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世界首富 Bernard Arnault 到訪韓國,引起了韓國熱議。
Arnault 的 LVMH 集團,擁有寶格麗、LV、迪奧等頂級奢侈品牌,讓他的财富超越了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等大科技公司老闆。
LVMH 的各項主要業務掌握在 Arnault 和他的幾個孩子手中,這點和韓國财閥頗爲相似。首富這次出行特地帶了兒女一起,可以說是陣仗非常大。
其中包括了大家最看好的繼承者——去年才被任命爲迪奧總裁的大女兒 Delphine,以及 Delphine 最有力的競争者——蒂芙尼副總裁,二兒子 Alexandre。
他們此行除了參觀 LVMH 旗下品牌的門店,最亮眼的行程就是去拜訪三星家族。
這也意外揭開了兩大家族 " 長公主 " 的秘密友誼,引起民衆的熱議。
Arnault 帶着兒女參觀了三星家族創立的美術館 Leeum,陪同他們參觀的不光有三星集團現任總裁李在镕的母親洪羅喜,還有李在镕的妹妹李富真。兩位分别是美術館的前任和現任館長。
韓國女首富李富真平時以時尚美麗著稱,經常被邀請參觀大牌的服裝大秀,這次她特意穿了迪奧的西裝外套,大概也是爲了向 Arnault 家族示好。
據報道,李富真是三星家族中與 Arnault 一家最親近的人。
她之前就曾受到 LVMH 長公主 Delphine 的邀請,去她的意大利豪宅裏品酒做客。Delphine 之前也作爲李富真邀請的嘉賓多次來參觀美術館。
據說 Delphine 性格冷淡,在業内很少有她看得上的人,更不會随便請别人去家裏,看來她與李富真的關系不錯。
當然,這次 Arnault 舉家來韓國并不隻是爲了叙舊。韓國于 2022 年成爲全世界第一奢侈品消費國,市場大得驚到了做奢侈品生意的 LVMH。可以說,把 Arnault 擡到世界首富的地位,韓國人功不可沒。
Arnault 家族自然不敢怠慢,要趕緊來考察一下情況,看看怎麽才能讓這棵搖錢樹茁壯成長。
摩根士丹利最新的報告顯示,2022 年韓國國民奢侈品消費總額增長了 24%,達到 21.8 萬億韓元(約 168 億美元,1155 億元)。
這個數字遠超擁有 1.25 億人口的日本,甚至比中國和美國這樣的消費大國都要高。這樣高額的奢侈品消費量,對于一個人口僅 5100 萬的國家而言是不可思議的。
然而,狂熱追求奢侈品已經成了韓國的新文化,其中的原因更是複雜而令人無奈的。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 與大多數國家相比,彰顯外貌和财富優越的産品更能引起韓國消費者的共鳴 " 。
奢侈品在韓國大受追捧的一大原因,正是來自于韓國對外貌形象的過度重視。韓國人似乎比其它國家的國民更習慣于 " 以貌取人 "。
" 以貌取人 " 帶來了整容市場的繁榮,而韓國人相信不光隻有臉蛋要漂亮,有錢、富貴的形象也更容易在社會上受到尊重。那麽最直白地顯示自己有錢的方式,就是穿戴各種奢侈品名牌,買可以俯瞰漢江的高層公寓,開進口車。
儒家文化圈通常講究謙虛和低調,然而韓國不同。
2010 年麥肯錫的研究顯示,韓國文化是世界上少有的 " 奢侈品友好文化 ",隻有 22% 的韓國被調查人認爲炫富是不好的行爲,這個數值遠高于中國和日本。
同一調查中,隻有 5% 的韓國人覺得買奢侈品是浪費錢,70% 的人表示穿戴奢侈品能讓他們感覺到樂趣。
