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10月份開始迎來海外 " 黑色星期五 " 和聖誕節消費旺季的預備期,出口會有明顯季節性上升,事實上,從數據上看,10 月份以來,日常生活用品和聖誕節周邊用品出口雖穩定回升,但明顯今年聖誕季預熱情況不及預期,推測是由于産業鏈轉移,貨物周轉周期拉長,對中國的聖誕節效應提前至 8 月陸續釋放。
11 月我國進出口 3.7 萬億元,同比增長 1.2%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 11 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 37.96 萬億元人民币,與去年同期(下同)持平。其中,出口 21.6 萬億元,增長 0.3%;進口 16.36 萬億元,下降 0.5%;貿易順差 5.24 萬億元,擴大 2.8%。按美元計價,今年前 11 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 5.41 萬億美元,下降 5.6%。其中,出口 3.08 萬億美元,下降 5.2%;進口 2.33 萬億美元,下降 6%;貿易順差 7481.3 億美元,收窄 2.7%。
11 月份,我國進出口 3.7 萬億元,增長 1.2%。其中,出口 2.1 萬億元,增長 1.7%;進口 1.6 萬億元,增長 0.6%;貿易順差 4908.2 億元,擴大 5.5%。按美元計價,我國進出口 5154.7 億美元,與去年同期持平。其中,出口 2919.3 億美元,增長 0.5%;進口 2235.4 億美元,下降 0.6%;貿易順差 683.9 億美元,擴大 4%。
中國出口延續複蘇勢頭,11 月同比增速轉正,從環比上看,今年 11 月環比遠高于 2022 年 11 月環比,符合季節性,但距離 2020 年和 2021 年同期表現仍有一定差距。拆分單月出口量,今年 11 月出口量僅低于 2021 年。
* 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
* 數據來源:wind、平安證券研究所
* 數據來源:wind
根據區域劃分,對 " 一帶一路 " 國家出口同比增長,對其餘主要貿易國進口同比減少。根據海關總署口徑,前 11 個月,東盟爲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我國與東盟貿易總值爲 5.8 萬億元,增長 0.1%,占我外貿總值的 15.3%。其中,對東盟出口 3.33 萬億元,下降 0.1%。歐盟爲第二大貿易夥伴,我與歐盟貿易總值爲 5.03 萬億元,下降 2.2%,占 13.2%,其中,對歐盟出口 3.22 萬億元,下降 5.8%。美國爲第三大貿易夥伴,我國與美國貿易總值爲 4.26 萬億元,下降 6.9%,占 11.2%,其中,對美國出口 3.21 萬億元,下降 8.5%。日本爲第四大貿易夥伴,我國與日本貿易總值爲 2.04 萬億元,下降 6.2%,占 5.4%。其中,對日本出口 1.01 萬億元,下降 3.3%。同期,我國對共建 " 一帶一路 " 國家合計進出口 17.65 萬億元,增長 2.6%,其中,出口 9.7 萬億元,增長 6.9%。
機電産品占出口比重近 6 成,其中手機、汽車出口增長。海關數據顯示,前 11 個月,我國出口機電産品 12.66 萬億元,增長 2.8%,占出口總值的 58.6%。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 1.2 萬億元,下降 17.2%;手機 8852.5 億元,增長 3.3%;汽車 6529.2 億元,增長 79.6%。同期,出口勞密産品 3.73 萬億元,下降 2.6%,占 17.3%。其中,服裝及衣着附件 1.02 萬億元,下降 3.3%;紡織品 8655.7 億元,下降 3.7%;塑料制品 6391.3 億元,增長 0.5%。出口農産品 6286.5 億元,增長 6.6%。
民營企業進出口保持增長。據海關統計,前 11 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 20.24 萬億元,增長 6.1%,占我外貿總值的 53.3%,比去年同期提升 3.1 個百分點,其中,出口 13.62 萬億元,增長 5.3%,占出口總值的 63%。國有企業進出口 6.08 萬億元,下降 0.8%,占我外貿總值的 16%。其中,出口 1.72 萬億元,增長 0.4%;進口 4.36 萬億元,下降 1.2%。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 11.54 萬億元,下降 9%,占我外貿總值的 30.4%。其中,出口 6.23 萬億元,下降 9.3%;進口 5.31 萬億元,下降 8.7%。
總體上,據平安證券分析,11 月中國出口的複蘇受三方面因素拉動:一是全球消費電子産業鏈邊際回暖,機電産品是中國出口增速回升的主要拉動;二是海外消費季對中國商品出海産生帶動,美國對中國出口由拖累轉爲拉動,或得益于中國商品及出海電商平台在美國 " 黑色星期五 " 消費季的強勢表現;三是以價格指标的領先滞後關系和已公布出口價格的商品看,11 月價格因素對中國出口的拖累或有減緩。
