問到如何看待問界下滑的銷量時,餘承東表示,過去一年多,因經驗不足和閱曆不夠,走了一些彎路。
其實,2022 年問界搭載了華爲的鴻蒙座艙,銷量有所上漲,但今年爲何在降價,又有華爲 ADS 的加持下,銷量沒有顯著提升呢?
易車研究院院長周麗君告訴「市界」,動态來看,市場環境不一樣了," 從理想 L7、L8、L9,到騰勢 D9 推出,再到長城汽車的藍山等競品的湧現,以及一大堆高端 SUV 與 MPV 燃油車競品的大規模降價促銷,外部競争對手增多,給問界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汽車行業分析師鍾師則表示,從企業内部看,銷量好壞跟營銷方式、品牌建立等都有關系," 問界品牌的概念比較混亂,一是不加華爲的标,二是賽力斯品牌力本身的不足,導緻受衆對問界的品牌形象也不是很清晰。"
如今,新 M7 的推出能否挽救問界的銷量?
鍾師對此存疑:" 目前,華爲在問界面前扮演的角色有點不倫不類,既不用華爲品牌加持,也不能插手過深。如若問界的品牌形象、品牌策略梳理不好,就算技術先進,也會影響銷量。"
不過,餘承東充滿期望:" 問界新 M7 将承擔起今年三成以上的銷量任務,同時年底還将發布旗艦車型問界 M9,助力品牌以及銷量再上一個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