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贛州果農說," 全國沒有一家公司,是把農産品的價格從 1 塊錢擡到 2 元來收購的 ……"
12 月 29 日,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再次登上央視《對話》節目,節目中,鍾睒睒和記者漫步在農夫山泉的贛州臍橙廠區,回憶起農夫山泉在這裏建廠的點點滴滴。
談得最多的是農民、農産品。
談得最深的,是怎麽幫中國農民走上富裕之路。

一直以來,三農問題既牽挂人心,但又鮮有話題。
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爲農民群體不會在互聯網上發聲,外界也很少知道農民真正的訴求。
歲末之際,央視爲什麽要對鍾睒睒安排第二次專訪,同時新華社也報道了農夫山泉的助農成果?
看完節目,正解局發現了其中的深意。

任何一個國家的首富,往往都不會和農業扯上關系。
這是因爲農業相比于地産、科技等行業,利潤低,附加值低,變現周期長,很難實現 " 暴富 "。
這也是爲什麽即便國家補貼農民種地,也沒有多少農民願意去種的原因。
但鍾睒睒偏偏就杠上了農業。
2007 年,贛州的臍橙獲得了大豐收,但豐收的背後,是臍橙賣不上價格,隻有 5 毛錢一斤。
與此同時,還有大量臍橙因爲滞銷,爛在了地裏。
當地一個縣長爲了拓寬銷路,請鍾睒睒過去幫幫忙,看看能不能就地取材,造一個榨汁廠。
鍾睒睒去了之後,隻是吃了一口橙子,很多回憶就湧上了腦海。

鍾睒睒出身書香世家,卻在農村長大,當了 17 年農民。早年間父母爲了讓番茄早日上市,把番茄的種子用熱水泡好,放在厚的毛糙紙中間,然後再用塑料布包好綁在腰上。
多年的農村生活,讓他對農民有着特殊感情,以至于此後幾年,他的事業總是繞不開農業。
無論是去海南種蘑菇,還是做果汁飲料。
做農業,是個苦差事。
贛州 7 萬多個果園中,小農戶所有的果園占比,達到了 93%。
贛州當地農民說:" 自己種橙子就是靠天吃飯,猜價格,賭運氣,每年都要與流動的收購商争得面紅耳赤。"
怎麽幫助果農們脫貧緻富?
鍾睒睒首先想到的是,獲取農民兄弟的信任,讓他們相信,農業大有可爲。
而赢得信任最好的方式就是:打錢。

爲什麽水果企業賺錢,但果農不賺錢?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企業會瘋狂壓低果農采購價。
在源頭上對農民兄弟 " 砍一刀 "。
當地農民廖長水抱怨:" 我們不懂市場,二販子來收,我們果農沒有話語權。"
而鍾睒睒卻以高出市場标準價一倍多的價格,去收購果農的橙子。
同時還和當地果農訂立合同,固定價格,無論市場怎麽變動,隻要品質達标,有多少收多少。
" 遇到了豐年不壓價,遇到了歉年不擡價,一定要有價格保證,一定要有契約精神。"

固定采購價,讓當地果農吃下了定心丸。
而後,農夫山泉就在贛州建立了兩座柑橘加工基地,開啓了虧本賣橙汁的道路,迄今爲止,農夫山泉的農業闆塊還未盈利。
尤其是去年,贛南臍橙遭遇霜凍,大量采購商趁機壓價,爲了幫扶滞銷果農,農夫山泉 " 逆勢回購 " 了 13177 噸的橙子,硬是讓 355 戶的果農從血本無歸變成了 " 大豐收 "。

數據顯示:2023 年,農夫山泉的合作農戶平均每戶收入近 20 萬元,這個成績的背後,是農夫山泉爲了信守承諾,主動讓利的決策。
鍾睒睒從不覺得,這是一件虧本的事。
" 做農業,你要做成功,真的是要有情感的。沒有真正情感的人幹不了。如果是想來撈一把,不會有什麽收獲。"

讓利于市場,讓千千萬萬果農有錢賺,而不是一開始就把價格 " 打下來 "。
在鍾睒睒看來,盡管農業的回報周期很長,需要長期的投入,但總有人要去探索。
在高價回收農産品的同時,鍾睒睒還斥巨資,探究農業科技、現代化農業管理。
怎麽讓橙子品質穩定、抵禦病蟲害、延伸更多産業鏈?
農夫山泉在此推行一系列精準化種植,通過聘請專家、尋求大學合作、訂立标準等方式,讓贛南地區的萬畝橙林實現了标準化生産。

