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沒想到,周五發起的讨罵活動竟然反響如此熱烈,感謝大家的踴躍發言,意見已收到,肉叔會盡快及時調整,繼續爲大家帶來更優質的内容。
那今天這篇,和大家談談一個人,來自最近熱映的某部電影的演員——
" 謝君豪變了?"
後來我想起那次聊天的時候,想起他無時無刻不帶着笑意的眼神,腦子裏不斷出現這麽一句疑問。
是的,因爲《毒舌律師》的上映,我們難得地見了一回謝君豪。
記憶裏的謝君豪總是一副 " 正經 " 的模樣,《毒舌律師》裏的金遠山,《濁水漂流》裏的老爺,于是當他出現在我面前時,我不由地正襟危坐起來,似乎下一步,将是一場嚴肅的學術大探讨。
誰知他突然冒出了句:
肉叔,毒舌,毒叔,這麽 " 毒 " 啊。
氣氛突然活躍了起來。
而其後,每每遇到問答的間隙,哪怕空氣凝固一秒,他都會适時地展現他的人格魅力,逗樂大家,并調節好氣氛,就像他在 B 站的一個讀書視頻裏那樣,因爲那隻出鏡的貓不太配合,他固執地,一遍又一遍地把它抓回來,放在原位。
然而我分明記得。
他本是一個甯願與這個世界保持距離的人。
他的 " 變 "。
或許,也摻雜了那麽幾分的不得已。
01
早年,港台娛樂圈裏有很多 " 低調 " 的人,平日裏在大銀幕上光芒四射,但私下,你總見不着他們的影子。
他們看到聚光燈,會躲得遠遠的。
比如說梁朝偉,比如說金城武,比如說張震,這三個在王家衛電影裏熠熠生輝的巨星似乎有着一個相同的特質,就是除了拍戲,他們會盡力地縮進自己的小空間裏,不關心這個世界,也不想被這個世界關心。
而在肉叔的心目中,這個名單裏還可以加一個人,那就是謝君豪。
平日的謝君豪是什麽樣子?
肉叔曾經看過一個訪談,謝君豪說和一個不太熟的人吃飯,吃完回來就寫下了一行字:
人與人之間要保持一段安全的距離
是因爲不開心嗎?
不是,隻是因爲他習慣了低調,習慣了不把自己的内心展露給别人,習慣了給自己留有一點點的安全感。
所以這些年你在銀幕上看過無數的 " 謝君豪 ",看過他給我們帶來無數的好戲。
《仙劍奇俠傳》裏的 " 酒劍仙 ",相關視頻在 B 站很受歡迎,常有百萬加的播放量。
又蘇又癡情的僵屍萊利。(就說當年看過的有沒有被他迷倒吧)
壞得極緻的隋炀帝。
《拆彈專家 2》裏瘋批反派馬世軍。
但銀幕之下的謝君豪,總是蒙上一層模糊的紗。
不但沒有绯聞八卦,連最基本的宣傳都少見。
他唯一在意的。
隻有角色。
并在這些角色中,把自己所有的熱情和精力投入其中,創造出了一些觀衆也許看不見,但卻能保留下來的瞬間。
比如《毒舌律師》的金遠山。
這個角色是一個堅持程序正義的人,但堅持程序正義的原因,卻是因爲這樣更能實現普世意義上的正義,正如他所說:" 他相信這個世界是不完美的,也沒有完美的制度,要遵守專業的守則,才能在當下現實條件下,去維持良好的司法體系。"
于是當他發現自己所站的是作惡的一方,該怎麽辦?
電影裏有一場笑點頻出的庭審戲。
等林涼水将有引導性的問題提問完畢,作爲反駁方的金遠山就像開了 0.5 倍速的樹懶一樣,緩緩站起身,說了句 " 我沒聽清楚 "。
反水得這麽快,怎麽回事?
但實際上,他沒變過。
在觀衆的視角,金遠山破壞了自己的原則,去協助林涼水爲無辜的人平反。
但在金遠山的角度,從來沒改變過。
甚至于他在法庭上,公然辱罵他所要幫助辯護的 " 鍾家人 "。
這是角色行爲的底層邏輯,也是他飾演角色時所遵從的最高準則。
比如《濁水漂流》裏的 " 老爺 "。
一個參與過戰争的越南難民,家破人亡,逃難到香港,變成了街頭露宿者,對于這座高速發展的城市,他們猶如随時可棄的 " 垃圾 ",無人關心他們的下落。
" 頹 " 且 " 喪 "。
謝君豪怎麽處理?
