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文短劇在海外殺瘋了。
前段時間 Sir 寫過的 ReelShort 在海外下載量霸榜,霸總套路 + 好萊塢 N 線演員,一集一分鍾,根本停不下來。
一部 100 集的短劇,時長相當于一部電影。
如果每集都付費的話,用戶得掏 70 美金,相當于 500 多塊人民币。
而拍這樣一部劇,成本也就 10 萬美元左右。
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而與此同時。
在國内,爽文短劇正在大規模下架。
近日,快手宣布已下架 10 餘部違規微短劇;抖音公布近期累計下架違規微短劇 119 部,處置違規推廣微短劇的抖音賬号 1188 個。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這一部——
《黑蓮花上位手冊》。
11 月 16 日上線,網傳 24 小時吸金 2000 萬。
21 日,全網下架。
出道即巅峰,巅峰後即墜崖。
此前,國内短劇市場預估達到 300 億的規模,而要知道國内電影票房最高的一年也就 660 億。
一個誕生不久,從制作、劇情、表演乃至屏幕都 " 全面降級 " 的類型,何以能生長得如此兇猛?
而這一批下架後,短劇的前景又會怎樣?
01
中道崩殂的 " 上位 "
" 黑蓮花下架 " 事件沖上熱搜,不僅因爲這部短劇本身的影響力,還因爲觀衆對于它下架的理由不信服。
" 很好看,爲什麽不能播?"
光看故事," 黑蓮花 " 跟其他女頻爽文相差無幾,像是女頻爽文 " 爽點 " 的集合體。
改編自番茄爆款小說《昭華亂》,原來的簡介是 " 一部超好看的付費古裝爽劇,女主一路升級打怪爽爽爽 "。
女主,表面 " 小白花 " 實則 " 黑心蓮 ",進宮後步步高升,不僅鏟除異敵,還爲母報仇,對繼母一家以牙還牙。
△ 官方賬号目前已變成私密賬号,所有發布内容都不可見。
古裝爽劇,大女主,升級打怪,報仇索命。
Sir 點開一看,上來的劇情就是,妃子跳舞争寵,引來嫉恨,死于宮鬥。
《甄嬛傳》裏得花好幾集講完的事,現在啪、啪、啪幾個鏡頭,幾十秒的時間内——
剛才還嘚瑟地跳着舞。
轉眼,嘎了。
爽不爽 Sir 不懂。
反正這劇情是要多快有多快。
看這架勢,以後是不需要編劇了,直接拿着劇情梗概拍就可以。
就連片名都是赤果果的劇情梗概——
" 黑蓮花上位手冊 "7 個字,概括完《甄嬛傳》70 多集的中心思想。
還不止。
《黑蓮花上位手冊》仿佛開啓了 " 暑假最後一天補作業 " 模式——
抓來就抄,怎麽快怎麽抄。
網友發現,它的台詞大段照搬《甄嬛傳》,背景音樂直接用《延禧攻略》。
你要問 Sir 怎麽評價。
Sir 隻能說很難把它當做一部文藝作品來評價。
而是更願意把它歸類爲—— " 産品 "。
好像是新産品。
其實全都是組裝縫合。
關鍵是它瞄準的需求,一點也不新。
02
" 我替乳腺謝謝你 "
爲什麽看短劇?
在 Sir 看來,它做的完全是長劇要做卻沒做好的事。
今年的偶像劇,被觀衆冠以 " 歹毒 "。
受不了導演突如其來的 " 炫技 "。
死亡轉場。
洗衣桶視角運鏡。
長劇看似更複雜、更大制作,但其實是大量空洞的無效堆積。
反觀《黑蓮花》的轉場,粗糙到露骨,一個定格,一個特效,強調女主表情。
感覺拿個剪映就能弄。
糙歸糙,但它不瞎比比啊。
再看。
觀衆受不了的,還有那些國産劇中拖拖拉拉不幹正事的劇情。
演諜戰劇,轟轟烈烈地開場後,雙 A 雙強設定的男女主談起了戀愛。
演仙俠劇,名爲拯救蒼生,實際上 " 神仙 " 爲了戀愛整得生靈塗炭。
演現代劇,更是無所不用其極地談戀愛。
消防員救火,獲救者愛上消防員;記者采訪霸道總裁,霸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同事跟同事之間,情愫暗生數不勝數 ……
不過,當甜寵劇非要披上職場劇的皮,試圖涉及更大的社會議題時,才是把這屆觀衆氣得大喊 " 歹毒 "。
打着 " 搞事業 "" 職場女強人 " 旗号的《以愛爲營》,更是将新聞行業創飛。
女主,财經記者,趁着采訪的時候,刻意制造與采訪者肢體接觸的機會。
全片更是見縫插針地渲染 " 職場女性隻要有美色就能大行其道 " 的觀念,對職場女性有污名化的嫌疑。
好不容易獲得采訪機會,女主第一反應是如何打扮才能吸引霸總注意;無論是閨蜜還是其他受訪者都表示:美貌在職場上最重要。
難受麽?
