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 9 月 5 日電 ( 王玉玲 林琬斯 ) 去中藥房能幹點啥?在這個氣溫居高不下的初秋,多了一個選項:買酸梅湯。
近期,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網友分享在中醫館購買酸梅湯配方的經曆,不僅價格便宜,還能刷醫保,并表示 " 更适合中國寶寶體質 "。
" 打敗奶茶店的竟是中藥房 "
" 中醫院酸梅湯是不是被大家買光了?跟風買的,一開始不讓買,估計是系統崩潰了,感覺各大中醫院都可以持續開展推廣,奶茶店萬萬沒想到打敗它的是中藥飲片。" 一位網友在社交平台發文稱。
近期,去中醫館購買酸梅湯成爲社交平台熱點,有人提出挑戰測評,稱按照配方抓取,熬煮出來的酸梅湯比日常購買的還好喝。" 人生建議:一定要試試中藥版飲品 "" 飲品屆有自己的紫薇星,中醫館也能喝到酸梅湯真是太神奇了。"
這一商機也被部分中醫館捕捉。有網友分享稱,同仁堂門店貼有 " 酸梅湯 " 的抓方方法,配方含有烏梅、山楂、烏棗、陳皮、甘草、玫瑰茄等,能夠生津止渴、解暑開胃、健脾解膩、澀腸止瀉,同時還有詳盡的用法用量介紹。
此外,部分中醫館還給出了酸梅湯的詳盡攻略。福建泉州市南星大藥房發文稱,泉州的一些市民朋友們這兩天紛紛來到藥房找酸梅湯,藥房可以按照搭配比例将酸梅湯材料一一分裝好。大家熬煮酸梅湯時,每次取一小袋材料放入養生壺中,加入适量水和冰糖,煮 30 — 50 分鍾即可。
醫館稱多的時候一天五百包
就銷量和價格情況,江蘇昆山佳惠堂國醫館的工作人員對中新經緯表示,店裏的酸梅湯可以根據顧客的體質在原來的方子上加減藥材,可以走醫保。顧客也可以購買固定配方熬煮好的酸梅湯成品,開袋即喝,一包的價格是 3 元,不能走醫保。"3 元一包的酸梅湯昨天賣了 300 多包。"
中新經緯在多個探店視頻中看到,一包酸梅湯的湯包價格在 2 至 20 元不等,并且可以走醫保。在炎熱的天氣裏,不少博主爲酸梅湯加冰糖、兌上冰杯,做成一杯 " 新中式 "。
北京同仁堂的工作人員告訴中新經緯,店裏的酸梅湯是總部配料,顧客帶回家熬煮,部分藥材能走醫保。他表示,一般在夏天天熱的時候熬得多,能熬到國慶節那段時間,南方天氣熱,喝到 11、12 月份都沒問題。不過最近店裏沒貨了,因爲最近北京天涼了,來貨也少了。
" 多的時候一天賣 500 包是有的。" 北京同仁堂的工作人員表示。
北京醫方堂中醫門診的工作人員表示,最近每天能賣出 300 包左右,一包的價格 20 元上下,8 月下旬到現在買的顧客特别多。
醫師提醒
酸梅湯屬于什麽性質,能加冰嗎?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教授、臨床藥理學博士研究生導師郭瑞臣告訴中新經緯,在中醫領域,有許多方子或中藥屬藥食同源,有些偏重于食。例如酸梅湯方。相較于飲品店的酸梅湯,中醫館無論原料來源、組方搭配 ( 量 ) 、給出的建議指導更科學、合理,技術含量也更高一些。
從食用方法上,郭瑞臣表示,酸梅湯可以熬煮,也可以熱水浸泡,能夠解渴、避暑。北京濟民中醫醫院主任醫師陳雪梅對中新經緯表示,根據個人飲用習慣可以加冰塊,但對于腸胃弱的人不适宜。
中新經緯注意到,在浙江省中醫院關于酸梅湯的注意事項中寫道,胃潰瘍及慢性胃病患者慎用;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壓、心髒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用藥;兒童、婦女、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應在醫師指導下用藥。
一位不願具名的三甲醫院中醫藥師對中新經緯表示,酸梅湯一般都是夏天吃,具有安神祛濕消暑功效,但也并非适宜所有人,有反酸症狀的胃食管反流人群、孕婦、脾虛食欲不佳患者不适合飲用。
(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王玉玲:[email protected] ) ( 中新經緯 APP )
(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常濤 李中元
作者:徐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