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未來商業觀察,作者 | 凡一,編輯 | 方遠
2024 年初,夜校概念爆火數月後,大量曾發招募信息的小紅書賬号已陷入停更狀态。
當初急欲趕上夜校風口的人們,正在陸續逃離。
在各行各業情緒低迷的當下,不少人将夜校視爲情緒經濟發展希望,争相投身其中,最終卻撲了個空。
偃旗息鼓背後,是夜校的商業模式難以爲繼,所謂的 " 夜校經濟 " 很有可能是一個僞命題。
風口易逝
2023 年 10 月底,小紅書平台上,一個名爲 " 夜校直通車 " 的小紅書賬号,發布了賬号首條 " 北京夜校召集 " 的帖子。
内容很快吸引了網友關注,評論區内,大家紛紛留言,帖子熱度持續上升。此後,該賬号陸續發布了不同課程的學員征集,然而留言數量卻呈下滑之态。
24 天後,該賬号發布 " 夜校重啓人生 " 帖子,但已無人關注。之後,賬号再未發布過與夜校相關的内容。
小紅書上,類似停更的夜校賬号正越來越多。而這輪風潮的起點,始于去年冬天上海夜校爆火。
彼時,上海市民夜校秋季班開始報名,課程除唱歌、跳舞、樂器以外,還有化妝、相聲、木匠、面點、品酒、刺繡、藍染、上海話等内容,12 節課售價僅 500 元。
報名開啓後,超 65 萬人争搶一萬個課程名額,平台瞬間癱瘓。
課程實用與情調兼顧,同時具備低價優勢,因此夜校的熱潮很快在年輕人間蔓延,并在短短數月間蔓延各地。
不到兩月時間," 夜校 " 話題在小紅書的總浏覽量達 890 餘萬,大衆點評上," 夜校 " 的搜索量同比增長 980%,相關筆記評價數同比增長 226%。
晚高峰時,在地鐵刷手機的年輕人,透過熱搜榜單上夜校的信息,找到了工作之餘躲避生活壓力的方式,于是紛紛詢問如何報名。
需求爆發下,各大城市的夜校拔地而起,社交平台上,類似 " 夜校直通車 " 的賬号遍地開花。北京夜校、西安夜校、成都夜校、天津夜校、長沙夜校紛紛開啓了學員招募。
但在組織夜校的過程中,大家紛紛開始碰壁。
有夜校組織者聯合手中的教育機構資源,前後開了三次班,但沒有一次成功拼團開課。有組織者開課成功,但在耗費大量時間、人力成本後,差點賠了夫人又折兵。
還有人組織好學員後,困于場地、教學用具、師資等成本,面臨繼續開課則虧錢,解散成員則功虧一篑的困境,進退兩難。
起量快、成團難,即使成團也難以盈利,是大多夜校組織者的共識。
夜校組織者們在苦尋出路而不得後,逐漸意識到,将夜校視爲一種商業模式,本身就不合理。
步步艱難
夜校商業模式的不合理,幾乎體現在每一個組織流程中。
夜校 " 熱潮 " 興起後,一批個人創業者争先入場。他們一邊在各社交平台發布招募信息,一邊對接培訓機構,做起了中介,也被稱爲夜校主理人。
中介負責招募學員,因此也是夜校産業鏈的首環。
中介們基于年輕人們的聽課熱情,在社交平台發帖引流,将有意願者引入微信群等,進一步篩選有報名意向的學員,最後結合學員興趣,與培訓機構合作,将其落地到課表上。
待報名者達到一定數量後開課,中介從中抽取分成。
表面來看,中介掌握話題的流量優勢,且無需花費太多金錢成本,屬于一本萬利的生意。但中介們很快發現,利用話題熱度招募意向學員容易,但成課概率卻極低。
成課要看上課的區域、時間、場地等因素是否與學員吻合。一千位學員可能有一千種興趣,僅課程距離遠、對内容不感興趣兩點,便已将大部分學員拒之門外。
有夜校中介稱,即使這兩點滿足學員要求,何時開課也是令他們頭疼的問題。大家的空閑時間并不統一,有人周末有空,有人僅周三晚上有時間,難以調節。
報名夜校變成拼團聽課,所有因素開始不可控,最終每門課程真正能開課的人數也僅有個位數。
當夜校中介們将最終符合開課條件的學員交由培訓機構時,問題再次出現。
夜校中介們魚龍混雜,無教育培訓經驗,且發帖引流時期,課程産品尚未成型,加之部分中介急于抓住這波風潮變現,因此前期會出現誇大宣傳的現象。
前期招募人員與後期培訓機構分離的後果便是,很多學員上課後,發現課程質量未達到預期效果。如此一來,培訓機構就需承擔學員要求退費的風險。
也有培訓機構越過中介,自己籌備課程,招募學員,希望以此保證課程質量,但結果也不如人意。
自夜校興起後,無論是年輕人還是從業者,幾乎都默認了 500 元 12 節課的價格設定。但對于陶藝、油畫等課程而言,500 元的課程費在覆蓋場地、材料等成本外,幾乎無法盈利。
若聘請經驗豐富的教師,機構将面臨虧本的風險。
從拼團開課到保證課程質量,再到開課盈利,無論是夜校中介,還是培訓機構,在這過程中都步步艱難。
是公益非生意
夜校熱潮因價格低而興起,事實上,夜校的成本從來不低。
最初,國内夜校的主要任務爲消除文盲,課程内容爲簡單的文化課及技能培訓等。改革開放後,夜校根據經濟發展,注重培養實用技能及創新能力。
後來,随着高等教育及網絡的普及,夜校很少出現在人們視野中。但夜校并非消失了,而是主要面向中老年群體,作爲退休人員的消遣。
但無論何種時期,夜校基本是由地方政府牽線搭橋,社區、村委、文化館、培訓機構、藝術團隊等合作共創。
比如,此前廣州曾面向中老年人開設了青年夜校,由市青年文化宮舉辦,課程包含棒球、花式籃球、詠春拳等,任課老師全部爲專業人員,且課程完全免費。
此次夜校經濟爆火的起點,上海市民藝術夜校,也是由上海市群衆藝術館舉辦的具有公益性質的項目。
上海夜校創立之初,僅面向中老年群體開設了中國畫、書法等課程。後來,夜校增設花藝、非洲鼓、紅酒品鑒等新課程,12 節課收費 500 元,才逐漸吸引年輕人注意。
低價學費背後,是政府文化領域經費補貼投入,或與部分老師及機構達成公益合作。
因此,夜校本身便具備公益性質的存在。隻是夜校熱潮中,創業者們僅複刻了其 500 元 12 節課的低價優勢,卻不具備消化成本的實力,最終隻能困于盈利難問題而難尋出路。
作爲公益項目,在政府扶持之下,夜校成爲常規社區項目,而作爲生意,興趣辦校,夜校的商業模型其實并不适合小微創業者。
環境迷茫時,誰都想借抓住風口突破困境,但入局前,還是需搞清楚最基礎的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