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一度 3 · 15,金融保險行業瑟瑟發抖,商家拼命宣傳消費者權益保護,而消費者則抓住機會舉報投訴。
今年 3 · 15 前後,百年人壽不少分支機構都展開了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活動。而另一方面,百年人壽卻成功登頂新浪金融曝光台保險行業投訴黑榜。
消費者投訴 " 忽悠 " 産品退保率驚人
從新浪金融曝光台、監管機構、黑貓投訴、微博等網絡平台來看,确有不少消費者投訴百年人壽虛假宣傳、誘導購買保險等情況。
比如,有消費者在黑貓投訴平台上投訴稱,2017 年他在保險業務員的推薦下購買了一份一年交 5 萬的年金險,7 年交了 35 萬元。當時,保險業務員宣稱,這個保險在 60 歲的時候可以有 100 萬多的累計收益。而且每年交的 5 萬元有一半可以自由随意支取。然而後來,他發現這份保險收益率遠低于業務員所宣傳的相差甚遠,要求退保時又遭到保險公司拒絕。
有消費者雖然成功退保了,但是返回的資金和當初繳納的本金大打折扣。比如一消費者投訴稱,自己在孩子未滿周歲時被百年人壽業務推銷了百年福享全家年金保險(分紅型)。當時業務員宣稱,該保險每年都有分紅,等到孩子 18 歲上大學或者 20 幾歲結婚的時候就可以連本帶利取出來差不多 10 幾 20 萬,還贈送價值 2000 元左右的淨水器卡。但是在購買了保險後,該保險每年分紅隻有 2000 元左右。截止到 2024 年的 3 月 10 号,該消費者已累計繳費 9 萬餘元,但是退保時被告知隻能退換 4 萬餘元。
保險行業向來因其超強的 " 忽悠 " 能力屢遭消費者诟病,不過百年人壽也因此付出慘重的代價。
百年人壽成立于 2009 年,成立前五年,公司合計虧損高達 16.94 億元,直到 2014 年,大連萬達收購百年人壽 11.55% 股權,公司才開始扭虧爲盈。
然而在 2022 年,百年人壽的經營狀況突然急轉直下,淨利潤巨虧 27.1 億元,淨資産從上一年 81.66 億元直接降至 3.22 億元,償付能力告急。
而造成百年人壽潰敗的一大原因便是大規模退保。償付能力報告顯示,百年人壽 2022 年綜合退保率高達 9.64%,其中一款熱銷産品的退保金額就高達驚人的 99 億元,位居報告期内綜合退保率前三,年度累計退保率 68.12%。
爲何會出現 " 塌方式 " 的退保?業内分析認爲,百年人壽産品設計可能存在 " 硬傷 ",保險業務員在推銷保險時也沒有給客戶說清楚,後續客戶發現産品不符合預期所以自己主動退保。
員工持股協議僅靠 " 君子協定 "
在百年人壽上 " 栽跟頭 " 的不止消費者,自家員工也未能幸免。2022 年業績 " 暴雷 " 後,百年人壽一份員工持股協議浮出水面。據悉,這一計劃是百年人壽在成立之初爲吸引和留住人才啓動的一份 " 高級管理幹部長期股權激勵計劃 ",起初的價格是 1 元 / 股,後來随着業務發展,機構擴張,持股的價格也在漲,1.05 元 / 股、1.2 元 / 股、1.3 元 / 股、1.65 元 / 股等。
截至目前,百年人壽員工持股計劃合計投入金額約 8000 萬元。讓人驚訝的是,作爲一家管理資産規模超 2000 億元保險公司,百年人壽的這份員工持續計劃并未向監管申請或對外披露,而且在實際操作中,員工持有的股權也均通過百年人壽的一家小股東代爲持有。
這樣的操作方式被認爲是不具法律效力的,多屬于 " 君子約定 "。随着公司經營陷入困境,部分員工開始擔憂自己投入的本金能否拿回來。
那麽,當初爲何一家剛成立的保險公司推行員工持股計劃,就能吸引這麽多員工參與其中呢?
這份股權激勵計劃同樣存在諸多疑問。根報道,該協議約定,若員工在持股五年内離職,同時該股份尚未處于集體處置階段,公司承諾在三個月内退還本金及利息,利息則以同期存款基準利率計算。若員工在持股五年後離職,則可選擇保留該股份,并等待集體處置,若不願意保留,則承諾在三個月内退還本金加上紅利,紅利則取 " 按上一會計年度每股淨資産計算的金額并扣除本金 "" 同期存款基準利率計算的利息 " 兩者之中數值大的。換言之,退出機制具有 " 保本保息 " 特點。
但這樣一份低價股權認購協議,卻沒有看到相應的業績考核要求。對于老股東而言,這顯然是不利的,或許這也是這份股權激勵計劃未公開的重要原因。這也暴露出百年人壽内控存在的嚴重漏洞。由于大股東對公司把控能力較弱,導緻公司管理逐漸失控。
在大連國資入主之前,百年人壽股權比較分散,共有 17 家股東,其中有 10 家股權均處于質押狀态。
萬達系作爲大股東,在百年人壽實際經營中并沒有獲得主導權,2021 年百年人壽的 10 名董事中,萬達系隻占到 1 個席位。實際上,萬達早就想出售百年人壽股權,2018 年 12 月曾計劃将持有 9 億股股權出售給綠城中國,但這筆交易不知爲何沒能成功。2019 年 7 月萬達試圖再将其持有百年人壽股權賣給中國奧園,但最終也未成功。
而百年人壽的第三大股東新光控股則已經破産重組,第四大股東大連一方地産所持有股份早已被凍結。
大股東們自顧不暇,百年人壽的高管失去約束力後也開始 " 放飛自我 "。2021 年百年人壽原董事董建嶽辭任後被帶着調查。2023 年 1 月,百年保險資管董事長莊粵珉因涉嫌違法犯罪,被遼甯省撫順市監察委留置。
在經營陷入危機後,大連市國資通過增資擴股對百年人壽進行纾困。2024 年 4 月,百年人壽增發股份 1.1 億股,全部由大連市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運營有限公司認購,此外同屬大連國資的第二大股東大連融達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将持有 8 億股股份無償劃轉至大連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由此,大連國資晉升爲百年人壽第一大股東。國資馳援,給風雨飄搖的百年人壽注入一針 " 強心劑 ",但能否走上正軌猶未可知。
(内容來源 | 遠見資本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