11 月 30 日,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發布《2023 年 1-10 月我國服裝出口分析》,據中國海關統計,今年 1-10 月,我國服裝累計出口 1,334.8 億美元,同比下降 8.8%。10 月當月出口 122.6 億美元,同比下降 8.9%。其中主要受國際需求不振、去年上半年基數較高等因素影響,服裝出口依舊低迷。
美國非制造業進口項目近幾個月保持上漲趨勢,但 11 月 30 日公布的11 月中國非制造 PMI 新出口訂單和中國制造業 PMI 新出口訂單已經連續 3 個月在榮枯線下并依然爲負增長,初步推斷,外部需求有所好轉,但尚未傳導影響到中國出口訂單的景氣度指數。曆年四季度開始便是海外聖誕節消費旺季,由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可見,每年自 10 月份起,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會有季節性拉升,從近期數據來看,海外地區需求較 2022 年有所好轉,但從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可見,當前集裝箱運價水平處于低位,出口航運景氣度不佳,同時也有不少外貿商戶反應生意難做,出口訂單較往年有所下降。
分區域來看,對美出口重回增長區間,歐盟延續走弱,東盟有所改善;對俄出口維持韌性,對印非出口明顯改善。
義烏中國小商品景氣指數有所好轉,據央視記者訪問,截止 11 月底,2023 年歐美國家關于年終購物季的商品采購工作已經結束,大部分貨品也已運抵目的國。其中,保暖産品、聖誕用品、香氛蠟燭等家居用品最受采購商和海外消費者歡迎。據廈門海關統計,1 — 10 月,福建省共出口玩具 88.2 億元,其中 10 月出口 13.4 億元,環比增長 12.6%。據福建日報記者采訪,漳州市恩揚工藝品有限公司營銷中心主管黃寶珠表示," 每年 8 — 11 月,公司關于聖誕節玩具和相關工藝品的訂單源源不斷,車間基本處于滿負荷生産狀态,數條生産線同時開工 ";" 今年産品海外銷售情況整體不錯,銷量跟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近兩成,接下來的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春季。" 值得關注的是,1 — 10 月,福建省出口至 " 一帶一路 " 共建國家的玩具貨值達 40.1 億元,占同期全省玩具出口總值的近五成。玩具生産銷售商福建茂園工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尤足茂表示:" 我們十分看好國外的玩具消費潛力,尤其是‘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市場更爲廣闊。我們希望通過重新布局海外新市場,按需調整研發生産計劃、搶占出口先機,爲自身發展帶來新動能。"
從信息服務部 12 月份公布的最新數據看,越南、印度、土耳其等國出口均實現增長,反映了全球需求複蘇的迹象,與此同時也有少數國家對外貿易依舊低迷,進出口數據出現不同程度萎縮。
越南工貿部最新數據顯示,10 月商品進出口總額約達 616.2 億美元,環比增長 4.1%,同比增長 5.6%。在商品出口方面,10 月份,商品出口額已回升,約達 323 億美元,環比增長 5.3%。
日本厚生财務省公布數據顯示,日本 10 月出口同比增長 1.6%,至 9.14 萬億美元,相比之下,9 月的出口增幅爲 4.3%。
印度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10 月印度商品出口增長 6.21%,達到 335.7 億美元。
土耳其貿易部發布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 10 月土耳其的出口增長了 7.4%,達到 229 億美元,這使土耳其在 10 月份達到了曆史上最高的出口額。
印尼中央統計局(BPS)公布,10 月出口 221.5 億美元,環比增長 6.76%,同比下降 10.43%。
柬埔寨海關最新公布的外貿數據顯示,今年前 10 個月,柬埔寨外貿額 386.6 億美元,同比下降 3%,前 10 個月,柬埔寨累計出口 185.9 億美元,同比去年 185.5 億美元小幅增長 0.2%;
從上述數據來看,導緻中國與發達經濟體經貿數據下滑的原因是多樣的。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表現依然脆弱,縱觀 2023 年全年,可以發現,這是疲弱複蘇的一年," 平庸 " 貫穿了今年的後半年,不過近期全球經濟進入了複蘇節奏加快的階段。前期寬松的環境導緻美國經濟過熱,美聯儲的持續加息使美國民衆的消費力持續下降,且歐美處于去庫存周期,在這種情況下,歐美減少從中國的進口實屬正常。巴以沖突,俄烏沖突等地緣政治事件對貨物運輸便利性和安全性均造成了負面影響。
高質量發展基調下 " 黑五 " 和聖誕節紅利或提前釋放
從近期的外貿表現來看,中國外貿結構正在進行轉型。二十多年來的人口紅利推動中國的制造業名列前矛,然而在中國人力成本上升、注重對生态環境的保護、産業鏈結構轉型背景下,中國選擇向高附加值的産品和服務升級,這都造成了外貿數據上不同于以往的表現。
