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 11 又過去了,大家有撿到什麽大便宜嗎?
老狐同事今年沖了無數人吐槽,甚至自己都噴過的 iPhone 15 Pro ...
再多的缺點,隻要價格到位哪哪都是優點。
今年的 iPhone 15 系列價格實在是太給力了,往年要等半年甚至一年的優惠,現在 2 個月就能做到了。
也難怪 iPhone 15 系列成爲京東雙 11 最暢銷的手機單品。
從京東的榜單可以看到,今年雙 11 ,最多人買的三台手機分别是:iPhone 15、iPhone 15 Pro Max、iPhone 15 Pro 。
Redmi K60、iPhone 13、榮耀 X50、小米 14 等手機緊跟其後。
雖然往年 iPhone 手機基本都能屠榜,不過随着 iPhone 優惠的增大,和國産手機的提價,一來二去,反而顯得 iPhone 更有 " 性價比 "。
就拿京東的價格來說,自營店全系都有大額優惠,價格比官網基本能便宜 1000+。
iPhone 15 128GB 到手價 5028 元,優惠 971 元;
iPhone 15 Pro 256GB 藍钛色最低 7788 元,優惠 1200+;
iPhone 15 Pro Max 256GB 藍钛色最低 8698 元,優惠 1300+;
如果大家嫌京東搶購壓力大,還可以到天貓或者拼多多購買。
價格普遍更優惠,而且貨量更多,隻有不想買,不存在買不到的情況。
就單純從價格上看,其實現在的 iPhone 真沒比國産手機貴多少。
iPhone 15 128GB 最低 4700 元左右就能入手,也就比 3999 元起步的國産旗艦機貴 7 百多。
所以,大膽說一句,以前沒錢買 iPhone ,現在沒錢買 iPhone ,剛好跟國産手機互換。
不過反過來想,其實也代表這幾年國産手機的進步。
在國産手機的不斷緊逼下,iPhone 性能提升不大,隻好降價沖量,維持自己的銷售。
京東榜單第七名,就是最新的國産旗艦小米 14 ,是榜單中除蘋果手機外最貴的國産手機。
根據小米雙 11 戰報,小米全渠道支付金額破 224 億元,創曆年大促新紀錄。
同時還收獲了天貓國産手機品牌累計銷量第一、包攬京東國産手機品牌累計銷量 / 銷額雙第一、包攬天貓 / 京東多價位段手機銷量第一。
不過這些所謂的第一,大家看看就好了,畢竟隻要定語夠多,再冷門的産品都能給你劃出個第一來。
老狐彙總了一波各大廠商的戰報,發現每個品牌都有很多了不起的第一。
例如榮耀折疊屏家族獲折疊屏品類銷量雙 11 總冠軍,榮耀 Magic Vs2 獲折疊屏單品銷量雙 11 總冠軍;
魅族斬獲天貓雙十一主流手機品牌全周期成交增速 TOP 1 ;
真我 GT5 獲天貓 2500 元檔雙 11 熱賣榜 TOP 1 ;
iQOO Neo8 斬獲天貓手機 2000 元檔熱銷榜 TOP1 、拼多多手機 2k-3k 價位段銷量 & 銷售額雙冠軍、抖音手機單品銷量冠軍;
看起來每個都是牛逼轟轟,但你要細品起來嘛,其實這些榜單的銷售和選品池都是迷 ...
所以,要判斷一台手機到底多不多人買,還得看它的實際銷量如何。
我們可以看看最近流行的 BCI 手機周度激活量數據,跟傳統的出貨量數據口徑不一樣,它統計了手機的實際激活量,比起出貨量更直觀。
根據表格顯示,2023 年 W44 (10.30-11.5),蘋果銷量 164 萬台,小米銷量 150 萬台,國産第一。
作爲對比,W43 小米銷量是 69 萬台,環比增長 81 萬台。
增長的功臣毫無疑問就是全新的小米 14 系列了,首銷純激活量 67.5 萬台,也驗證了雷總所說的小米 14 銷量破百萬。
而且一直被人诟病的單品均價,也從 W43 的 1904 元飙升至 3217 元,與蘋果的均價隻差 700+ 元。
周份額從 13% 上升到了 21.7%,位居第二(國産第一),銷量與蘋果隻差 14 萬。
可以說小米 14 的開局已經很成功了,量價齊升,對比國内的其他品牌, 也處于領跑的位置。
就連我們家的果子也準備入手一台小米 14 ,跟 iPhone 15 Pro 搭配使用。
或許現在 iPhone 還能在高端市場壓制國産品牌,不過随着性能端的差距縮小,國産手機追平 iPhone 隻是時間問題。
特别現在還有鴻蒙以及澎湃 OS 的新力量,國産手機在高端市場肯定會有更多的話語權。
最後還是要鞭打一下蘋果,即使是最新的 iPhone 15 Pro ,對比 iPhone 11 上手體驗也沒有太大的驚喜。
再這樣擠牙膏下去,國産機很快就要追上來了,到時國産機才是主力機,iPhone 要成備用機了,真的沒關系嗎?
參考資料:
蘋果官網
雷軍微博
京東商城
編輯:大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