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房不認貸 " 政策滿月。
8 月 30 日,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優化我市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标準的通知》,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請貸款購買商品住房時,家庭成員在當地名下無成套住房的,不論是否已利用貸款購買過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均按首套住房執行住房信貸政策(即認房不認貸)。
廣州是北上廣深中最先官宣 " 認房不認貸 " 的,但相較于其他三個城市,廣州新政下首付的惠利較小。" 認房不認貸 " 落地後,在廣州無房但有貸款記錄,購買普通住房從原來的 4 成首付變爲 3 成,可以少付一成首付。而深圳、上海、北京購買普通住房,分别可以少付 2 成、2.5 成、1.5 成。
當然,可以肯定的是,一線城市先後落地 " 認房不認貸 " 等政策是繼年初的 " 小陽春 " 行情後,市場迎來的年内第二場暖風。廣州絕大多數新盤的到訪量、成交确實出現明顯增長,市場情緒明顯得到提振,但還難言 " 反彈 "。
圖片來源:廣州番禺亞運城售樓處 每經記者 黃婉銀 攝
準業主淩晨填寫認購書
廣州番禺區某新盤原本預計 9 月底之前開盤,但 " 認房不認貸 " 落地後的首個周末,項目到訪客戶明顯多了起來,新增的主要爲外地戶口已置業房貸未結清客戶,和部分原本擔心預算不足的改善型需求客戶。
相關負責人表示,9 月 9 日開盤當天每個置業顧問都需要同時接待多組客戶。廣州限購松綁新政發布當天,晚上 8:00 開始陸續有客戶到訪,到晚上 10:30 左右,整個案場洽談區已經坐滿客戶,當晚直到淩晨都還有準業主在填寫認購書、等候刷卡。
現場購房者王女士表示,買二套房的想法去年下半年就有,但因爲預算問題一直沒敢下手," 新政出來後,二套房首付直接降到了 4 成,預算不成問題了,就決定趕緊下手了。"
按該項目首開 5 萬元 / 平方米均價算,一套 143 平方米的戶型總價在 715 萬元左右。新政落地後,非普通住宅二套房首付比例從 70% 降至 40%,首付款可以減少 200 多萬元。
白雲區一改善型新盤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新政落地後,客源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這主要是源于首付比例降低之後,置業門檻也同步降低了,下遊的客戶也開始逐步往上走,開始看上遊的闆塊。
比如,原來在手現金隻有 50 萬元左右的客戶,此前看的房子總價隻能控制在 170 萬元上下。但随着首付比例降低,總價 200 萬元左右的房子,首付直接從 60 萬元降到了 40 萬元。" 很多之前首付夠不着的客戶,現在夠得着了,可以尋求一些更高品質的改善型項目了,我們的客戶群自然就拓展了。"
圖片來源:廣州一改善型項目現場 受訪者供圖
降價 185 萬挂牌
在剛落地新政後,北上廣深都有項目傳出要漲價或取消折扣優惠,但根據記者向多家房企采訪了解的情況,目前廣州還未有要明顯上調售價的項目,市場雖有回暖但還未到全面開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購房者身份走訪番禺亞運城項目時,一名置業顧問表示," 認房不認貸 " 等新政後,周末來訪和成交的客戶都比較多,在清盤的部分樓棟仍在推行一口價優惠房源。有部分客戶之前剛好就卡在首付,工資和公積金都較高的情況下也不想去借錢補首付。
合富研究院市場研究中心負責人吳智傑在接受每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認房不認貸 " 推進以來,市場期待更多政策落地,成交慢熱,全市樓盤認購水平逐周上升約 5%。最近一周周認購水平較 " 認房不認貸 " 前約上升 10% 左右。9 月市場推新量低,樓盤以加快餘貨銷售爲主,進入 9 月下旬,部分區域如荔灣、黃埔,有部分項目價格再優惠約 3%-5%。
二手房方面,不少小區挂牌量都出現環比增長,降價賣房的房源依舊不少。這也是因爲,新政後不少購房者屬于 " 買一賣一 ",想要改善置業就需要先賣掉第一套房。