他這樣說:
" 我處理的時候也有這樣的想法,究竟我是把這時的老爺處理成一個軍人的性格,還是已經是一個完全相反的,和當年戰争風馬牛不相及的一個老人?我最後選擇了後者。因爲後者能讓人聯想,就像設置了一個謎語,讓觀衆去猜他究竟經曆了什麽。觀衆可能沒有答案,但他們會感受到。"
于是影片裏便出現了一個細節。
露宿者的家被清場後,他們跑到法院門口控訴。
結束之後,一行人在抱怨車費貴,決定坐船,便宜點。
沉默的老爺突然開口:
我不坐船,死也不坐船
你們坐吧,我坐巴士
一個曾經漂洋過海而來的露宿者,這麽說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
這種可供想象的猜謎與拼湊,爲每個角色留下可琢磨的空間。
是的,不管是什麽角色,他始終是以最大的精力投入其中,尋找他們的不同,以及外表之下的深層驅動力,正像他和肉叔說的那樣:
"我就是要找到這個角色,這個人的最高價值在哪,他的理想是什麽,他最相信的是什麽,他愛的是什麽,他到底渴求什麽,這是最高層次的東西。你隻要找到這個東西,(每個角色)自然就會不同了。"
所謂爲戲瘋魔,這便是前提。
想到了什麽?
是的,他的成名作,《南海十三郎》。
南海十三郎也是一個不喜歡與人相處的人,他有足夠的才華,但在那個粵劇衰落的時代,他的瘋魔,變成了落魄。
于是在他窮困潦倒的時候,此前受過他幫助的梅仙來找他。
來給他一點寫劇本的活兒。
寫好,拍好,在看樣片時,發現爲了迎合市場,被改得面目全非。
賺錢不寒碜?
不。
還沒看完,十三郎就憤怒拍桌而起。
- 誰改的劇本?是哪個王八蛋改的劇本?
……
- 我是這部戲的導演,我說改就改
- 什麽狗屁垃圾導演,你根本就不重視劇本
編導演什麽時候都是編劇在前
劇本是一劇之本
你不懂就别裝懂,轉行吧
可以這麽說,當一個演員對一個角色研究越深、投入的時間越長,他就不可避免地,會漸漸帶有那個角色的特質,尤其是南海十三郎對于謝君豪而來,不僅是一部電影,更是一段長達 30 年的人生經曆——
據統計,30 年來,謝君豪演出《南海十三郎》話劇的次數,已經超過了 100 次。
所謂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大抵如是。
02
但僅僅如此嗎?
說來也巧合。
在見謝君豪之前,我正在看劉以鬯的小說,《酒徒》,然後忽然發現,其實謝君豪也曾做過一個小欄目,是用粵語讀小說。
他讀的正是劉以鬯的小說《對倒》。
來自于劉以鬯的巧合,恍惚間,我似乎看到了一個更立體的謝君豪。
《酒徒》是什麽故事?
講的是一個有着文學理想的作家,徘徊于理想與現實之間。
這個作家一邊要靠寫黃色小說這類迎合市場的文字來賺錢活着,一邊又内疚自責自己在生産文字垃圾,于是借酒消愁,淪落成不能自拔的酒徒。
而謝君豪呢?
如果你翻開謝君豪的作品列表你就會發現。
他不僅拍了大量佳作,也拍了大量你沒聽過的爛片,比如一些古裝劇集,《玉昭令》《太古神王》《新白娘子傳奇》(2019 版)《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等等等等。
同樣徘徊于理想與現實之間。
爲什麽?
這可能是那個年代港片演員的普遍狀況。
也是他的經曆緻使的必然結果。
香港演員,尤其是早年那些演技派,總會陷入一個怪圈,那就是演技越好,拍的爛片也就會越多,除非你如金城武一般遠離塵世衣食無憂,否則,總會爲那麽一點點酬勞而放棄自己的身段。
比如劉青雲。
TVB 時代就以 " 好戲 " 著稱,後來在杜琪峰的電影裏更是光芒萬丈,但與此同時呢,你會發現他在拍《沖鋒隊之怒火街頭》的同時也在拍《摩登普尼提》,在拍《竊聽風雲》的同時也在拍《撲克王》。
比如吳鎮宇。
吳鎮宇曾說過一句著名的話," 我的确演過一些爛片,但我沒有演過爛角色,任何一部片我都沒做過爛角色。" 可想而知," 爛片 ",已經變成了一個沒有選項的必然選擇。
但與劉青雲、吳鎮宇他們不同的是,謝君豪甚至還沒有他們的 " 圈内資源 "。
謝君豪并不是學徒制的片場出身,也不是 TVB 大工廠出身,他是從話劇圈殺入的 " 外人 "。
是的,謝君豪本來就是一個 " 意外 "。
在學生時代,有一次班上要排演一部話劇,《雷雨》,因爲親密戲份不少,怕搬上舞台時,會被台下觀衆調笑,沒有男同學想演,于是大家就把謝君豪推選出來,讓他來演男主角周萍(下圖左三)。
srds 化妝師下手這麽重,觀衆很難不笑
但就是在這次排練過程中,一次吵架戲,讓他覺得——
戲,上身了。
這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第一次感受到入戲的滿足感。
我發現原來我是有演技的
一個迷茫的學生,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有價值。
而後呢?
