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那麽幾部電影,是你的心頭好。
可很多人卻表示看不懂,或幹脆覺得是爛片?
魚叔心目中就有這麽一部。
它在豆瓣分數不高,但在 IMDb 穩居 TOP250。
多年來,圍繞它的評價十分兩極化。
很多人說它荒謬、離譜,看不下去。
但也有人将它奉爲圭臬,發展成一種流行文化現象。
甚至,衍生出了一個宗教。
這個月,正好是這部電影上映 25 周年。
魚叔把它翻出來重溫,又有了新發現——
片子裏的主人公,堪稱擺爛祖師爺。
教科書般地示範了啥叫「珍愛生命,拒絕内耗」。
在這個打工人痛恨的周一,咱們就一起來放松一下。
見識見識這部解壓奇片——
《謀殺綠腳趾》
The Big Lebowski
這部電影的導演,是大名鼎鼎的科恩兄弟。
1997 年的奧斯卡,哥倆憑《冰血暴》拿到 7 個提名,捧走了最佳原創劇本。
一時間,風光無兩。
憑借獨特的電影美學和淩厲的叙事風格,奠定了「高逼格」的印象。
弗蘭西斯 · 麥克多蒙德憑此片拿下最佳女主
但沒想到,次年上映的《謀殺綠腳趾》,讓人「大跌眼鏡」。
不僅逼格全無,而且變成了「諧星」。
荒謬的劇情和無厘頭的台詞,在科恩兄弟獨特的幽默感下,創造出太多名場面。
男主角勒保斯基(傑夫 · 布裏吉斯 飾),更是成了被無數次緻敬的經典人物。
《複仇者聯盟 4》中,雷神有一個造型被鋼鐵俠狠狠吐槽。
蓬頭垢面、戴着墨鏡、穿着睡衣大褲衩、踩着拖鞋、大腹便便。
而這正是在緻敬勒保斯基。
原片中的勒保斯基,總是以「督爺」自稱。
不管多大事來臨,他永遠是一副處變不驚的樣子。
對面坐的是大富豪,正跟他講着大道理。
他隻是甩出一句,「叫我督爺」。
哪怕一回家就被小混混按進馬桶洗臉。
還眼看着自己的地毯被滋尿。
末了還被對方狠狠嘲諷。
這奇恥大辱,誰受得了?
但,督爺可以。
隻見他漫不經心地戴上墨鏡。
仿佛坐的不是剛剛塞了頭的馬桶,而是某個寶座。
督爺做夢的場面,也可稱爲經典鏡頭。
時而在洛杉矶上空飛翔,追着前方騎着毛毯的女人。
時而在望不到頭的階梯跳舞,或是在成列的舞女腿下穿過。
就連撒骨灰這個自帶嚴肅屬性的場面,都能因爲逆風糊一臉而喜感十足。
督爺有多受歡迎?
2002 年,一批影迷爲他創辦了「勒保斯基節」。
衆人打扮成督爺的模樣,徹夜打保齡球,舉辦派對,包場看《謀殺綠腳趾》等等。
在 2011 年,他們甚至邀請到了電影主演出席。
到後來,每年都會舉辦一次「勒保斯基節」,并擴大到紐約、倫敦、東京等城市。
粉絲的狂熱還不止于創辦一個節日。
在 2005 年,有人以督爺爲原型創立了一門新宗教「督爺教」。
他們信奉「督爺主義」,還創建了網站,傳播督爺的生活方式和處事哲學。
現如今,全世界已經有超過 45 萬督爺信徒。
即便在科恩兄弟看來,《謀殺綠腳趾》的影響力也超乎想象。
而且,并不隻有粉絲對電影充滿狂熱。
不少好萊塢名人像塞斯 · 羅根、詹妮弗 · 勞倫斯、山姆 · 雷米等都曾将《謀殺綠腳趾》評爲自己最喜歡的電影之一。
不過,《謀殺綠腳趾》上映之初的評價跟如今截然不同。
當年,不少影評人給出差評。
「炫耀性的拍攝技巧來産生很強的娛樂性」
「讓人氣憤,什麽獎都拿不到」
鑒于前一年科恩兄弟才拿了奧斯卡,有影評人趁機挪揄本片。
「就好像是歌劇明星剛唱完一首完美的詠歎調,走下台時卻放了一個屁。」
跟前面的《冰血暴》相比,《謀殺綠腳趾》就是絕對的另類。
說白了,電影「毫無意義」。
首先,劇情沒頭沒尾。
督爺本是個遊手好閑的中年大叔,最大愛好就是跟兩位好友整天打保齡球。
