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段子也有成真的一天。
龐博在脫口秀說的這個節目,真的來了。
" 鮮肉+種地 "?
聽着就很離譜。
而且,在這流量爲王的時代,誰能沉下心去種地?
沒想到,看完前兩期,還挺香——
《種地吧》
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在玩一種很" 新 "的綜藝。
初始設定就很瘋狂——
讓 10 位年輕人組成 " 種地小隊 ",用 190 天時間在 142 多畝土地上種出五萬斤糧食。
到底是真種地?還是變形計?
小妹隻能說,這檔節目真的沒你想象的那麽簡單。
爲了選出天選種地人,節目組面試了 200 多人,并從中選出三十多人,和農民同吃同住同勞作,進行真實的秋收試拍。
最後,根據試種成果,選出了10 位常駐嘉賓。
這還不算完。
節目組還對 10 位嘉賓進行各種各樣的培訓。
學習農業知識 ↓
培訓醫療救護 ↓
考取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執照 ↓
準備完畢後,節目組正式開拍。
你可能要問,這 10 個人都有誰啊?有沒有認識的?
小妹可以負責任地跟你說,那都不重要。
因爲不管是頂流還是糊咖,你根本看不到他們的正臉。
能看到,隻有——
收割水稻的背影 ↓
始終彎腰的身影 ↓
徒手挖土的側臉 ↓
不得不說,有地他們是真種啊。
剛來第一天,就從早幹到晚,幹了十多個小時。
來之前:幹幹淨淨小奶狗,幹完活:髒了吧唧小土狗。
然而,工作強度這麽大,進度條卻隻有 0.04%。
就一整個大虐。
人工不夠,工具來湊。
第二天,他們求助村長,弄來了幾輛大型收割機,開始機器、人工雙向并行。
本以爲效率能翻倍,沒想到狀況百出——
這邊剛齊心協力拯救完陷進泥裏的小收割機 ↓
那邊,連人帶鞋,困在泥裏,拔都拔不出來。
一時竟不知是人種地,還是地種人 ↓
前一秒剛看到他們坐上收割機,帥氣值一整個拉滿。
下一秒,就因爲天色灰暗,視線受阻,刮到了電線 ↓
除了人與機器之間的摩擦,還有人與人之間的沖突。
初次實操用收割機的趙小童就與師傅屢次産生分歧。
一個年輕氣盛,想通過實力證明自己;一個經驗老道,總擔心對方出岔子損壞了收割機。
再加上收割機的噪音太大,兩人交流全程牛頭對不上馬嘴。
這一段像極了我們和父母吵架的樣子。
越被否定越想證明自己,但越心急卻更容易出錯。
好在,趙小童最後有調整心态及時止損,後續也有跟師傅好好溝通。
師傅也心平氣和地說出自己的顧慮。
兩個人最後解開了 " 心結 "。
經曆了白天的機械雷鳴和夜晚的挑燈夜戰,成員們終于完成了收割任務。
可還沒高興多久,他們就遇到了暴雨天。
爲了保證接下來的小麥種植,排水成了第一任務。
于是,成員們隻能撸起袖子繼續幹,全部化身成爲" 行走的排水機 "。
手動挖泥 ↓
狗刨式開溝 ↓
通渠大作戰 ↓
畫面真是又崩潰又好笑。
簡直比 " 變形計 " 還要苦。
看到他們凍得瑟瑟發抖,又熱血滿滿,小妹真是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了他們的團魂在燃燒。
追這個節目 ……
眼看着他們從幹幹淨淨的少年變成 " 泥巴娃 "。
從四肢健全到魔鬼的步伐。
累是累,苦是苦,但好在整個節目不煽情也不矯情,那種 " 感動自己 " 的畫面根本不存在。
成員們吃的大多都是普通的盒飯。
幹活幹累了,就掏出玉米坐在田裏啃,和 " 種地人 " 的畫風完美契合;
住的地方也不是什麽豪華标間,而是成員們自己搭建的上下鋪。
即使是暴雨天氣,全屋也隻有一個 " 小太陽 " 供大家取暖。
最主要的是,大家不玩虛的,就是踏踏實實種地。
無論多晚,大家都會開一次例會,對今天進行一次複盤。
開會全程,沒有任何廢話,都是提出解決辦法和總結經驗,最後再互相打氣。
整個過程幹脆利落,一氣呵成,畫面令人極度舒适。
當然,這群人也會時不時貢獻一些" 特别 "的綜藝效果。
剛下田割水稻,就用力過猛,把褲裆割破了 ↓
遇到難駕馭的機器,被溜着走,直接戴上了 " 痛苦面具 "↓
忘記關抽水泵的蓋子,差點被水沖成 " 面癱 "↓
還有膝蓋刨地名場面 ↓
好家夥,這笑點是真密集。
幾個成員之間,相處也越來越融洽,像極了我和我室友的相處過程。
從剛開始的禮貌客氣 ↓
再到," 互坑互害 " 打雪仗 ↓
果真,沒有什麽關系,是一頓打雪仗不能 " 破冰 " 的。
因爲種地,我們能感受到他們的成長。
更能感受到他們喜悅。
第一次收倉,全員圍觀錄視頻,每個人的臉上都寫着 " 開心 "。
夜晚收割,本來累得半死,偶然看見遠處的煙花,瞬間被治愈。
别的節目來嘉賓,都是好吃好喝的招待,而他們來人,基本都是被薅羊毛。
總之,前兩期看下來,真的蠻有趣味性的。
它不會刻意制造矛盾,也不會搞花式噱頭,更沒有所謂的 " 撕逼 " 和 " 反轉 "。
這真的是一檔正兒八經讓年輕人種地的節目。
在這兒,你會驚奇地發現 " 種地 " 這個事情并不 " 土 ",也離年輕人沒那麽遠。
還能跟随他們的視角,切身地感受到農民的辛苦,和糧食的可貴。
而且,看他們勞作,沉浸感真的非常強。
當大家還在沉迷于帶貨直播時,《種地吧》的官方賬号能給你的,隻有直播種地。
另外,他們還不單單種地。
收割完水稻,又開始種大麥、施肥、裝修房子 ……
看到已經有成員在社交平台上物色 " 兼職 " 了。
一個靠譜的猜測:後續可能還會擴大産業,養雞養鴨開魚塘。
每當他們解鎖一個新技能,小妹就迫不及待地想看下一個。
而且,看這個熟練的手法,看這個滿意的表情,應該不會讓我們失望。
(妥妥的種田人種田魂)
誰說,國綜隻會抄襲,《種地吧》快飙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