如你所知,經過不斷的考試、落選之後,謝君豪終于考上了香港演藝學院——香港唯一專門培養演藝人才的學院,并在 1993 年,晉升爲香港話劇團的首席演員,并靠一部《南海十三郎》走紅。
其後改編成電影,他擔綱主角,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
但。
作爲一個非香港電影工業體系裏走出來的演員,即便是拿了金馬影帝,他也不見得有什麽 " 優質 " 的資源,再加上他天生低調的性格,不善與人交際,所以導緻那些年的電影作品幾乎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小成本。
資源沒有,他愈加投入在自己的角色創造裏,運氣好一點會碰到《仙劍奇俠傳》這樣的大爆作品,而大多數的時候,卻激不起一點水花。
他不想改變嗎?
或許也想。
但現實與理想,總是存在着巨大的鴻溝。
就像《南海十三郎》的結尾,多年以後,他重遇當年的徒弟唐滌生。
徒弟想要救他,讓他振作起來重出江湖。
可不久後,噩耗再次傳來——唐滌生心髒病發離世。
這次,剛抓住一條猶如重生希望的繩子的他,徹底放手了。
喪失理智,完全瘋魔了。
于是,前面提到的那次采訪裏,他毫不掩飾地說:
我喜歡錢
但與此同時他也補了一句:
雖然我認爲這部戲很爛
但你仍要演好這個角色
這樣你才會有尊嚴
你才不會感到難受
物質是誘人的,很多人因爲一些現實的原因而投入其中,但随着欲望增長,不少人不可避免地沉溺了,而遺忘了當初的出發點到底是什麽。
就像一個圈套,圈住了所有人。
而謝君豪。
這麽多年來始終清醒,始終知道自己的定位。
他知道自己所有的标簽下,唯一不變的是演員。
而作爲演員。
與這個世界保持距離,與時刻錘煉自己的演技,同樣重要。
看起來,有一種 " 食古不化 " 的傻勁兒。
而正如《酒徒》中的一句話:我們這個社會,聰明人太多,而傻瓜太少。
謝君豪這樣的 " 傻瓜 ",确實是越來越少了。
03
所以謝君豪變了嗎?
當然不是。
他依然與大衆保持着一定的距離。
《毒舌律師》的宣傳期過後,他依然會隐身,會消失在社交網絡裏。
隻是随着年紀的增長。
肉叔覺得,他越來越像現在的張頌文。
一邊努力地沉浸式的打磨自己的演技。
一邊又與這個世界保持一種令人舒适的距離感。
表示出善意。
但也不沉溺于名氣。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當年在 2009 年拍攝《楊貴妃秘史》時,片場意外起火,他第一時間沖進現場救出了飾演自己女兒的小演員,緻使他臉部燒傷,不得不做手術。
當時有記者提起這事,他也沒多講,隻是用簡單卻又真誠的一句祝福一筆帶過。
祝福她永遠健康快樂
不想大衆過度消費,讓事件停在适可而止的地方。
就像他自己,也有分寸地停留在角色的背後。
大概也是學院派出身的緣故,他始終對演戲有一種敬畏。
在電影《熱血合唱團》中,他和不少年輕演員合作,就動容地表示被年輕演員的真誠所打動:
" 有時候我們做久了,就會忘了(初心)。"
現在的他,拍電影,演話劇,偶爾還會回浸會大學教新的學生學表演。
他還透露,被疫情打亂節奏的新話劇《天下第一樓》,也開始部署接下來的内地巡演。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推進。
最近忙碌的路演安排,讓他有些疲倦,但在聊天過程中,豪哥依然狀态飽滿,講起角色時,更是眉飛色舞。
正如他所說的,演戲就是好玩,好玩就是享受,這就是一個玩得認真的遊戲。
每演一場戲,就像玩上瘾的遊戲。
戲于他,如酒于酒徒。
這種專注的癡迷,在娛樂圈也算得上是珍稀動物了吧。
本日打工人:王家衛生委員
還沒看爽?來瞅瞅這幾篇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