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倪雨晴
編 輯丨駱一帆
圖 源丨圖蟲
3 月 31 日晚,中國網信網發文稱,爲保障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供應鏈安全,防範産品問題隐患造成網絡安全風險,維護國家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按照《網絡安全審查辦法》,對美光公司(Micron)在華銷售的産品實施網絡安全審查。
美光是美國的存儲芯片行業龍頭,也是全球存儲芯片巨頭之一。美光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公司正在與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就調查進行溝通,正在 " 全力配合 "。
存儲芯片市場纏鬥
存儲芯片可以簡單分爲閃存和内存,其中閃存主要有 NAND Flash、NOR Flash,内存主要爲 DRAM。從手機、電腦、汽車等消費級終端,到服務器、基站等工業級産品,都需要存儲芯片。目前韓國、美國和日本的大廠基本壟斷了全球市場。
具體來看,DRAM 市場三大霸主是三星、SK 海力士和美光。集邦咨詢數據顯示,2022 年第四季度,三星、SK 海力士和美光的市占率分别爲 45.1%、27.7%和 23.0%,三者一共占據了 96% 左右的份額;NAND Flash 廠商營收排行榜上,美光排名第五,市占率爲 12.3%,三星、铠俠、SK 集團、西部數據、美光前五家的市場份額總計在 97% 左右。
國内市場上,近年來長江存儲和長鑫存儲兩大領頭羊發展勢頭迅猛。其中,長江存儲是專注于 3D NAND 閃存設計制造一體化的 IDM 集成電路企業,在 2020 年,長江存儲宣布其 128 層 QLC 3D NAND 閃存(型号:X2-6070)研發成功,擁有發布之時業界最高的 I/O 速度,最高的存儲密度和最高的單顆容量,用短短 3 年時間實現了從 32 層到 64 層再到 128 層的跨越。
長鑫存儲則從事動态随機存取存儲芯片 ( DRAM ) 的設計、研發、生産和銷售,目前已建成 12 英寸晶圓廠并投産。2020 年,長鑫存儲就推出了 DDR4 内存、DDR4 内存條和 LPDDR4X 内存。
國内存儲器廠商江波龍就在财報中指出,國産存儲晶圓廠武漢長江存儲和合肥長鑫的技術及産品能力經過多年的積累均取得了一定突破,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多年以來國際原廠完全主導存儲晶圓供應的局面。2022 年以來,美國對我國的半導體存儲的研發、制造環節采取的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我國存儲晶圓事業的發展面臨着新的挑戰,江波龍作爲下遊存儲器廠商進一步提升自身供應鏈韌性,做好充分應對。
此前,長江存儲和長鑫存儲都已經被列入美國的 " 實體清單 ",去年美國的出口管制中還特别提及了存儲芯片,對相關 DRAM 存儲芯片、NAND 閃存芯片進行管控。如今,中國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對美光公司在華銷售的産品實施網絡安全審查。
目前,美光來自中國營收跌至 10% 左右。2022 财年年報數據顯示,美光在中國大陸的收入爲 33.11 億美元,同比增長 34.8%,占總收入的 10.76%。
美光在西安建有封測廠,負責美光 DRAM 顆粒封裝和測試以及模組制造。據美光官方消息,2022 年,美光西安進出口總值達 196.5 億美元,突破曆年進出口總值新高。美光位于上海的研發中心涉及 DRAM 和 NAND 芯片設計、托管型 NAND 系統産品設計和開發、SSD 固件開發測試。
不過,美光上海的團隊已經收縮。美光在 2022 年 1 月 25 日公開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其 DRAM 工程團隊 " 将從上海設計中心撤出 ",在上海的其他業務不會受到影響。
美光、SK 海力士季度大虧損
當前,存儲市場仍處于下行周期,2022 年開始全球存儲廠商們都面臨價格驟降的寒風。産業本身的周期屬性疊加外部環境因素,大廠的業績都受到影響,美光直接面臨季度虧損。
3 月 29 日,美光公布了 2023 财年第二财季報告,當季營收爲 36.9 億美元,去年同期爲 77.9 億美元,同比下降約 53%;虧損 23.1 億美元,其中包含計提超 14 億美元的庫存損失。據悉,這是美光過去二十年來最嚴重的季度虧損,上一次出現如此規模的季度虧損是在 2003 财年第二财季,當時美光淨虧損達 19.4 億美元。
美光首席執行官 Sanjay Mehrotra 在電話會議上表示:" 半導體内存和存儲行業正面臨過去 13 年來最嚴重的衰退,定價環境異常疲軟,這對我們的财務業績産生了重大影響。預計數據中心的收入在第二财季觸底,第三财季收入将增長。到 2023 年底,數據中心客戶庫存應該會達到相對健康的水平。"
此外,Sanjay Mehrotra 還宣布,除了高級主管減薪、全面停發 2023 會計年度獎金外,目前預期整體人力縮減比例将逼近 15%,措施包括擴大裁員以及 2023 年 12 月底前遇缺不補。
韓國存儲芯片大廠 SK 海力士同樣也經曆了虧損,其 2022 年第四季營收爲 7.69 萬億韓元,同比下滑 37.8%,營業虧損 1.7 萬億韓元,淨虧損爲 3.52 萬億韓元。這也成爲 SK 集團收購海力士以來遭遇的最大的一次季度虧損,而 2022 年全年 SK 海力士的淨利潤暴跌 74.6%。
巨無霸三星電子也出現下滑,2022 年第四季度營業利潤同比下降 69%,主營芯片業務的事業群(DS)首當其沖,第四季度的營業利潤下滑幅度約 97%。主要由于短期内下遊客戶存儲芯片還在消化庫存,随着需求下滑,存儲芯片的價格也進一步下降。
在市場壓力下,三星、美光、SK 海力士、西部數據都宣布将于 2023 年大幅度削減資本開支甚至減産。比如 Sanjay Mehrotra 表示,預期今年投資約 70 億美元,同比 2022 年減少超 40%,2023 年晶圓廠設備資本支出預計将年減超過 50%,2024 年預計進一步縮減。
随着廠商們繼續清理庫存和減産,多家存儲器廠商向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上半年訂單并沒有恢複,下半年預計會好轉。現在雖然一些客戶也有需求,但是價格的壓力仍較大,沒有那麽快反彈回升,因爲渠道裏還有庫存。
根據 TrendForce 集邦咨詢向記者提供的數據,由于美光、SK 海力士已經啓動 DRAM 減産,預估第二季跌幅會收斂至 10%~15%。不過,由于 2023 下半年需求複蘇狀況仍不明确,DRAM 均價下行周期尚不見終止。
而目前 NAND Flash 市場也處在供給過剩狀态,集邦咨詢預估二季度均價仍将持續下跌,環比下跌幅度收斂至 5%~10%。後續恢複供需平衡的關鍵在于原廠是否有更大規模的減産,若需求端未再持續下修,NAND Flash 均價有機會在第四季止跌反彈,反之反彈時間恐再延後。
SFC
本期編輯 劉雪瑩 實習生 向添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