在病蟲害防治方面,農夫山泉也幫助贛南臍橙克服了幾十年的痛點——黃龍病。
黃龍病被稱爲 " 柑橘的癌症 ",感染的果樹會在幾年内衰敗,直至顆粒無收。
2013 年前後,史無前例的黃龍病席卷整個贛州,80% 的柑橘樹受災。
對付黃龍病,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砍樹,阻斷瘟疫傳播。
但當時的果農們都無法忍心砍下自己辛苦培育了幾年的果樹,這在客觀上反而加劇了病毒的蔓延。
怎麽辦?
當時已經賠進去 8000 多萬的農夫山泉決定再次補貼果農,砍一棵樹,補貼 50 多塊錢,超過國家補貼政策的十倍。
有了農夫的牽頭,當地農民才砍掉果樹,阻止了黃龍病的蔓延。

與此同時,農夫山泉派出了大量專家去美國、巴西等地尋找治療黃龍病的方法,通過了五六年的努力,培育出了無毒植株,并以成本價供應給當地農戶,努力幫助當地果農徹底擺脫農業災害的影響 ……
2020 年,農夫山泉又在贛州橙林引進了滴灌設備,考慮到很多果農顧慮采購農資的成本,農夫山泉直接給予果農補貼,目前累計補貼,已經超過 2000 餘萬元。
在日常,農夫山泉的技術人員還會定期來到田間地頭,指導果農科學種植,并且嚴格規定農殘,種出最優質的臍橙 ……

這些動作對于一家商業公司來說,可能是虧本的,但在國家戰略的角度上看,意義非凡。
社會學學者楊團說:鄉村振興事業是中國最大的公益。
讓農民緻富,需要一些有資金、有擔當的企業站出來,幫助億萬農民打通農業與市場的崎岖之路。
幸運的是,這個探索,鍾睒睒已經默默堅持了 17 年。
" 你看他對各種各樣的知識,你看他天天在琢磨,他是一個進步群體,他不是一個落後階層,他在不斷地學習、求知 …… 沒有産業的前景之下,他隻能面朝黃土背朝天,所以你要去改變農民的知識結構,要拓寬他的視野。"
及至今天的訪談,鍾睒睒依然表示,要将農業這條路一條黑地走下去。

10 年種橙無人識,一朝網暴天下知。
前段時間,鍾睒睒針對網暴事件,公開譴責了一些企業,并且反對企業家直播帶貨。
在這次節目中,他再次回應了此前的言論:
" 你這一次是幫他了,但是你明年幫不幫他?你給農民一個錯誤的信息是什麽?這個東西可以大賣,我可以大種。但往往農民得到這個信息以後,他第二年種下去以後賣給誰,你真在做農業,也沒有作假,也是事實,但是你有沒有給農民有三點水的那個漁。"

在鍾睒睒眼中,電商直播隻能短期内幫助農民銷售農産品,但也給農民制造了一個 " 暢銷 " 的錯覺。
同時,過低的價格導向不僅造成劣币驅逐良币,更會影響産業的長遠發展。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鍾睒睒深知:
直播帶貨的本質,是帶貨的人賺錢,農民隻是電商賺吆喝的工具。而真正助農,應該是從紮根田間地頭開始,循序漸進地幫助農民。

多年的國内外農業考察,讓鍾睒睒感慨萬千:
" 發達國家的農民,一個人可以管理 100 畝,但我們人均隻能管理 2 畝,這就是工業和科技的差距,也是追趕的方向。世界市場需求廣闊,中國農業前景光明,未來市場空間還大有可爲。"
而農夫山泉要做的,就是筚路藍縷,以啓山林。
首先,是幫農民從初加工産業變成精加工産業,引導農民去賺錢,如此産業化、商業化的第一步就實現了。
而農民當有了産業以後,也就有了學習能力,也就可以自己規劃産業,甚至自己帶貨。
這樣一來,農民自己就是企業家,自己就是 " 帶貨主播 "。
這才叫真正的共同富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節目正好安排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不久。
每年,中央都會重點部署三農闆塊的工作,指導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
毫無疑問,深耕農業 17 年的農夫山泉,就是最好的樣闆。
真正的企業家精神,是接地氣、幹實事,思考産業,思考 " 漁 ",思考共同富裕。
而不是通過算法、營銷去收割大衆,導緻社會不斷内卷。
中國農業的躍遷,還需要更多的鍾睒睒,以真正的企業家精神,去培育産業,去造福那些 " 沉默的大多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