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年前聽到勝利的消息時,心情真是太開心,所有人都開心得不得了。" 回憶起抗美援朝戰争勝利的那天,時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後方勤務司令部第二分部汽車第一團八連文書的胡恒隆仍然記憶猶新。"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抗美援朝期間,胡恒隆和戰友們保障作戰部隊糧食、彈藥、器材等物資供應,用血肉之軀築起了一條炸不斷、打不爛的 " 鋼鐵運輸線 "。
當兵 1 年多,秘密入朝作戰
" 鋼鐵運輸線上鋼鐵的兵 …… 以大智大勇的戰鬥姿态,砸封鎖,破絞殺,不畏嚴寒,戰天鬥地,源源不斷地将作戰物資運上前線,保障了戰鬥的勝利。這是多麽了不起啊!" 這是胡恒隆回國後在筆記本上寫的一段話。
△胡恒隆 時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後方勤務司令部第二分部汽車第一團八連文書
胡恒隆出生于 1931 年,是湖北武漢人。7 月 26 日,現代快報記者在江蘇省軍區南京第十六離職幹部休養所見到他時,92 歲的他仍然鶴發童顔,講話條理清晰,精神矍铄。
" 當兵一年多,我就入朝了。" 胡恒隆告訴記者,他們家裏兄弟姊妹五個,他排行老三。1949 年第四野戰軍渡過長江,他正在武漢當學徒。" 我至今記得武漢解放那個早晨。一打開店門,看見許多解放軍都睡在馬路上,沒有打擾老百姓們。" 他當時就堅定了跟 " 仁義之師 " 走的念頭。
因爲入伍前學過一點駕駛,胡恒隆被分配到後勤運輸線,在四野後勤部汽車一團七連,開着蘇制嘎斯 69 卡車随大軍南下。1950 年 7 月,胡恒隆所在部隊從桂林奉調回東北,在新民、臨江等地休整後,在 1950 年 11 月秘密入朝。那一年,他 19 歲。
與掌握制空權的敵軍鬥智鬥勇
爲适應朝鮮多山環境和惡劣的交通狀況,車輛換成了載重 2.5 噸的 " 小嘎斯 "(即嘎斯 51 卡車)。" 朝鮮山路、冰雪道多,這個車靈巧。"
讓胡恒隆印象深刻的,是極度惡劣的戰場環境。" 那時我們沒有制空權,入朝那天都是連夜走,白天不能走,美軍飛機空中封鎖得很厲害。" 胡恒隆說,美國人發動了空中封鎖 " 絞殺戰 ",就是用空軍封鎖交通運輸線。東西運不上去,怎麽打仗?在鐵路運輸線上,美軍飛機炸鐵路、炸火車、炸橋梁。" 對于我們汽車兵,敵軍就 24 小時巡邏。白天就不用說了,晚上他還扔照明彈,丢四角釘紮輪胎,用重磅炸彈炸道路,給我們造成不小的損失。"
後勤線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我們的駕駛員英勇頑強,想了很多辦法突破空中封鎖。" 胡恒隆說,戰友們想了很多辦法對抗空中絞殺,其中一個就是防空哨。" 就是每隔幾米設置一個防空哨,如發現美軍夜航機來臨,就向公路上的汽車方向上空鳴槍,駕駛員聽到後立即關燈,不讓敵機捕捉住目标。等敵機走了後,再打開車燈繼續行駛。" 他回憶說,這樣既減少了損失,駕駛員開車也更加大膽,提高了運輸效率。
到了冬天,朝鮮白雪皚皚,汽車兵就将車停在山溝挖掘的防空體裏,有的美軍飛機會跟着汽車輪胎的痕迹來轟炸。" 我們駕駛員同志就在車後面拖了一些樹枝,走一路拖一路,想辦法把痕迹給模糊掉了。"
" 英雄的小嘎斯 "
晝伏夜出,胡恒隆逐漸熟悉了戰争的脈搏。1952 年秋天,他感到又一次大戰即将來臨。" 那個時候運輸特别緊張、特别忙,我預感這一次恐怕要打大仗了。" 他寫了封信給媽媽,信中寫道:" 兩個月後如果收不到我的信,說明恒隆就不在了。"
沒過多久,上甘嶺戰役打響,志願軍遭遇的火力更加猛烈。" 雖然每天都面對生死,但我們每天出去的時候,隻想着今天能不能把東西運上去,這是我們的使命 "。
在采訪過程中,胡恒隆還談及一首歌《英雄的小嘎斯》,他說因爲駕駛的是蘇聯生産的嘎斯 51 型運輸卡車,這種車被志願軍汽車兵親切地稱爲 " 英雄的小嘎斯 "。
" 大家哼着‘我的車要快快地跑,我的車要快快地向前 …… ’就仿佛什麽都不怕了。" 在他看來,就是這樣一種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鼓舞着他們堅定向前。
△後排右起第 5 爲胡恒隆
" 你們打開大燈跑!停戰了!"
從 1951 年到 1953 年,抗美援朝戰争曆經數次談判。
胡恒隆還記得停戰時的場景。"7 月 27 日,我們還準備物資出車,副班長喊道‘停戰了!你們打開大燈跑!停戰了’。"92 歲的胡恒隆激動地說了好幾聲 " 停戰了 "。" 這三年太不容易了,不容易啊!"
戰争結束後,胡恒隆仍然留在朝鮮。" 打完仗後滿目瘡痍,路上都看不到完整的房子。我們又在朝鮮呆了 5 年,繼續運送重建的物資。" 摩挲着與戰友們的合影,胡恒隆感慨地說," 犧牲的戰友太多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是每個戰士的使命,現在國家強盛了,我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一切都是值得的。"
【人物名片】
胡恒隆,湖北武漢人,1949 年 6 月入伍,1954 年 6 月加入中國共産黨。曆任:第四野戰軍後勤運輸部汽車一團副駕駛,中國人民志願軍後勤部汽車第一團連文書、連文化教員、二分部基地醫院政治助理員、汽車一團連副指導員,南京軍區後勤部汽車第三十一團連指導員、軍區後勤部政治部幹事、第十四分部政治部宣傳科科長、軍區軍醫學校政治教研室主任、軍區後勤部研究室副師職研究員等職。1962 年晉升爲上尉軍銜。曾參加宜沙、衡寶、抗美援朝等戰役戰鬥。1988 年榮獲勝利功勳榮譽章,榮獲朝鮮軍功章兩枚。
通訊員 呂劍鋒 現代快報 + 記者 盧河燕 / 文 劉暢 / 攝
(校對 許元華 編輯 周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