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有點事,去看我家小子。" 近日,老楊告知同事周末的行程。他口中的小子和他沒有血緣關系,是在法院偶然認識的。當時,孩子的父親車禍去世,爺爺跪着哭訴,不知道今後的日子該怎麽過。從那以後,老楊每個月都拿出 500 元給他們一家,這一給就是 9 年。
△ 老楊去家裏看孩子
父親車禍身亡,母親卷走賠償
老楊名叫楊海清,今年 53 歲,2014 年冬天,他從原清浦法院審判崗位調入執行局。一位老人來到他辦公室,還沒開口說話就 " 撲通 " 一聲跪地不起。" 法官你要救救我們一家啊,我兒子沒了,老伴生病卧床不起,這要是拿不到賠償,可怎麽把孫子帶大呀!"
老人家這一頓哭訴,讓老楊的心揪了起來,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
原來,老大爺姓李,是宿遷市宿豫區陸集鎮的農民,兒子兒媳原本在蘇州打工,他和老伴在老家照顧孫子。前些年,李大爺的兒子爲了改善居住條件,方便孩子上學,在鎮上買了一套小産權房,并且将僅有的 3 萬元積蓄先支付了一部分房款。雖說一家手頭不寬裕,,但是日子還算過得去。不幸的是,李大爺的兒子在開車趕回老家過年的時候,不慎撞上了一輛半挂貨車,當場撒手人寰。
根據交警部門出具的責任認定書,貨車車主負主要責任。車主是外省人,自行改裝了這輛貨車出來跑物流,不料車子在高速上出了故障,隻好停下來檢修,結果造成了悲劇。車主自身沒有賠償能力,又沒有給貨車購買相關的保險,李大爺一家索賠無門,走上了維權之路。
經過法院判決,貨車車主應當賠付李大爺一家 30 萬餘元。雖然法院窮盡執行舉措,但除了處置事故車輛執行到了 5 萬元外,沒有發現其他任何可供執行的财産。
讓李大爺沒想到的是,兒媳婦拿到這 5 萬元後,就撇下一家老小消失得無影無蹤。看着才剛上二年級的孫子和卧病在床的老伴,已經七十歲的李大爺能想到的辦法就是到法院求助。
給生活費、修房子,老楊聽到一聲 " 俺爸 "
楊海清告訴記者,他記得非常清楚,當時是個大雪天,李大爺跟村裏熟人的車來到淮安,邊走邊打聽法院的位置。
" 聽我說完貨車車主實際情況後,李大爺的眼神迷茫又失望,嘴裏反複咕哝着‘小孫子以後可怎弄哩!’ " 老楊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那個孩子成了他的心事。
" 肯定要幫幫他們。" 老楊立即打電話告訴妻子整理一些兒子穿過的衣服、鞋子,又買了新書包、生活用品,讓李大爺随車帶了回去。
随後,老楊依法爲李大爺申請司法救助資金,幫助他們向當地相關部門申請社會救助。
但這對于整個家庭來說仍然不夠。第二年夏天,老楊和妻子商議後決定,每月從自己的工資裏給李大爺銀行賬戶打過去 500 元,補貼他們的生活開支。
△ 老楊和 " 兒子 " 合照
2015 年秋天,老楊和妻子第一次來到李大爺家裏。孩子有些腼腆,老楊把他朝懷裏一摟:" 小子,走,我們去飯店吃點好的。" 這一摟," 父子倆 " 的心瞬間拉近了。
同年年關将近的時候,老楊恰巧在當地處理一個案件,順道又去看望孩子。一走進家中,四壁透風,屋内陰暗潮濕。孩子奶奶腿疾更加嚴重了,幾乎不能下床。" 我看到孩子床上的鋪蓋又硬又冷,枕頭跟鐵塊似的,他們哪裏是過日子,那就是在熬啊!" 老楊讓妻子趕緊添置了一些床單被褥、牙膏牙刷等生活物品,第二天就送了過去。
2016 年夏天,老楊成爲一名援疆幹部,要外出半年。臨行前,他向李大爺電話道别。誰料沒過幾日就接到了李大爺的電話:一場暴風雨把他們瓦房的屋頂全部掀翻,祖孫三人無處居住了。
相距三千多公裏,老楊通過電話 " 遙控指揮 ",一邊和妻子商量先把修房子的錢墊上,一邊替李大爺盡可能尋找救助途徑。過了幾天,得知房屋修好後,老楊長籲一口氣。
默默幫了 9 年,把孩子當成親兒子
老楊說,除了每月固定給孩子打過去 500 元生活費,妻子會在網上買一些東西寄給孩子。" 除了那次修房子,這一家人從來不問我們要什麽,都是我們主動提供一些物資。"
孩子上中學後,老楊建議一家人搬到鎮上當時買下來的小産權房内居住。" 老倆口非常節省,這幾年每年司法救助的錢他們都省下來付清剩餘的房款,生活上靠低保金在維持。"
九年過去了,孩子進入高中,老楊夫妻二人身上的擔子更重了。學校的各種費用、孩子的吃穿用度,開銷明顯比原來多了。
近日,老楊帶上剛申請到的 2500 元司法救助金,買了香蕉、牛奶和一部智能手機,趁着周末再次來到李大爺家裏。
也就是這時候,同事們才知道他默默資助了這一家那麽久。
" 俺爸,學校不讓帶手機,我用不着的。謝謝俺爸,我會好好學習,像爸爸一樣幫助他人!"
" 那就放家裏,想爸媽的時候,視頻就能看到了。" 老楊叮囑他要磨練意志,克服困難,認真學習,照顧好爺爺奶奶。
合影留念的時候,老楊看着已經高出他半頭的兒子,咧嘴笑了起來。
回去路上,老楊說:" 兒子長高了,家裏用的還是小學時候的書桌,我得讓他媽看看趕緊買個新書桌。"
現代快報 + 記者 李子璇 通訊員 王淑臣 陳寶明
(通訊員供圖 編輯 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