根據今年 8 月《經濟學人》一篇名爲《拜登的中國戰略不起作用》的文章中的描述,盡管美國想要減少對中國制造的依賴,但實際上,這般的依賴 " 完好無損 "。文中提到,2018 年美國從 " 低成本 " 亞洲國家進口的商品中 66% 左右來自中國, 2022 年這一數據變成了 50% 左右,其中這些 " 低成本 " 訂單逐漸轉移到了印度、東南亞國家等。從數據來看,美國的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數據變化背後的真相一大部分原因是,美國将這些訂單從中國轉給其他國家的同時,接受美國訂單的國家又将訂單轉移給中國。
筆者實際生活中也有同樣的感受,十幾年前,歐洲留學的親朋好友帶回來的小商品、衣服上面都标着 "made in China" 的字樣,而如今出國留學的朋友發現很多衣服上印着的是 "made in Cambodian" 和 "made in Vietnam"。印度同樣受益于 " 中國制造 " 的減少,印度這幾年 iPhone 手機的産量在不斷增加,根據 Counterpoint 印度智能手機月度追蹤的近期研究,雖然蘋果于 2023 年第三季度(7 月至 9 月)創下季度出貨量新高,突破 250 萬部,特别是蘋果 15 系列,其标準版和 PLUS 版本就有很大一部分産能在印度工廠。2020 年印度産 iPhone 僅占 iPhone 全球産量的 1.3%,但在 2022 年上升至 4%,預計 2023 年将升至 7%,但是由于 iPhone 組裝所需要的上遊零部件仍主要由中國生産,因此印度從中國進口 iPhone 相關的電子零部件的需求也會有有所上升。實際上,可以理解爲 " 中國制造 " 去東南亞 " 換了層皮 "。
這一點在數據上也很容易得到驗證,對比疫情前和最新的進出口數據可發現,2019 年 1-10 月,歐盟(包含英國)是我國最大的出口地,第二是美國,第三是東南亞,而現如今東南亞成了我國第一大出口地區。這種此消彼長一方面是因爲東南亞在重複 20 年前中國的道路,随着工業化的推進,東南亞需要更多來自産業鏈上遊中國制造的零部件、機器、原材料等,另一方面因爲東南亞地區市場規模在不斷擴大,獲得了來自歐美市場的訂單轉移,但因爲目前東南亞地區受基礎建設的限制而導緻生産力不足,最終的訂單承接終端依舊是中國。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 8 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 27.08 萬億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微降 0.1%。其中,出口 15.47 萬億元,增長 0.8%;進口 11.61 萬億元,下降 1.3%;今年 8 月份,我國進出口 3.59 萬億元,同比下降 2.5%,環比增長 3.9%。其中,出口 2.04 萬億元,同比下降 3.2%,環比增長 1.2%。2023 年 9 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 5205.5 億美元,同比下降 6.2%,降幅較 8 月收窄 2 個百分點。其中,出口 2991.3 億美元,同比下降 6.2%,降幅收窄 2.2 個百分點;9 月我國出口較 8 月增長 5.0%,顯著高于 2010 年以來的 9 月曆史平均環比增速(1.6%)。今年 8 月和 9 月份進出口表現良好,這是由于産業鏈轉移,導緻貨物周轉周期拉長,比如貨物的加工加上貨運周期需要一至三月,原來歐美直接從中國訂貨以應對聖誕熱潮隻需要從 9 月開始,但如果需要東南亞進行二次加工和周轉,中國廠商則最早會在 6 月收到訂單,在 8 月、9 月發至東南亞。
*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
産業鏈升級持續推進,出口仍具彈性空間
中國對發展中國家出口的增長和對美國爲首的發達國家出口的減少,這種産業的轉移隻是組裝類業務的轉移,此類産業鏈升級并不影響我國總體的出口前景。發達國家經濟領先的原因來自于和全球廣大發展中國家進行資源交換,通過出口高價值的工業品和服務産品,來換取發展中國家的原材料和廉價工業品,從效用上提升财富的聚集。因此市場常常會形成發達國家市場利潤高、購買能力強的固化認知,從而加重在發達經濟體市場中的投入,但忽略了發展中國家市場有更多的可探索潛力和盈利空間。
2023 年以來,全球經濟逐漸進入複蘇階段,但整體複蘇動力不足,疊加地緣政治沖突,供應鏈結構全球 " 大洗牌 ",這些都不斷沖擊着消費者和企業家的信心。WTO 經濟學家預計今年全球商品貿易量将增長 0.8%,而 4 月份預測爲增長 1.7%,這說明全球整體經濟形勢不容樂觀,中國出口的縮量也難以避免。
11 月 29 日,經合組織(OECD)發布最新一期的經濟展望報告,預計 2024 年全球經濟增長将小幅放緩,但全球經濟硬着陸的風險已經減弱。
全球經濟衰退和外需下降的背景下,中國與 " 一帶一路 " 國家建立命運共同體,雙方開放包容,合作共赢,互學互鑒,爲外貿建立了良好的拓展平台。中美關系緩和也爲出口帶來彈性空間,不過仍需警惕對美出口中資産品邊際化轉弱的現象。
(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李婧滢)
更多宏觀研究幹貨,請關注钛媒體國際智庫公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