某一天,他被一群混混讨債,他這才發現自己被認錯爲另一個同名的億萬富翁。
與此同時,億萬富翁又找督爺幫忙交付贖金救回被綁架的年輕老婆。
而督爺的死黨卻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瘋狂計劃。
隻看開頭,這樣的劇情走向很有科恩兄弟一貫的風格。
幾件事情錯綜複雜,之後發生一系列怪事,讓一群人爲一筆贖金發生沖突。
但,《謀殺綠腳趾》卻偏偏沒有這麽幹。
綁架案看似是主線,但其實沒到結尾就解密其實是個自導自演。
整個叙事結構完全是一種随機開始又随機結束的方式。
甚至很多情節到最後都沒有結局。
就比如督爺最初的目标就是換一個地毯。
但直到最後也沒說,地毯這事怎麽樣了。
再比如督爺被綁架拉上車。
他最關心的隻有手中的白俄羅斯雞尾酒不能撒出來。
而最讓人上頭的就是所有保齡球館的戲份。
看似有着緊張的故事線,但督爺跟他的朋友總要說上一大堆沒頭沒尾的廢話。
與其說是爲了推動故事發展,其實都是浪費時間的對話。
電影中的無用情節比比皆是,即便删掉也對影片不會造成任何影響。
而同樣沒有邏輯的,還有角色。
電影裏有着一堆瘋狂而又詭異的角色。
像好友之一胖子沃爾特,是個退伍老兵。
脾氣火爆,頭腦簡單,就連打保齡球算分都要拿槍算。
再像另一個好友唐尼。
他就是個隻會打保齡球的膽小鬼,每次說話都被怼。
本以爲電影裏會讓他有某些「閃光」時刻。
沒想到在最後與綁架犯的對抗中被吓到心髒病而死。
後面直接跳過搶救過程,再出現就是骨灰。
最離譜的是朱利安 · 摩爾演的女藝術家。
她接近督爺的目的就是跟他上床,以讓自己懷孕。
通過懷孕來完成自己的某樣藝術品。
電影裏幾乎每個角色都性格迥異行爲怪誕。
但這些「怪咖」的一言一行,又跟電影劇情沒有太大關系。
他們就像是遊戲裏的 NPC,出現跟主角交流然後退場,僅此而已。
對主線劇情「毫無作用」但又占據不小篇幅的保齡球路人
除了沒邏輯的劇情和人物,片中三段超現實場景也讓不少人摸不着頭腦。
夢中的場景就像是督爺自己内心的投影。
但在觀衆看來,放在整部電影裏卻似乎可有可無,更像是單純爲炫技而打造的奇觀。
故事稀碎,角色混亂、情節詭異。
這些元素堆砌到一部電影裏,使得《謀殺綠腳趾》很有「爛片相」。
尤其在經過一段瘋狂但又沒有必要的旅程後,卻發現結尾回到了原點。
隻讓不少人感到莫名其妙,看了個寂寞。
但實際上,當你意識到電影沒有意識時,就恰恰抓住了電影的意義。
《謀殺綠腳趾》所做的,就是在「消解意義」。
反傳統反常規的叙事方式,打破了觀衆對科恩兄弟電影的一切預期。
他們用正統的手法拍攝了一部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電影。
就像開頭的旁白,能對自己忘詞表示無所謂。
除了那塊地毯,督爺對一切都無所謂。
所以電影的所有故事最後收攏于他平淡一句「督爺接受」。
就意味着之前發生的一切不管有沒有交代,那都無所謂。
「無所謂」,其實就是這部電影的核心。
比起劇情,督爺才是本片最奇妙的存在。
他從頭到尾都嚴格保持着一副「無所謂」的态度。
督爺之所以能受到近乎宗教狂熱般的追捧,主要是因爲他不隻被視作一個個體。
他所代表的是一種生活态度,是對主流價值觀的一次反抗。
督爺的方方面面都顯示着他的身份——
一個 loser。
但是,他是一個善良的 loser。
羅曼 · 羅蘭曾寫:「生活中隻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年輕時的督爺也曾是激進、狂熱的年輕人。
