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豹 2》和《蟻人 3》票房都過億了。
但口碑卻一瀉千裏。
豆瓣上,《黑豹 2》5.5 分,《蟻人 3》6.1 分,想起前兩年漫威電影無法在内地上映的急切,想起定檔時沖上熱搜冠軍的激動,可以說,網友當時有多熱情,電影上映後就有多冷清。
對比一下最上一次在内地掀起觀影和讨論狂潮的漫威電影、2019 年 4 月 24 日上映的《複仇者聯盟 4:終局之戰》會更直觀。
那一次,票房超過 42 億元,豆瓣評分 8.5。
仿佛,觀衆對漫威最大的愛與熱情,都随着《複聯 4》鋼鐵俠和美隊的退場而消逝了。
是觀衆薄情寡性還是漫威拍片太過分?
顯然。
錯的,永遠不會是身爲顧客的觀衆。
作爲每部漫威電影和絕大多數漫威劇集都看過,但并非嚴格意義漫威粉的肉叔,在看《蟻人 3》的過程都覺得漫威對觀衆挺過分。
觀衆買張電影票歡歡喜喜進場看漫威大片和蟻人建立感情,沒想到走進了漫威影業入職考試場——
《蟻人 3》各種不流暢的劇情和突如其來的元素,全都需要觀衆用備好的漫威知識自行填補。
這張入職考卷,不,這部漫威大片,大部分空白肉叔自信已經填上。
但填完這些空之後呢?
其實也沒有很爽。
作爲漫威宇宙第五階段的開局,《蟻人 3》,恐怕真的隻能用支離破碎效果貧乏來形容了。
(以下内容涉及劇透)
01
還是先快速過一遍《蟻人 3》的劇情吧:
《複聯 4》之後," 蟻人 " 斯科特 · 朗已經成了家喻戶曉的複聯英雄。
不再是小人物的他與 " 黃蜂女 " 霍普 · 凡 · 戴恩結婚,并靠着出書賺錢,而嶽父皮姆博士則和初代 " 黃蜂女 " 珍妮特重聚,加上成長爲青少年科學家的女兒凱西 · 朗,斯科特無疑是人生赢家。
但很快,一場意外發生了。
因爲凱西研究出能探測量子領域(蟻人和初代黃蜂女都去過的微型宇宙)的儀器,整個家庭一起進入量子領域。
這是個什麽樣的世界呢?
簡單來說,長得就像低配版《星球大戰》。
在這個宇宙中他們遇到各種造型的生物,以及征服者康——他有一堆像來自《星球大戰:克隆人戰争》中的士兵。
而那些各種造型的生物則是反抗軍,反抗的對象是康。
是不是這一切都和蟻人一家無關?
沒錯,蟻人隻想帶着家人回到自己的世界,但熱心助(廣義上的)人的凱西,以及在量子領域有着各種相好和對手以及死活不肯告訴家人自己深藏多年秘密的珍妮特,讓蟻人一家卷入反抗軍與康的鬥争。
故事線大概就是這樣,問題卻非常多。
比如,這個故事的核心:
親情。
《蟻人》系列中,斯科特與凱西的父女之情是故事的錨點,到《蟻人 3》依然沿用,并且拓展爲父親和青少年的相處。
但怎樣的相處?
不是你想的那種父親和叛逆女的故事,而是一心隻想自掃門前雪的超級英雄,和能力不大自我賦予的責任卻很大的女兒,之間的矛盾。
最後就是蟻人重拾超級英雄的責任心,并且和内心充滿大愛的女兒,關系更好了。
這一核心的另一副線是珍妮特與霍普的母女關系。
但這對分離 30 年的母女呈現矛盾的方式僅止于:
" 快告訴我量子領域的事 "
" 我不想聊 "。
母女争吵的氣氛都烘托了好幾次了,最後珍妮特給出的原因卻讓人感覺:
就這?早說啊!給自己加那麽多戲幹嘛!
原來,一開始在量子領域,征服者康曾經救過珍妮特遭受怪物襲擊,但珍妮特發覺他隻是利用她修好機器和其他康作戰,于是她做了破壞,二人結下梁子。
但問題又出現了——
作爲《蟻人 3》的大反派征服者康,喬納森 · 梅傑斯演技完全沒問題,征服者康的霸氣和狂暴他拿捏得很好。
但請問,征服者康究竟是誰?
其他康又是誰?
漫威并沒在《蟻人 3》給出非常清晰的介紹,如果不是漫威知識儲備足夠豐富的觀衆,在看《蟻人 3》的過程肯定會容易陷入迷思:他想幹嘛?他在做什麽?
連康是誰都沒有說清,量子領域中的反抗軍們是什麽情況,電影就更顧不上了。
于是。
觀影過程中,觀衆(指非擁有豐富漫威知識的大多數觀衆)大多數情況都是跟随蟻人或者珍妮特,在量子領域領欣賞奇觀,遇見各種造型奇特生物,同時看看打架,看完電影就像逛了下主題樂園一樣(對,馬丁 · 斯科塞斯說得沒錯),回家了。
02
問題是,這個樂園并不值得一逛。
《瑞克和莫蒂》這系列動畫看過吧?《蟻人 3》的編劇傑夫 · 洛維斯寫過《瑞克和莫蒂》幾集的劇本,而且還是第 4 和第 5 季的。
《蟻人 3》量子領域的生物和環境,看起來就像《星球大戰》與《瑞克和莫蒂》的低配版。
有多差呢?
