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說影視劇中,我們總能看到這樣的畫面:
武功高強的大俠,僅憑「手刀」就能讓人應聲倒地。
中招者,或短暫暈厥、或永世長眠。

圖片來源:丁香設計團隊
這樣看似魔幻的武功,其實并非空穴來風,甚至還有科學依據。
奧秘就在于,大俠并不是随意的手刀,而是精準擊中了脖子上的「死穴」——頸動脈窦。(普通人千萬不要學,随意手刀不僅刀不暈别人,還會被警察叔叔帶走的 )
「死穴」在哪
咋回事兒
仰頭,把手輕輕放到脖子上,你可以清晰感覺到兩側指尖有明顯的跳動。

圖片來源:自己拍的
這就是頸動脈,爲我們大腦供血的主要通路,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它卻不太懂得「保護自己」,生長在了頸部較爲表淺的位置,不僅能被摸到,有時用肉眼也能直接看到。

頸動脈之上,就是「死穴」所在之處——頸動脈窦。
它是我們身上非常靈敏的壓力感受器,随時監測着我們的血管壓力的變化,幫我們及時調控血壓、心率。
可惜它并不完美, Bug 就在于:靈敏的它無法分辨血管壓力的來源。
當頸動脈窦受到外力壓迫時,它會誤以爲是你的血壓在升高,轉頭就指揮大腦擴張血管、調慢心率、降低血壓去了……

本質上,這屬于一種生理機制——
隻要「點穴」精準、壓力足夠,人人都可能中招。
而這樣突如其來的變化,往往會帶來或輕或重、不同程度的反應。較嚴重的,可被臨床醫學定義爲「頸動脈窦綜合征」。 [ 1 ]
「死穴」
如何悄悄操控你
「死穴」觸發後,輕則可能讓你感到頭暈眼花、疲憊乏力。
生活中,很多朋友可能早已見識過它的威力。
最經典的就是「冬天一穿高領衣服就難受」,感覺像被人掐住了脖子、喘不上氣、頭暈眼花……反正哪哪都不舒服。
這通常就是「死穴」給你的小小警告:再不重視我,小心後果更嚴重!

這時候,盡快松開衣領,不适感就會慢慢消失,對身體也不會有啥大的影響。
但如果壓力已經超出「死穴」的承受範圍,且不及時松開的話,則可能會帶來昏厥、心髒驟停。

圖片來源:@星星麻麻
這種現象歹毒地僞裝成「人畜無害」的樣子,反複在新聞報道中出現,趁人不備就出擊偷襲——
誰又能想到,自己扣緊襯衫衣領、背挂在爸媽身上的孩子、朋友間的勾肩搭背……竟然會讓人暈倒呢?

圖片來源:新聞
暈倒後,一般幾秒鍾~幾分鍾,人就會緩慢蘇醒,但也有少數「醒不過來」的危險情況。
(緻死是極端極少數情況,不必過度擔心~但還是給大家提個醒⚠️處于精神亢奮狀态或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 [ 2 ] ,頸動脈窦受到重壓緻死風險較高,更需要保護好自己的「死穴」)

「死穴」更敏感的人
記住 3 個被忽視的生活細節
雖然人人都有「死穴」,但每個人敏感度卻不太一樣。
這也是爲啥「死穴」的觸發概率不同——
有的人系個圍巾、穿個高領衣服就渾身難受;而有的人卻安然無恙、毫無感覺。
頸動脈窦敏感的人,占無症狀人群的 5%~25%。 [ 6 ]
在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患者中更普遍,并随年齡的增長而增多,老年人更常見。男性發生率比女性高 1~3 倍,50 歲以上男性需要尤其關注。 [ 7 ]
頸部結構異常、有過手術等損傷的人,或是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的青年女性,也可能存在頸動脈窦敏感的狀況,平時要細心呵護。
日常生活中,請注意這 3 個很容易被忽視的細節:
01
脖子附近的衣物,别太緊!
衣物太緊太勒脖子,誘發的頸都動脈敏感帶來不适,已經普遍到有了自己的名字——衣領綜合征。

