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亞 EV6,對于整個起亞品牌來說有着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因爲這台車是起亞在純電動轉型後推出的第一款純電動戰略級車型,EV6 對于現在的起亞的意義,其實一點都不遜色于當年的悅達,對于整個起亞汽車在中國市場上的地位。
作爲起亞電氣化轉型之後的最重要作品,起亞 EV6 并非油改電,而是基于目前起亞最先進的 E-GMP 純電平台打造而來。而在這次車展上,EV6 也被起亞擺在了整個展台最中心的位置。
我們拍攝到的這台車是 EV6 車系三台車裏面最高性能的版本 EV6 GT,從外觀就能明顯看到這台車的運動化取向。前傾的車頭設計,明顯外抛的前輪拱設計,車身側面下部的特征線一路上揚,和車尾造型獨特的尾燈組呼應,同時車尾明顯的上翹設計,也進一步加強了整台車的運動感。
在外觀細節上,EV6 GT 搭載了很少見的青綠色刹車卡鉗,同時,與車身同色的隐藏式門把手,以及如今新車非常流行的雙色車身設計也很符合現在的主流審美。另外作爲最高性能版,EV6 GT 的四條大尺寸輪胎也很有運動感。
這台車看數據的話更有意思,4695*1890*1545mm 的三圍尺寸是個典型的緊湊級車,但它的軸距達到了這個級别極爲罕見的 2900mm,這已經是妥妥的中級車軸距了。所以這也就是起亞這個全新電動平台的威力了,它能在一台緊湊級的車體上,造出媲美中級車的軸距和車内空間表現。
EV6 GT 在内飾上其實和另外兩個版本的 EV6 整體區别不大,隻是在一些諸如方向盤、中控台的區域加入了不少彰顯運動特性的裝飾。但整體來說整個 EV6 車系在内飾上都有的亮點,首先就是那塊超長的曲面中控屏。盡管不是一整塊屏幕,但整體呈現曲面的設計也意味着,EV6 車系單這兩塊屏幕的采購成本,就要比同級其他車都要貴。
另外在很多細節上我們也能看到 EV6 車系的一些獨特之處,例如方向盤設計,這個有點特别的三幅式方向盤,其實參考了早期三代戰鬥機的一些儀表闆設計元素。而包括整個中控台的各種功能按鍵的布局、位置、設計等等,也都能看到其他任何車系都看不見的獨特設計。
有一點我們必須點個贊的是,盡管現在的潮流是把中控台上絕大多數功能按鍵都取消,全部收到車機裏,但我們也可以看到,EV6 在中控位置仍然保留了一個完整的多功能區域,其中包括空調功能區、常用車機功能快速調用按鍵,例如導航、收音機等等,甚至還保留了一個專門用于收音機調頻的旋鈕。
在新車的中控台變得越來越清淡的現在,還能看到有這麽完整的功能區的新車,這真的很難得。
我們拍攝的這台 EV6 GT 是整個 EV6 車系裏動力最強的版本,它是雙電機版本,最大馬力 585 匹,峰值扭矩 740 牛 · 米,零百加速 3.5 秒。啥概念?這三個數據全部都比特斯拉 Model Y Performance 都強。
這車最強大的還不隻是動力,EV6 GT 搭載了 800V 超高壓系統,能在 14 分鍾内把電量從 30% 充到 80%。從 10% 到 80% 也隻需要 18 分鍾,可以說是目前這個級别充電速度最快的車之一了。
隻不過,EV6 的 800V 系統隻能通過起亞自己的 800V 充電樁實現,而目前起亞在國内的 800V 超級快充樁布局還處于非常初級的階段,所以在短期内,這超級快充對于國内車主來說,未必能實現。
EV6 GT 的競品非常明确:特斯拉 Model Y Performance,它當初的設計目标就是要在性能上完全壓倒毛豆 YP,而它确實也做到了。當然,EV6 GT 的另一個競品,是目前已經國産銷售的福特電馬。在産品力上,EV6 是沒問題的,但這裏有個現實問題:現階段的 EV6 在國内是通過進口形式銷售,在價格上和國産對手相比并無優勢。而在産品力也和國産車拉不開明顯差距的前提下,我們認爲 EV6 若要在國内真正實現銷量提升,隻有通過國産這個途徑。
其實 EV6 車系的産品力是十分到位的,正如我們前面說到的,無論是底盤還是性能,乃至外觀内飾上都不乏亮點。隻要起亞什麽時候決定正式把這款車國産,并盡快鋪開産能的話,它能熱銷并不是一個問題。
而 EV6 如今以進口形式上市,我們認爲更多的是一種試探,是起亞準備在國内純電動市場上和其他對手展開正式決鬥之前的一次 " 預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