有朋友直接吐槽爲 " 肛腸造影審美 "。
非但如此。
電影中的一些場面,比如許多蟻人疊羅漢,在前幾年《無敵破壞王 2》裏拉爾夫也演過,也都是迪士尼家的電影。
新奇體驗沒有,劇情推進功能爲零(西藍花頭生物、史萊姆狀生物,這些角色究竟有什麽用?),拿什麽來讓觀衆買賬?
甚至于,功能爲零還是好的,還有功能爲負的——
沒錯,就是你,魔多克。
這個很醜但明明實力很強的反派,在《蟻人 3》淪爲拖慢故事節奏的小醜角色。
片中将漫畫中獨立的角色魔多克與第一部《蟻人》中的反派、霍普的前男友達倫 · 克洛斯融爲一體。這個角色的定位是康制造的殺手,但能力超群的康爲什麽需要這個殺手,以及他究竟做了什麽厲害的事情,片中沒涉及。
這個隻剩下醜和搞笑(但笑果很差)的角色,編劇給他最大的功能就是讓凱西對着他喊話:
" 改邪歸正别當賤人這事永遠也不晚。"(很差的喊口号方式,下次可以不用)
與前兩部《蟻人》電影相比,《蟻人 3》完全換了一個畫風,全程在量子領域發生的故事,失去了街區小人物舞台的蟻人發揮空間很少。
而前兩部中諸如托馬斯小火車碾壓蟻人、Hello Kitty 小玩具在街上變成大兇器這些日常又搞笑的畫面,《蟻人 3》全都用不上。
也就是說。
凡是觀衆喜歡的蟻人小人物英雄的内容,《蟻人 3》都斷舍離。
量子領域大英雄變成了他的新人設。
即使,觀衆不明白他打敗的反派是什麽來頭,他救的居民又都是什麽來頭。
03
這都是漫威給觀衆帶來的巨大問題——
不把每部電影當電影拍,而是把每部電影都當成漫威宇宙的拼圖。
進入以多重宇宙戰争爲背景的漫威宇宙第五階段,這種每部作品就當給觀衆發幾片拼圖的做法,令人厭倦。
一方面——
第五階段扛鼎的超級英雄,人氣并沒有鋼鐵俠、美國隊長這些元老級人物那麽高,觀衆對他們的感情,需要透過豐滿的故事和吸引人的人物性格來培養。
拼圖式拍法并不可取。
另一方面——
經過第四階段的粗制濫造,部分觀衆對漫威電影漸漸産生疲憊。
這時候再以考卷方式讓觀衆觀影期間自行腦補知識點,也别怪觀衆厭煩。
是觀衆太懶嗎?
也不是。
就以征服者康爲例子,要明白《蟻人 3》的大反派究竟是誰,你猜需要觀衆提前惡補多少知識?
漫畫先不提。
觀衆要先看完 2021 年播出的 6 集劇集《洛基》。
劇集裏,洛基與時間管理局(這又是一個需要了解的新知識)鬥争了一整季才發現,這機構的老大是征服者康。
而最後,征服者康被女洛基捅死了。
《蟻人 3》第二個(也是最後一個)彩蛋,是洛基與時間管理局探員莫比沃斯見到 Victor Timely 的場景,洛基一臉驚懼。
爲什麽?
因爲 Victor Timely 也是征服者康。
是的,量子領域的征服者康被消滅了,時間管理局的征服者康被消滅了,但征服者康還有很多很多,《蟻人 3》第一個彩蛋就是,成百上千個征服者康組成議會,打算在多重宇宙與惹麻煩的超級英雄們幹架。
是不是覺得挺複雜?說到這裏是不是産生了想一鍵滑到文末的沖動?别着急,關于征服者康其實還沒解釋清楚。
簡單來說,征服者康就是漫威宇宙第五階段的反派大佬。
和上一階段的反派大佬滅霸相比,征服者康可不止是滅掉半個宇宙那麽 " 小兒科 ",他有傳是驚奇先生後代的人物,在漫畫中有着多個變體,他曾搭獅身人面像形狀的時光機回到古埃及當法老王,也曾到未來世界,他每到一個時代,都能留下一個變體,多個不同性格的征服者康就此出現。
他一出手就是要消滅多重宇宙,戰力遠超滅霸。
但《蟻人 3》裏,你能看出他的本事嗎?
不能。
甚至連螞蟻都能把他打趴,莫名其妙把征服者康強行降武力,這不僅讓不熟悉漫威知識的觀衆看不懂,更讓熟悉漫威知識的觀衆看不懂。
究其原因。
隻是因爲漫威想有所保留,以便在接下來構建第五階段宇宙的過程中,繼續給出更多征服者康的信息。
于是最終導緻,漫威忙于構建多重宇宙下大棋,而忘記了照顧觀衆的觀感,也忘記了如果想吸引觀衆繼續追随,其實需要把每步棋都下好的道理。
就像一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毫不在乎别人的人,忽然有一天委屈地責怪:" 你們怎麽不喜歡我了?"
要知道。
信任是一步步建立起來的。
無論是拍電影還是做人,我們都需要做好眼前的每一步。
做好了,才會有下一步的可能。
而似漫威這般,總是在考驗觀衆的知識儲備和耐心的做法,毫無疑問會帶來一定的反噬。
畢竟,我們是來看電影的。
而不是來參加漫威入職考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