秋冬春季穿高領、戴圍巾保暖時,盡量讓衣物和脖子間留一個舒适的空間,避免勒脖子、壓迫頸動脈窦。
(同理,和他人摟抱接觸時也注意保護好自己的脖子,别被無意中的親密舉動勒到)
02
前脖頸部按摩,千萬謹慎!
單側的頸動脈窦按壓,就會讓人出現暈厥(迷走反射性暈厥);如果按摩師在你的前頸部「兩隻手共同開工」的話,則更危險。
同時按壓到雙側頸動脈,不僅可能導緻血流中斷,大大提高暈厥發生的可能性;大力到把人按暈的程度,還可能導緻頸内動脈夾層形成,讓人就此腦梗、中風。

所以在接受頸部按摩時,還得留個心眼兒。尤其是感受到按摩師的手同時在雙側頸動脈附近按摩時,就該提醒 ta 注意了。
03
「種草莓」,注意位置!
伴侶間的互啃,或許是一種生理性喜歡的表現、一種愛情的象征。
但「種草莓」嘬肉瘋狂吮吸、使皮膚變紅的過程,卻可能給本身就處在皮膚淺表層的頸動脈窦帶來難以承受的壓力,甚至帶來「緻命浪漫」


請牢記頸動脈窦位置,「種草莓」的時候記得避開~
歡迎 轉發 提醒每一位你關愛的家人
頸動脈窦這個小玩意兒,總是在鮮爲人知的小角落,默默幫我們監測調控血壓、維系着我們的生命健康。
它很厲害,卻也脆弱。讓我們一起主動了解它、貼心呵護它,降低意外事件發生的可能~
本文審核專家

參考文獻
[ 1 ] UTD.Carotid sinus hypersensitivity and carotid sinus syndrome.
[ 2 ] SCHRAG B,VAUCHER P,BOLLMANN M D,et al. Death caused by cardioinhibitory reflex cardiac arrest--A systematic review of cases [ J ] . Forensic Sci Int,2011,207 ( 1/2/3 ) :77-83.
[ 3 ] 餘志春 . 頸動脈窦綜合征緻迅即死亡報告 [ J ] . 中國法醫學雜志 ,1989, ( 02 ) :69.
[ 4 ] 彭明琪 , 彭新 , 程家祥 , 沈鴻浪 . 頸部單側受壓緻抑制死 1 例 [ J ] . 法醫學雜志 ,2008,24 ( 4 ) :310-311
[ 5 ] 姜德志 , 張景堂 , 黃巍 , 韓繼召 , 孫坤偉 . 外力緻頸動脈窦綜合征死亡 1 例 [ J ] . 中國法醫學雜志 ,2009,24 ( 6 ) :422-423F0003
[ 6 ] Kapoor W N.Pennsylvania P.Diagnostic evaluation of syncope.Am J Med.1991.90:91~106
[ 7 ] Richardson D A.Bexton R S.Shaw F E · et al · Prevalence of cardioinhibitory carotid sinus hypersensitivity in patients 50 years or over presenting to the accid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with "Unexplained" or "Recurrent" falls · PACE.1997.(Pt · II ) :820~823
[ 8 ] Krediet C T P, Parry S W, Jardine D L, et al. The history of diagnosing carotid sinus hypersensitivity: why are the current criteria too sensitive? [ J ] . Europace, 2011, 13 ( 1 ) : 14-22.
[ 9 ] Sutton R. Carotid sinus syndrome: Progress in understanding and management [ J ] . Global Cardiology Science and Practice, 2014, 2014 ( 2 ) : 18.
[ 10 ] 曹楠 , 封華 , 張伯旸 , 等 . 頸動脈窦抑制死的法醫學進展 [ J ] . 法醫學雜志 ,2021,37 ( 01 ) :77-80.
[ 11 ] 楊光 , 孫英賢 . 頸動脈窦綜合征 [ J ] . 醫師進修雜志 ,1999,22 ( 10 ) :50-52
策劃制作
策劃:甜寶 | 監制:Feidi
插圖:四七 | 封面圖來源:丁香設計團隊
最近微信改版了,有讀者說找不到我們的文章
大家記得把丁香醫生設爲星标哦~

點亮右下角「♡」
讓香香看到大家的喜愛~
❤️ 越多,更新動力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