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不能輸的官司
一場會議,讓合作的兩家汽車行業巨頭站上了法庭。
一家是全球知名汽車 Tier 1法雷奧,另一家則是自動駕駛芯片巨頭英偉達。
起訴緣由,還是科技公司最忌諱的那一種:
法雷奧指控英偉達竊取商業機密,并且是在合作的過程中。
究竟發生了什麽事?
01 法雷奧員工攜帶超 6Gb 文件跳槽英偉達
法雷奧和英偉達本是合作方。
兩家公司将共同給一家大型汽車 OEM 提供泊車系統,包含硬件和軟件。
在這次合作中,英偉達負責提供泊車軟件,而法雷奧隻提供超聲波傳感器,也就是硬件。
後續推進合作進程時,雙方員工根據進展舉行視頻會議,主要是爲了英偉達員工能夠向法雷奧員工詢問超聲波傳感器的相關數據,方便上下層軟件适配。
其中一次會議,負責演示的英偉達員工,同時也是英偉達高級感知工程師的Mohammad Moniruzzaman(默罕默德 · 莫尼魯紮曼)共享了自己的電腦屏幕。
演示途中,默罕默德縮小 PPT 時,一位法雷奧的員工突然發現默罕默德電腦上打開的一份文件,内容居然是法雷奧的内部源代碼!
△
這位法雷奧員工當即截屏,并向公司反饋了這件事。法雷奧直接起訴默罕默德,警方也對默罕默德展開調查。
在調查過程中,警察發現默罕默德曾經是法雷奧的員工,負責過産品軟件開發,幾個月前才跳槽來到英偉達。
而在默罕默德離職法雷奧前,他通過個人賬戶訪問法雷奧的内部系統,并下載了數以萬計的文件、表格,以及6Gb 的代碼,包含了法雷奧自研智能駕駛和泊車系統的全部源代碼。
其中一些文件甚至被打印出來放在默罕默德的家裏,還有一些代碼、程序和文件,是從默罕默德在英偉達使用的辦公電腦中發現的。
△
這不僅違反了法雷奧員工合同、離職合同中簽署的 IT 規則和條款,更違反了法律。
在今年 9 月 8 日,默罕默德已經因爲非法獲取、使用和披露法雷奧的商業機密被定罪,并處罰款 1.44 萬歐元(約 11.26 萬元)。
但這件事到這兒還沒完,法雷奧現在把矛頭轉向了英偉達,把英偉達也告了。
理由是法雷奧認爲,英偉達利用這些商業機密獲利。
02 英偉達利用法雷奧的代碼獲利?
這裏先稍微介紹一下兩家公司。
法雷奧成立于 1923 年,一開始隻是造汽車零部件,比如刹車、空調、照明系統等。
後來通過業務擴張和海外兼并,法雷奧發展成一家跨國巨頭 Tier1,并逐漸形成如今的四大業務分支,包括汽車舒适及輔助駕駛系統、動力總成系統、車載空調系統和視覺系統。
其中在上個世紀 90 年代,法雷奧就開始研發使用超聲波傳感器的泊車系統,還推出了如今最著名也最常見的倒車蜂鳴器:系統通過警報聲的大小提醒司機障礙物的距離。
并且後來,法雷奧開始自研 L2 級和更高等級的智能駕駛系統。
現在,法雷奧不僅能提供相應等級的智能駕駛軟件服務,奔馳、寶馬、通用、滴滴等都是合作方。
同時還能提供系統所需的所有傳感器,包括超聲波傳感器、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和傳感器清潔系統,産量已經超過15 億顆。
換句話說,在智能駕駛領域,法雷奧有超過三十年的經驗積累,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已經成爲行業龍頭。
而另一邊的英偉達,1993 年成立,是做 GPU(圖形處理器)起家,現在已經發展成全球第一芯片供應商,業務涵蓋 CPU、GPU 和 DPU,成爲高性能計算時的行業首選。
英偉達現在業務方向涵蓋遊戲、可視化、數據中心和自動駕駛,其中涉獵自動駕駛業務的時間相對較晚。
在 2015 年,英偉達才發布首個自動駕駛計算平台NVIDIA DRIVE,爲車企和自動駕駛公司提供一整套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而經過這幾年的發展,英偉達 Drive Orin 系列芯片已經成爲車企,特别是國内車企在車端布局智能駕駛時的首選芯片。
但相較于熱火朝天的芯片業務,英偉達自動駕駛軟件實力并沒有那麽突出。
這也是法雷奧在訴狀中提出的觀點:就沒聽說過英偉達開發出什麽厲害的自動駕駛軟件,特别是泊車系統,怎麽就在這次合作中競标了呢?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訴狀中法雷奧也提到,自己之前一直爲這家 OEM 提供自動駕駛軟件和硬件。
隻不過在這次競标中,該 OEM 并沒有選擇法雷奧來繼續提供軟件服務,而是選擇了之前沒有合作過的英偉達,隻把硬件部分留給法雷奧。
而對于 " 英偉達利用法雷奧的商業機密獲利 " 的指控,被起訴的員工默罕默德表示,法雷奧的源代碼隻保存在自己筆記本電腦的本地,并沒有與其他英偉達員工共享。
但法雷奧明顯不相信這類說辭,主張如果代碼經過員工編輯和進入系統反饋循環,很有可能已經被合并進英偉達的數據庫裏。
法雷奧認爲,通過此舉,英偉達可以省下數百萬美元的開發成本。
而被告方英偉達并沒有公開回應這則指控,隻是在發送給法雷奧律師的信件中表示:
英偉達對法雷奧的代碼或其所謂的商業機密沒有興趣,已經采取具體措施保護自己的權利。
但不可否認的是,法雷奧的指控,對于正準備大搞自動駕駛軟件業務的英偉達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因爲英偉達目前在智能車領域的角色,核心還是需要更多技術公司基于自己的芯片做方案,如果最後被證明,與合作上遊争利,甚至在與合作方合作中窺視對方商業機密 …
英偉達在智能車領域的商譽,就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所以雖然目前這場官司還有的打,但對于英偉達來說,這是一場不能輸,也輸不起的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