可以說,很多韓國人認爲炫富并非陋習,這還在韓國演化出了플렉스一詞(源于美國嘻哈圈用于 Flex,意思是炫耀)。
甚至韓國前總統文在寅的夫人金正淑,都被指利用公款購買了 200 多件奢侈品服裝,60 多套傳統服裝和一大堆珠寶配飾、包包鞋子,可以說韓國人真的很喜歡炫富。
住在首爾郊區的尹女士參加 9 歲女兒的家長會時,被眼前的場景驚呆了。孩子們的鞋上印着 Prada 的 logo,有些穿着 Moncler 的羽絨服上課,初中生的包也是各種大牌,從 Marc Jacobs 到 Burberry 和巴黎世家都有。
研究發現,韓國 20-30 歲的國民是目前購買奢侈品的新主力軍,韓國的奢侈品消費越來越年輕化。2020 年對 783 名初高中生的調查顯示,56.4% 的學生購買過奢侈品。
除了同學帶來的同輩壓力外,韓國名人的穿搭和互聯網上的炫富博主也加劇了這一現象。
17 歲的釜山少女樸智妍表示,油管和 ins 上經常有奢侈品包包、衣服的推送,讓她覺得韓國是一個普通人也應該穿奢侈品的地方,因此很自然有了想買奢侈品的想法。
家長們更是攀比成風,尹女士去教室的一路上看到了各種款式的香奈兒包,各種寶格麗珠寶,接孩子放學的車輛中最受歡迎的就是奔馳 SUV。
雖然她的孩子所在的學校,大部分學生來自中産家庭,但這樣的場景在其它國家同等階層的學校中也不是那麽常見的。畢竟很少有學校和家庭會允許小學初中生就參與到比吃比穿的世界中來。
一名嫁到韓國的新加坡女性到韓國後開始買很貴的奢侈品包包,他的韓國丈夫對此頗有微詞,這名女性反駁到:" 都是因爲你們韓國人太勢利眼,我不拿名牌包就會被人看不起。"
一位孩子的母親表示,她以前開的車是标緻,但學校保安竟然因爲她的車不夠好,懷疑她不是學生家長。羞憤之下她攢錢換了一輛奔馳。
人均追求奢侈品并不代表着所有人都有錢,但即便打三份工省吃儉用,韓國人也要買奢侈品。
32 歲的首爾上班族姜先生表示,自己 20 歲進入職場時就開始買奢侈品,因爲他怕沒有名牌包會被同事瞧不起。
樂天百貨奢侈品銷售額中 20-30 歲消費者貢獻的比例
從那以後,每年他都會買新款的奢侈品包,這樣才能給自己信心。雖然他的工資買完包就所剩無幾了,但也還是無法放棄對奢侈品的追求。俗話說由奢入儉難,想要炫富就要一直炫下去,無論多窮也要把面子充足。
這也引出了韓國奢侈品大賣的第二個原因——集體主義的綁架。除了對财富和外貌的熱愛外,許多韓國人購買奢侈品隻是因爲集體帶來的壓力,爲了社交不得不買來一身名牌。
當炫富社會風氣形成後,其他人會因害怕不合群馬上效仿,生怕自己被其他人鄙視。
一位韓國女性抱怨,她和朋友聚會從不敢超過 1 個小時,這是她精神能夠承受的極限。
因爲每次聚會,大家都會把最好的衣服穿來,接下來會聊越來越多關于大牌和時尚的内容,讓不懂這些的她非常焦慮。她意識到自己必須穿得像他們一樣,才能被這個社交圈接受。
對于奢侈品的消費能力上升,往往象征着某個國家的國民經濟狀況較好。韓國成爲奢侈品消費大國的重要原因還有一個——瘋狂增長的房地産泡沫。
不久前報妹爲大家介紹了韓國政府帶頭推動房價,讓炒房的利潤失控增長(戳這裏複習)。這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貧富差距加大。有房一族變得更加富有,其他人則徹底放棄了買房的念頭。
于是,變得更富的有錢人加倍買奢侈品,絕望的年輕人則破罐破摔,幹脆把所有錢都拿去買奢侈品,甚至貸款買奢侈品,隻爲緩解壓力,發洩情緒,讓自己開心一把。
一名 35 歲,就職于大公司的有房男士,在 2016 年買了房,因爲房價翻了一倍多,他手裏的錢也變多了,于是開始沉迷于奢侈品,從頭到腳都買了大牌産品。