貝殼研究院統計顯示,近期挂牌及賣房成交客戶中,換房需求成爲主流,占比較高,其中京滬超過 80%,廣深超過 60%。
天河區蘭亭盛荟小區近日挂出的一套 123 平方米四房,較今年 6 月挂牌價降 185 萬元,目前爲 1070 萬元,折合單價約 86689 元 / 平方米。而該小區今年 3 月成交的一套同東南向戶型,總價爲 1340 萬元,成交均價爲 108564 元 / 平方米。
" 廣州現在一二手成交都有明顯提升,但不至于‘反彈’。我們很難預測後市的情況,二手房業主心态也比較複雜,有些業主覺得可以等到明年過年再賣房。" 廣州一名中介機構中層人士表示。
放松限購不斷刺激市場
中指監測數據顯示,廣州新建商品住宅成交自 4 月份以來,已連續 4 個月持續下滑,8 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僅爲 50.4 萬平方米,環比下降 0.6%,同比下降 25.7%;8 月新建商品住宅供應爲 56.9 萬平方米,同比下降 40.8%。無論從供應端還是成交端來看,當前市場供求規模已處于曆史低位水平。9 月前兩周成交商品住宅 26 萬平方米,環比 8 月上半月成交增加 2.4%,在執行 " 認房不認貸 " 政策後成交未出現明顯增長。
廣州資深按揭貸款專家、廣州房衛士系統創始人鄭大源認爲," 認房不認貸 " 肯定是利好消息,尤其對于以前可能需要首付 7 成的客戶,現在有可能首付 3 成,對于資金的緩和力度是夠大的;利率也有降低,可以稍微減少一些月供。但交易市場沒有明顯起色,暫未達到預期的調控目的,不過房産作爲大宗商品,交易周期比較長,市場反應有一個滞後性,故而還需要繼續觀察效果。
廣州一位本地房企人士也表示,最近市場确實比上兩個月好一點,但還沒有到全面複蘇的狀态。
落地 " 認房不認貸 " 不到一個月之時,廣州又再度出台重磅新政。9 月 20 日,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優化我市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将廣州住房限購政策調整爲,在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雲(不含江高鎮、太和鎮、人和鎮、鍾落潭鎮)、南沙等區購買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限購 2 套住房;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能提供購房之日前 2 年在本市連續繳納個人所得稅繳納證明或社會保險證明的,限購 1 套住房。
換言之,未提到黃埔、番禺、花都和白雲(江高鎮、太和鎮、人和鎮、鍾落潭鎮)部分區域将解除限購。至此,廣州成爲一線城市中首個部分放開限購的城市。
從新政不再提及限購的區域名單來看,根據克而瑞的統計,黃埔、花都、番禺一手住宅庫存面積分别爲 149 萬平方米、143 萬平方米、210 萬平方米,都是屬于廣州庫存量大、市場競争激烈的區域,因此放開限購的迫切性也更大。
克而瑞廣佛區域首席分析師肖文曉分析道,受第二季度以來市場下行的影響,截至 9 月上半月,廣州一手住宅成交面積錄得 571.5 萬平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僅微增 1.5%,與上半年 14% 的增速相比大幅收窄。與此同時,截至 8 月末,全市一手住宅庫存面積達到 1275 萬平方米,去化周期攀升至 19.6 個月。無論從今年樓市成交表現,還是從庫存壓力來看,廣州都有對調控政策進行優化調整的必要性,這也是廣州在一線城市中首個落地 " 認房不用認貸 " 以及下調二套房首付比例的重要原因。
" 但是,從市場監控來看,盡管‘信貸組合拳’出台之後的前兩周廣州全市樓盤的來訪認購數據都有上升,但到第三周環比已經開始下降,顯示市場的需求動能仍然不足,因此也具備進一步優化調控政策的條件。在‘信貸組合拳’之後,廣州再度調整限購區域範圍、降低限購區域社保門檻、降低二手房交易成本,對于年底樓市整體複蘇回暖有‘再添一把火’的作用。"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