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日晚播出的《新聞周刊》中,提到了一個女孩——短視頻博主 " 小張 ",引起大家關注。
如何坐高鐵、如何坐公交、如何去醫院看病 …… 她将很多看似簡單的生活常識拍成科普視頻,火爆出圈,更是被網友戲稱爲 " 社會生存學頂流 "。
不少人抱着 " 這也要教 " 的心情點進小張的視頻,卻看到評論區溫暖有愛:" 因爲真的有很多人沒有坐過地鐵,他們真的很怕露怯。"" 這個視頻真的太及時了,我沒有坐過高鐵,但是下個月我要一個人回老家了。"
" 萬一有人需要呢?"
小張名叫張夢真,今年 28 歲,江蘇省連雲港市東海縣人。法語專業畢業的她,平時就喜歡拍視頻記錄生活點滴。
今年春節,小張看到一個網友發視頻說自己長這麽大,還不會坐高鐵和飛機,于是小張留言說下次給她拍乘坐的視頻。
1 月 26 日,小張發布了《如何如何》系列的第一條視頻 " 第一次去高鐵站如何坐高鐵 "。視頻中,小張在家鄉的高鐵站廣場上邊走邊說," 雖然感覺好像沒有人會要看這個,但是萬一呢?萬一有人需要呢?"
小張邊進站,邊介紹高鐵站的售票區、取票區。進站後,她又演示了如何過安檢,如何取紙質車票和報銷憑證,如何查看車次信息等。
上車後,小張演示了如何根據自己的車票找到對應的座位。視頻最後,小張說:" 如果你覺得我有任何沒講清楚的地方,都可以問,會有很多好心人告訴你怎麽解決的。"
結果,小張的 " 萬一 " 真的被人所需要,這條生活常識類教程視頻擊中了一部分初入社會的年輕人 " 社恐 " 的心。
随後,小張推出了一系列《如何如何》教程視頻,教人如何去醫院看病、坐公交、坐飛機、去朋友家做客 ……
" 遇到沒接觸過的事情都不要害怕 "
幫助他人的同時,小張也收獲了感動。
有位網友說自己在北京工作,媽媽之前從來沒離開過縣城,最近要來北京看望她,她就讓媽媽看了好幾遍小張的 " 如何坐高鐵 " 視頻。
" 她媽媽看後說心裏沒那麽忐忑了。女孩媽媽安全到達北京後,女孩還給我發私信,說特别感謝我。" 小張說,這是她持續爲大家拍攝生活類科普視頻的動力。
△小張教網友如何去醫院看病
粉絲暴漲的小張,也會遇到網友調侃:" 這還用教?"
小張回應稱,不是每個人一出生就生活在城市裏,從小就有坐高鐵和飛機的機會,作爲一名 " 稍微年長 " 的朋友,她希望能給初入城市生活的朋友做一些經驗科普。" 我的視頻也許不能百分之百教會大家,但我想傳遞一個觀念,遇到任何沒接觸過的事情都不要害怕。"
△小張表演 " 如何坐飛機 "
" 希望我的作品能幫助更多人 "
小張告訴總台記者,最近她發現一些網友留言,希望能把視頻字幕調大一些,給父母看;也有一些人想讓小張出一期如何在郵局寄快遞的視頻。
這些 " 要求 " 都被小張一一記下," 如果沒有子女幫助,年紀大的人要如何學習不斷變化的‘生活常識’?我的粉絲中有不少中老年人,他們正在慢慢适應快速發展的互聯網,他們或許不知道如何用手機下單寄快遞、點外賣,我想在之後的視頻中加一些父母關心的問題進行解答。"
△小張教網友如何坐公交
接下來,小張也會推出 " 如何租房 "" 如何找工作 " 等實用内容,會去農村帶大家看看水稻長什麽樣。
這些瑣碎的日常生活常識,傳遞着無盡的暖意。小張表示 ," 未來将持續輸出更多有意義的作品,希望能幫助更多人。"
△小張
我們以爲的 " 日常 ",可能是另一些人還未經曆的生活。在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幫助每一個人縮小信息差,才是互聯網的作用體現。助人助己,何樂不爲?
編輯 |盧祥勇 蓋源源
校對 |段煉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衆号(ID:cctvnewscenter)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