李小姐正好相反。她今年 30 歲,在保險公司的她年收入不高。她去年咬牙買了名牌包,并解釋道,她周圍每個朋友都有一個奢侈品包包,他們都知道自己買不起房子,所以也沒有要爲未來存錢的想法,不如抱着 " 人隻活一次 " 的想法,盡情購物。
居住在仁川的金先生也有類似的想法。33 歲的他在一家中型公司上班,收入還不錯,但在首爾仍然買不起房,所以他幹脆花掉了将近兩年的薪水買了一輛進口寶馬車。他表示:" 與其全部錢拿來還房貸,不如買點喜歡的東西。"
爲了自身滿足購買喜歡的東西當然無可厚非,但一旦購買超過了自己的能力時,就會産生一系列負面影響。
與此同時,也必定會有人承擔不起奢侈品高昂的價格,這就催生出了韓國發達的假貨市場。
每天晚間,東大門附近的市場裏都有不少年輕人來挑選高仿名牌。甚至也有名人爲了面子,購買高仿被扒出來的尴尬例子。
因爲韓國戀綜《單身即地獄》爆火的時尚博主宋智雅,被人扒出一直在 " 假裝白富美 "。她在社交賬号和節目上穿的大量名牌服裝和珠寶是假貨,從此社會性死亡,人氣一落千丈。
害怕買假貨撐面子被扒出來的人,就隻能貸款買真品。
韓國是高負債國家,家庭債務高于日本和英美等國。19 至 39 歲的債務人平均每人負債 8450 萬韓元(約 44 萬人民币),人們習慣用信用卡透支消費,根本不考慮是否有還清欠款的能力。
說唱歌手 Sleepy 曾表示,自己的銀行賬戶裏隻剩下了 7 萬韓元(364 元),但他還是會不斷貸款買奢侈品。因爲無法拒絕 " 擁有别人沒有的東西 " 帶來的快感。
與此同時,大企業還在鼓勵着年輕人進行超過自己能力的奢侈品消費。樂天百貨甚至推出了名爲 " 炫富卡 " 的高級購物卡,即便是分期付款買奢侈品也能擁有折扣和積分,果然受到了年輕人的追捧。
購買的快感是短暫的,後果卻可能是漫長而痛苦的。爲了一個名牌包包,吃好幾個月泡菜就拉面的人并不少見,還不上錢時,更有走投無路違紀犯法的人在。
19 歲的鄭先生表示,自己的朋友爲了買奢侈品,不惜進行非法賭博籌集資金。
說唱歌手 Dok2 曾被曝出拖欠 3.2 億韓元的稅款和 1660 萬韓元的健康保險。這些錢被他用來購買賓利和法拉利,各種名牌服飾,好在社交平台和歌曲裏炫富。現在他即将面臨牢獄之災。
韓國成爲世界第一奢侈品消費國,并不值得羨慕。所謂的經濟騰飛背後,藏着巨大的經濟泡沫。
表面上,人們都穿着華美的衣服,拿着精緻的包包,有錢和沒有錢的人都嘗試追求着滿身名牌的生活,實際上由于沒有節制地炒房,韓國房地産的泡沫已經瀕臨爆雷,金融體系也可能遭受重創。
2022 年,韓國年輕人的失業率高達 9%,就業面進一步變窄。個體經營戶難以維系生活,老年人遇到養老金危機。
甚至連韓國最驕傲的三星,都遭到了迎頭痛擊。三星最主要的子公司三星電子,遭到史無前例的利潤下跌。7 日公布的财報顯示,三星電子的第一季度利潤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95.75%。
三星旗下的 IT 服務公司三星 SDS 的股價,更是跌至有史以來最低水平。三星長公主李富真去年已經抛售股份,二公主李叙顯也放棄了 SDS,将自己的股份全部抛售。
民衆執着于表面的體面和漂亮,富人追逐于豪奢和炫富。我們已經見證過了 1990 年代泡沫經濟的破滅下的日本,知道這樣的繁榮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而付出最慘痛代價的,一定會是最普通的民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