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知網 3 月 2 日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 ( 以下簡稱《規劃》 ) ,其中提出,到 2025 年,基本形成橫向打通、縱向貫通、協調有力的一體化推進格局,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到 2035 年,數字化發展水平進入世界前列,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重大成就。
《規劃》指出,要夯實數字中國建設基礎。一是打通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加快 5G 網絡與千兆光網協同建設,深入推進 IPv6 規模部署和應用,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大力推進北鬥規模應用。系統優化算力基礎設施布局,促進東西部算力高效互補和協同聯動,引導通用數據中心、超算中心、智能計算中心、邊緣數據中心等合理梯次布局。整體提升應用基礎設施水平,加強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改造。二是暢通數據資源大循環。構建國家數據管理體制機制,健全各級數據統籌管理機構。推動公共數據彙聚利用,建設公共衛生、科技、教育等重要領域國家數據資源庫。釋放商業數據價值潛能,加快建立數據産權制度,開展數據資産計價研究,建立數據要素按價值貢獻參與分配機制。
《規劃》指出,要全面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一是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核心産業,研究制定推動數字産業高質量發展的措施,打造具有國際競争力的數字産業集群。推動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農業、工業、金融、教育、醫療、交通、能源等重點領域,加快數字技術創新應用。支持數字企業發展壯大,健全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工作機制,發揮 " 綠燈 " 投資案例引導作用,推動平台企業規範健康發展。
二是發展高效協同的數字政務。加快制度規則創新,完善與數字政務建設相适應的規章制度。強化數字化能力建設,促進信息系統網絡互聯互通、數據按需共享、業務高效協同。提升數字化服務水平,加快推進 " 一件事一次辦 ",推進線上線下融合,加強和規範政務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管理。
三是打造自信繁榮的數字文化。大力發展網絡文化,加強優質網絡文化産品供給,引導各類平台和廣大網民創作生産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産品。推進文化數字化發展,深入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建設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形成中華文化數據庫。提升數字文化服務能力,打造若幹綜合性數字文化展示平台,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态、文化消費模式。
四是構建普惠便捷的數字社會。促進數字公共服務普惠化,大力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完善國家智慧教育平台,發展數字健康,規範互聯網診療和互聯網醫院發展。推進數字社會治理精準化,深入實施數字鄉村發展行動,以數字化賦能鄉村産業發展、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普及數字生活智能化,打造智慧便民生活圈、新型數字消費業态、面向未來的智能化沉浸式服務體驗。
五是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态文明。推動生态環境智慧治理,加快構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環境信息化體系,運用數字技術推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完善自然資源三維立體 " 一張圖 " 和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構建以數字孿生流域爲核心的智慧水利體系。加快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倡導綠色智慧生活方式。
《規劃》指出,要優化數字化發展環境。一方面建設公平規範的數字治理生态。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加強立法統籌協調,研究制定數字領域立法規劃,及時按程序調整不适應數字化發展的法律制度。構建技術标準體系,編制數字化标準工作指南,加快制定修訂各行業數字化轉型、産業交叉融合發展等應用标準。另一方面要構建開放共赢的數字領域國際合作格局。統籌謀劃數字領域國際合作,建立多層面協同、多平台支撐、多主體參與的數字領域國際交流合作體系,高質量共建 " 數字絲綢之路 ",積極發展 " 絲路電商 "。
《規劃》強調,要加強整體謀劃、統籌推進,把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其中提到,強化人才支撐。增強領導幹部和公務員數字思維、數字認知、數字技能。統籌布局一批數字領域學科專業點,培養創新型、應用型、複合型人才。構建覆蓋全民、城鄉融合的數字素養與技能發展培育體系。
落實方面還提到營造良好氛圍。推動高等學校、研究機構、企業等共同參與數字中國建設,建立一批數字中國研究基地。統籌開展數字中國建設綜合試點工作,綜合集成推進改革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