更難受的是,今天出現了一種名爲 " 結節劇 " 的類型。
專門制造狗血,惹你生氣,你越氣就越想看,越看越乳腺結節增生。
樊勝美,自帶 " 吸血鬼 " 家庭,明知道家裏人都非善茬,還是隻能一邊吵一邊有求必應。
顧佳,好端端的精英女性,丈夫出軌、鬥小三、被富婆團玩得團團轉。
還有的劇。
本爲放松治愈的,結果看到最後,突然化身心态刺客,把你搞到破防。
《田耕紀》從 " 待爆 " 變成 " 爛尾 ",除了因爲它的 " 魔改 ",将原本的種田文變成宅鬥文,讓沖着 " 内娛第一部種田流 " 去的觀衆失望棄劇。
更因爲它的女主 " 聖母心 "、強行大團圓,讓原本看得好好的觀衆,在最後氣得跳腳。
前期,女主被家裏親戚逼着賣錢陪葬;中間,女主母親被奇葩親戚害得流産;結局 …… 一大家子其樂融融包餃子。
長劇。
你說能給人更長的陪伴,更延長的享受,大家未嘗不願看。
最怕的是——
你長,還長得折磨人。
這誰受得了。
那怪不得有人選擇投奔短劇了。
反正都同樣都沒啥營養,人家短,時間成本小,爽感來得快,何樂而不爲?
03
黑蓮花,從 " 上位 " 轉入 " 潛伏 "
Sir 說了。
短劇沒有任何新内容。
而是更陳舊,是對老套路的降級複制。
不僅如此,它的下場,也并不新鮮。
" 破格—爆款—下架 "三件套,早就在網劇上出現過了。
2015 年《太子妃升職記》。
這個劇名聽上去就是 " 黑蓮花上位手冊 " 是一個家族的,充滿網感,狠狠拿捏觀衆爽點。
同樣是穿越宮廷劇,這次換成性轉版——
直男魂穿太子妃,調戲 " 同事 ",爲上位又必須 " 迎男而上 "。
2016 年下架。
你發現了沒有。
這些劇的爆火,不見得是品質尤其突出,而是勝在對國産劇題材空白的補充。
國産劇裏難以出現的劇情。
被當時還野蠻生長的網劇捕捉到了,打出一個審核的時間差。
2018 年 1 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部署落實《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節目管理的通知》。會議強調,堅決執行網上網下統籌管理、同一标準的要求。
同樣到了今天。
《黑蓮花》不過是把在國産劇裏,受到限制的宮鬥類型,發揮到淋漓盡緻的結果。
Sir 不否認它爛。
但 Sir 更想知道——
如果 "爛" 也能火,是不是說明市面上的 " 好 ",可供選擇的面太窄了呢?
以及。
下架了 " 爛 ",就一定會帶來進步嗎?
去年,《東八區的先生們》恰恰就經曆了一次 " 沒營養就下架 " 的浩劫。
因豆瓣評分過于難看,官媒下場批評此劇——
" 俗套,脫離現實,市場不能容忍敷衍觀衆的作品出現 "。
被批評之後,《東八區》官微不再更新,在各大平台也銷聲匿迹。
下架了,沒有原因,沒有解釋,沒有标準。
不少觀衆,本來是被《東八區》膈應的,但看到它無端下架更加膈應。
是,對于《東八區》,Sir 也罵過。
對于一部爛劇。
我們可以罵,可以選擇不看。
但誰又可以來決定 " 不許我們看 "?
每一部劇的成型與播出,都是投資方、劇方、演員等多方努力才産出的成果,其中也不乏觀衆真金白銀地付費觀看。
下架,無疑是将這些一刀切斷。
而且,讓爛劇存在,提出批評與質疑,讓人知道 " 何爲爛 "" 爲何爛 ",是不是更爲重要。
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
這朵《黑蓮花》,正是一刀切下架的土壤培養出來的。
因爲同樣的劇情,長劇已經無法出現,觀衆也看不到,隻能轉而去尋找這樣更簡單粗暴的代餐。
就像前面提到過的《田耕紀》。
小說結局,是 "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
但劇改版的《田耕紀》,隻剩下單一的價值标準:揚善。
女主要以德報怨,作奸犯科之人皆可得到原諒,最終要大團圓合家歡。
是主創團隊一定要 " 魔改 " 嗎?
當一旦在邊緣行走就要被删減下架的時候。
當觀衆剛充了錢、剛投入的追劇熱情,說沒就沒了,說不許看就不許看的時候。
最後,隻能 " 魔改 " 了。
即使 " 魔改 " 之後,讓觀衆更加不滿意。
但起碼,價值觀不會被觀衆之外的人挑出錯處來。
想杜絕垃圾文化的下架,反而制造出更多的 " 垃圾文化 "。
人設扁平單薄、劇情拖沓注水、價值觀單一、故事套路模闆化。
在一個個 " 爲你好 " 的情節改編下,觀衆能看到的,已經一步步收縮窄化了。
題材和主題,都越來越少。
當甜寵劇、合家歡大行其道的時候,反過來想,是不是因爲隻有拍這些才能絕對安全、不會下架?
而那些沒能拍的題材,并不會停止勾動大家的欲望。
而是總會換着面目,以更加拙劣的形式,偷偷與觀衆私會。
下架一朵 " 黑蓮花 "。
恰恰是在播撒更多 " 黑蓮花 " 的種子。
這場打地鼠的遊戲。
我們東奔西走,他們樂此不疲,還會地久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