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車發布的周銷量數據榜單再度受到質疑。
7 月 11 日,理想汽車公布的周銷量數據榜單顯示,在剛剛過去的 2023 年第 28 周(7 月 3 日 ~7 月 9 日),理想汽車的周銷量達 0.79 萬輛。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理想汽車在正式停止接受理想 ONE 新訂單後,取得的最高交付成績。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此外,在上述周銷量數據榜單中,6 月宣布全系車型降價 3 萬元的蔚來來到了榜單的第二位,周銷量爲 0.31 萬輛,而緊随其後的是騰勢,其周銷量爲 0.25 萬輛。此外,在 6 月底推出了全新車型小鵬 G6 的小鵬汽車周銷量僅爲 0.12 萬輛,位列榜單的第八位。
不過,理想汽車上述周銷量數據遭到了小鵬汽車一些工作人員的質疑。小鵬汽車産品營銷總經理黃泓霖在朋友圈發了兩張排名圖,其中第一張就是此次理想汽車官方發布的周銷量數據榜單。黃泓霖稱:" 請大家關注官方信息,路邊社确實不太可靠。"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Rocky 劉毅林)
" 以上關于小鵬汽車信息都是假的,好飯不怕晚,感謝大家的關注!我們沒必要虛張聲勢的曬戰報秀肌肉,汽車是個長期主義赢,機會主義死的行業,我們愛是踏實做好産品、質量和供應,把高質量的産品交到用戶手裏。" 黃泓霖在朋友圈表示。
随後,小鵬汽車自動駕駛産品高級總監劉毅林将黃泓霖的朋友圈截圖發在了微博上,配文稱 " 朗朗乾坤,無奇不有 "。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Rocky 劉毅林)
對此,網友紛紛表達自己的觀點。有網友稱:" 光說是假的。那真的呢?報個數不就完了。" 劉毅林則回複稱:" 我們不需要每天、每周公布銷量來炒作,請關注每月的官方公布數據,該數據最具權威性。"
此外,還有網友稱:" 這周 1200(輛)估計确實大差不差吧,畢竟理想買的上限數據還是很準的。"" 如果數據不實,這不是造謠嗎?能不能走法律程序,刹一下這種歪風。"
對此,接近小鵬汽車方面的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其不知道小鵬汽車真實的周交付數據,但上述這份周銷量數據榜單也不應該是造假。" 他們(理想汽車)不至于随便編數據,但周交付波動性太大了,沒有太大的價值。" 該人士說。
值得一提的是,這并非是理想汽車發布的周銷量數據榜單首次受到質疑,其此前曾因類似事件被 " 同行投訴舉報 "。
5 月 15 日,理想汽車董事長兼 CEO 李想在社交媒體發文稱," 我們被很多同行投訴舉報,所以上周(5 月 8 日 ~5 月 14 日)開始暫時不能發布真實的上險量數據了,非常遺憾。我看有同行忍受不了開始有人對上險量數據(每個車企都會購買)造假,主動發布了第一周真實的上險量數據,快速糾偏。"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李想)
而李想在社交媒體的上述表達也引發了争議。有網友稱," 是同行忍受不了别人造假?還是同行忍受不了數據太差,從而自己造假?" 此外,還有不少網友稱,他們最關心的問題是,到底有哪些同行投訴舉報?不過,李想對于這些問題并未回應。
不過,在 " 停更 " 一段時間的周上險量數據後,理想汽車又繼續 " 更新 " 數據榜單。與此前不同,理想汽車将榜單的名稱由此前的 " 中國新勢力品牌上險量 " 改爲了中國新勢力品牌銷量 ",同時此前公布到個位的數據也變更爲以萬輛爲單位的統計數據,且保留到小數點後兩位。
同時,相比之前的榜單數據,理想汽車公布的榜單中沒有标注數據來源,而此前榜單的數據來源爲中汽數據終端零售數據。而據記者了解,理想汽車近來發布的新榜單數據,其仍來自中汽數據終端零售數據。
值得一提的是,以 " 周 " 爲單位公布銷售數據的行爲被不少業内人士稱作是 " 卷出了新高度 ",其反映了當前新能源汽車行業競争的激烈程度。
目前,不少企業高管都認爲新能源汽車行業将迎來淘汰賽。李想稱,智能電動車的三年淘汰賽開始,隻有 5 家車企能活下來;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認爲,下一個 10 年,市場将進行一場 "32 進 8" 的淘汰賽,隻有少數主流品牌能夠存活,300 萬 ~500 萬輛的規模是晉級門檻;華爲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CEO 餘承東則表示,2030 年新車銷量中新能源車銷售占比将接近 100%。同時競争下汽車企業會越來越少,也許中國市場的主要玩家數量會小于 5 家。而在這樣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行業或将出現 " 卷 " 到更高程度的行爲。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