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拍滬牌的人越來越少了,甚至競拍者在今年 8 月跌至 10 萬人,我們的生意也很受影響。" 這是拍牌 " 黃牛 " 李飛(化名)最明顯的感受。
競拍人減少,也讓滬牌中标率逐步升高,這一數據已經從今年 1 月的 9% 提升至今年 8 月的 13.8%。不少人都猜測,是不是 " 最貴鐵皮 " 不香了?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當前有上海、深圳、廣州、杭州和天津五城采取競價方式發放車牌。目前,上海車牌成交價保持穩定,其餘四城車牌價格都在下降。以深圳爲例,今年 5 月,車牌成交價一度僅 1 萬元,較 6 年前跌去了 8.5 萬元;杭州 7 月車牌成交價則比最高點跌去 4.69 萬元;廣州車牌成交價僅在 7 月就下跌了 1 萬元。
深圳車牌較高點下跌 8.5 萬元
記者梳理來看,深圳車牌的降價情況最爲誇張。深圳市 7 月本期個人指标競價成交結果顯示,當月最低成交價 2.72 萬元,平均成交價 2.87 萬元。在今年 5 月,深圳市個人指标最低成交價僅爲 1 萬元,創 5 年新低。而在 2017 年,深圳市車牌個人指标的平均成交價曾創下 9.5 萬元的曆史紀錄。
杭州有着類似的情況。7 月,杭州浙 A 小客車車牌競價個人最低成交價爲 1 萬元,這已經是杭州小客車增量指标競價連續 5 個月維持在 1 萬元。而在 2021 年,浙 A 小客車車牌一度在 5.69 萬元左右。
廣州 7 月車牌則出現了 " 大跳水 "。今年 7 月,粵 A 牌競價結果顯示,個人車牌最低成交價降至底價 1 萬元,比上月登上 "2 字頭 " 的 2.18 萬元下降 1.18 萬元;個人平均成交價 1.96 萬元,較上月的 2.33 萬元下降 3672 元。而在 2018 年,粵 A 車牌價格一度突破了 5.7 萬元。
相比其他城市的車牌降價,滬牌的價格相對穩定。8 月,滬牌個人平均成交價爲 92753 元,比上月的 92330 元增加了 423 元。且自 2016 年之後,滬牌的價格都維持在 8 萬元以上。
盡管如此,參與滬牌拍賣的人卻在減少。據 " 上海發布 " 官方信息,今年 8 月,滬牌拍賣結果顯示,個人額度合計拍賣總數約 1.35 萬輛,參加拍賣人數約 9.8 萬人,比上月減少了 8066 人,中标率 13.8%。在今年 1 月,個人額度合計拍賣總數約爲 1.11 萬輛,參加拍賣人數約 12.35 萬人,中标率 9%。
在參拍人數上,今年 1~4 月滬牌參拍人數一直維持在 12 萬人以上,5、6 月份則下降到 11 萬人出頭,到了 7 月又減少了 5000 多人,8 月則減少了 8000 多人,參拍人數跌破 10 萬關口。
圖片來源:上海發布官微
盡管如此,個人拍車牌仍頗具挑戰,期望參拍人數減少而中标率上升不太可能。" 我自己拍了兩年,基本上每個月都參與,但一直沒有成功。後來找了代拍,一次就拍中了。" 上海本地人小張告訴記者。
另一位拍牌 " 黃牛 " 王棟(化名)也表示,散戶個人去拍确實沒有太大優勢,代拍基本拍走了 95% 以上的指标。" 代拍的話,我們會推出不同套餐,其中 3800 元一檔的套餐中标率大概在 28%。今年的中标率很高,很少有 6 次不中的時候。" 王棟說。
免費綠牌沖擊燃油車牌?
爲什麽燃油車牌不香了?
" 畢竟一張滬牌 9 萬元,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是,新能源綠牌在上海是免費的,很多人等不上滬牌就買了新能源車。尤其在今年之前,上海的插電式混動汽車也是免費贈送綠牌的,不少人會選擇窗口期收縮之前上車。" 李飛說。
在上海工作的小王就是很好的例子。早在去年,他就在拍滬牌。" 自己嘗試了幾次,發現真的很難中标。後來就找了代拍,代拍拍一次不中賠付 200 元,拍了 3 次沒有中,我退單了。因爲當時不想等了,決定換新能源車。" 小王說。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 年,上海上牌新能源小客車合計約爲 32.6 萬輛,同比增長 33.95%,在上海各車型上牌量中增速最高。其中,國産轎車上牌量去年一年同比下滑 15.09%,小型客車(除轎車)上牌量去年一年同比下滑 11.04%。
" 如果來看車的客戶沒有滬牌,我們通常就會建議購買新能源車,而且能省下約 10 萬元的車牌費用。" 一名比亞迪汽車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
圖片來源:乘聯會
深圳同樣采取對新能源汽車免費發放牌照的政策。近年來,深圳的新能源汽車量在不斷攀升。根據公開數據,2022 年,深圳新能源汽車新增近 24 萬輛,全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 76.6 萬輛,滲透率達 57%,位居全球城市第一。
不過,王棟也談到了車牌 " 不香 " 的另外一個可能性。" 在和委托客戶的溝通中可以感受到,今年消費者确實比較謹慎,對大宗消費品的需求有些疲軟。" 王棟表示。
國家發展改革委方面認爲,消費能力和消費預期相對偏弱、基礎設施和消費環境有待提升等問題仍然存在,解決這些問題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促進消費的重點發力方向。下一步,針對制約居民 " 能消費、敢消費、願消費 " 的痛點和堵點,國家發展改革委将下大力氣穩定汽車等重點領域消費。
燃油車牌還有升值空間嗎?
截至目前,有 5 個城市采取了車牌競拍模式。以上海爲例,上海自 1986 年開始就堅持推行私車額度拍賣政策。此前,同濟大學交通學院方面經過研究認爲,上海市的私車額度拍賣政策将上海的私車增長趨勢後推了約 20 年,有效緩解了交通壓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今,随着新能源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且享受免費牌照,後續車牌價格走勢也成爲消費者關心的問題。
據悉,深圳、廣州等城市針對車牌多設置了競拍底價;上海車牌拍牌額設置了 " 警示價 ",該設置主要是起到穩定價格的作用,類似于 " 起拍價 "。每年官方會更新一次 " 警示價 ",新一年的 " 警示價 " 是過去 3 年 " 最低中标價 " 的平均數,所以每年的 " 警示價 " 都會比去年高。
" 現在并不能說滬牌不香了,這幾年滬牌的價格一直穩中有升。10 年前,滬牌大概隻有 6~7 萬元,每年有 1~2 千元的上漲幅度。" 在王棟看來,購買滬牌是一種投資,即便後面不想要滬牌了,也能夠以當月的競拍價出手。
随着上海新能源車輛的增多,上海近年來确實在不斷收緊新能源汽車牌照政策,從而把政策利好的時間周期拉長。
早在 2021 年,五菱宏光 MINIEV、奇瑞小螞蟻等微型純電動車在上海市免費申請綠牌的工作便已受限。2022 年年底,上海也不再針對插電式混動車型發放免費牌照。有觀點認爲,其他競拍車牌的四城未來有可能會參考上海的做法。
但王棟對滬牌的保值空間仍舊充滿信心。" 上海對于外牌一直有限行政策,後續一旦有更多的出行政策出台,滬牌的價值還是很高的。" 王棟說。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