在親眼見證一個時代的理想破碎後,他選擇活得松松垮垮,安然自得。
正是這樣的特質,他的生活方式和處事之道,才會深受大家歡迎。
表面上看,他頹喪懶惰,遇事先想着躺平擺爛。
但實際上,他又始終恪守保持着基本的同情心,讓自己快樂,同時堅持不傷害别人。
比如他把喝酒和打保齡球當作自己全部生活。
無論旁人怎麽看,督爺是享受其中的。
再比如接到富翁尋妻的活兒後,督爺隻想着趕緊完事。
對于朋友提出的各種陰謀論、瘋狂計劃等,他都不想攙和。
朋友一心要幹架,督爺隻想着「算了吧」。
最關鍵的是,電影裏督爺的全部動機僅僅是想要回一張「跟房間很搭」的地毯而已。
他對錢、對權力、對女人全都不感興趣。
哪怕對方在他面前寬衣解帶,主動投懷送抱,督爺心裏第一個念頭竟然是「你把我的浴袍扔地上了」。
相較于其他電影中,主人公往往随着時間推移而有所成長,督爺完全沒有任何變化。
當電影結束,他原來什麽,最後還是什麽樣。
他對一切都無所謂。
他所關心的隻有那些能給自己帶來快樂的東西。
電影中有一幕讓我印象很深。
爲了防止小混混再度上門收賬,督爺費了好大力氣做了帶釘子的木闆,釘完還放上一把椅子抵住門鎖。
但這時對方突然找上門來。
這才發現,原來自己家的房門是朝外開。
他做的那些準備,全都沒用。
住了十多年的房子,居然自己不知道房門朝外開。
說明督爺壓根就沒在乎過這個門怎麽開。
而這十分諷刺的一幕,就像是科恩兄弟在借督爺告訴大家:
别努力了,方向都不對,放棄吧。
如果放棄努力會怎樣?
督爺告訴你:我這樣。
對他而言,全程沒有任何轉變成長反而是最合理也是最好的安排。
對很多人來說,督爺就是「快樂生活」的完美平衡體。
自己主動選擇躺平,人生毫無責任感,更沒有任何雄心壯志。
他所做的就是單純地享受人生。
并且他還保有良知,永遠有能讓自己快樂但同時不影響他人的方式。
傑夫 · 布裏吉斯在接下這個角色之前,其實有過顧慮。
頂着演藝世家的光環,他怕這個角色有損自己的形象。
在女兒的支持下,他最終選擇出演。
回顧這部電影時,爲當初的選擇感到高興。
「督爺有些特質是我一直追求的——他很真實,不是嗎?他就是他,就是這樣。」
「真實」,正是督爺能廣泛引起共鳴并經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主流價值觀主張讓每個人追求夢想,大有一番「人活在世必須做出一番貢獻」的魄力。
但是,真正能成就夢想的人屈指可數。
而後者,才是現實世界裏大多數的存在。
既然夢想遙不可及,那就索性全心讨好自己,享受生活。
所以,那些督爺的擁趸無一不是從督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模樣。
即便放到今天,督爺的生活依然能跟現代觀衆産生強烈共鳴。
在這個萬物皆可卷的當下,督爺就是那個多數人都想要的「反例」。
他不灌雞湯,不講大道理。
他所做的,隻有身體力行地告訴大家,如何科學地躺平。
将享受生活過好當下視作人生目标,過得舒坦作爲衡量指标。
最關鍵的一點是,倘若生活與自己的預期相左,更要以平和心去面對。
對普通人而言,成爲督爺便是跟主流價值觀背道而馳。
但坦白說,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也沒什麽不好。
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開心。
想輕松愉快地活着,不是什麽罪過。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