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4 日,大衆汽車集團披露 2022 年财報顯示,其全年累計實現交付 830 萬輛,同比減少 7%;其中純電動車型累計交付 57.21 萬輛,同比增長 26%,占總交付量的 7%。全年未計入特殊項目的營業利潤約爲 225 億歐元,同比增長 12.5%;未計入特殊項目的營業利潤率增長至 8.1%;汽車業務淨現金流約爲 48.07 億歐元,同比減少 44.2%,數值下降主要是由于 2022 年供應鏈及物流問題造成的運營資金增加。
在 14 日召開的大衆汽車集團業績會及 15 日召開的大衆汽車 2023 年新聞發布會上,大衆汽車集團透露出對電氣化轉型的笃定,而 " 中國市場 " 成爲其轉型過程中的關鍵點。
未來十年,中國市場重要性将顯著提升
2022 年,大衆汽車集團在中國市場累計交付約 318.5 萬輛,同比減少 3.6%,市場份額約爲 15.1%。
2022 年大衆汽車集團在華産銷及交付量數據(圖片來源:企業财報截圖)
按照品牌劃分,包含捷達(Jetta)品牌在内,期内大衆汽車品牌在中國市場累計交付約 240 萬輛,同比減少 1.3%,對應的市場份額約爲 11.4%,居于中國市場首位。
奧迪品牌交付新車約 64.25 萬輛,同比下降 8.4%;斯柯達品牌完成交付 4.46 萬輛,同比下降 37.36%;保時捷品牌、賓利品牌、蘭博基尼品牌分别交付約 9.33 萬輛、3655 輛及 1018 輛,同比分别下降 2%、9% 及增長 9%。
随着電氣化轉型戰略的推進,大衆汽車集團新能源車型交付量持續提升,在中國市場尤其突出。
年内,其旗下新能源車型在華累計交付 20.65 萬輛,同比增長 37.1%;純電動車型 ID. 系列在中國市場交付量實現翻番,ID.3、ID.4 和 ID.6 車型總銷量達到 14.31 萬台,同比增長 102.9%。基于此,2022 年,大衆汽車集團在中國市場純電動車型的整體交付量同比增長 68%。
據介紹,2023 年,大衆汽車集團計劃推出包括全新 ID.3、ID.7、ID. Buzz 長軸距版、CUPRA Tavascan 和奧迪 Q8 e-tron 等新車型,年内争取達到純電動車型交付量占總交付量約 10% 的目标。
2022 年,大衆汽車集團以 " 在中國,爲中國 " 的發展策略進一步加深了與本土夥伴的合作。大衆汽車集團與地平線攜手,推動在中國駕駛輔助系統和高級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此外,集團成立了 CARIAD 中國子公司,旨在加速研發進程、拓展軟件研發,并推動面向中國市場的技術概念落地。未來十年,尤其在電動汽車領域,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将日益顯著。
在 15 日舉辦的大衆汽車 2023 年新聞發布會上,大衆汽車乘用車品牌 CEO 托馬斯 · 舍費爾(Thomas Sch ä fer)進一步介紹,至 2025 年,大衆汽車集團還将在中國加強充電樁建設。
電氣化轉型加速,五年投資 1800 億歐元
在車企電動化轉型的大勢之下,大衆汽車集團提出了 2030 年純電動車型銷量占比達到 50% 的目标。
如何在 8 年内完成 7% 到 50% 的跨越?
聚焦 " 十點計劃 ",這是大衆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奧利弗 · 布魯姆(Oliver Blume)給出的答案,即規劃周期、産品、中國市場、北美業務、軟件公司 Cariad、新的可擴展系統平台(SSP)、電池與充電、出行服務、可持續性、資本市場。
基于此,大衆汽車集團計劃在 2023-2027 年投資 1800 億歐元用于推進電池生産、擴大北美地區業務、強化在華數字化戰略及拓展産品組合,其中 68% 的資金将投入數字化、電動化相關領域,投入比例高于上一個五年計劃的 56%。投資峰值預計将出現在 2025 年,此後将逐步遞減。
根據規劃,其中 150 億歐元将用于電池生産,包括爲新成立的電池公司 PowerCo 建設電池工廠以及确保其采購原材料的前期支出。預計到 2030 年,PowerCo 的年銷售額将超過 200 億歐元。
" 鑒于當前的經濟形勢,2023 财年我們仍将面臨挑戰。" 大衆汽車集團首席财務官兼首席運營官阿諾 · 安特利茨(Arno Antlitz)如是說," 盡管如此,我們仍對 2023 年充滿信心,因爲我們擁有強大的品牌、令人信服的産品,以及約 180 萬輛的待交付訂單。我們的目标是在今年繼續創造強勁的回報。集團穩健的财務基礎使我們即便在充滿挑戰的經濟環境中,仍有能力繼續推進電動化、數字化領域的投資。"
當被問及半導體供應問題對産能的影響時,托馬斯 · 舍費爾 15 日表示,半導體供應短缺帶來的結構性問題尚不能在短時間内得到解決,大衆汽車集團将通過與供應商、長期合作夥伴加強聯系,以着力提升産能," 我認爲 2023 年供應鏈問題或将不會得到徹底解決,預計到 2024 年半導體供應量将趨于穩定。但我們預計今年供應鏈問題将開始逐步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