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奔馳是汽車領域設計功底最強的品牌,它擅長打造标新立異的設計理念,并引領和改變未來一段時間的汽車設計風向。奔馳對設計的見解,使其頗有奢侈品乃至藝術品的格調,或許用料和使用體驗未必最佳,但視覺效果絕對是同級别最佳,如同 LV 那般,在品牌和設計的雙重加持下,它永遠都是可以 " 閉眼買且不會出錯 " 的選擇。
或許你無法苟同我的觀點,并質疑新時代奔馳的設計标杆地位,對此我深感理解,要做到迎合所有人的審美标準很難,要将旗下所有車型的設計都獲得消費者的好評更是難上加難,但在奔馳曆史上,有那麽一台車的設計深受好評,并被譽爲 " 最美奔馳 ",它就是 CLS。
但再美的車型也不過是商業進程中的一顆棋子,始終逃不過命運的安排。按照奔馳的規劃,爲了更專注高端豪華車市場,将會精簡旗下車型布局,而 CLS 并不在未來的規劃之中,并計劃今年 9 月正式停産 CLS。
奔馳 CLS 誕生于 2004 年,從概念版到量産版的身份轉變,它僅用了一年時間,極其流暢的車身線條完美诠釋了優雅和豪華,同時也展現了 " 出道即巅峰 " 的設計美感。
無邊框車門 + 溜背的外觀造型,将轎車與跑車的标志性元素完美融合,雖然 CLS 不是全球首款轎跑車,但它的出現卻重新定義了轎跑的設計理念,因此也讓無數 " 顔狗 " 倒在 CLS 的石榴裙之下。即便經過 20 年的潮流演變,用今天的審美标準來回看第一代 CLS 也不會覺得過時和落伍。
2010 年,巅峰再次進化,第二代 CLS 橫空問世,這是汽車史上最超前的設計作品之一,即便 2023 年再發布一次,它依然能驚豔到我。
相比于第一代 CLS,二代車型少了一絲臃腫,車身風格更加簡潔、幹練、時尚,繼承了轎跑元素之餘,第二代 CLS 又把美感發揮到了極緻。
如果僅憑無邊框車門 + 溜背的轎跑造型無法捕獲你的芳心,那麽給尾部加上獵裝元素,你還能無動于衷嗎?在第二代 CLS 推出兩年之後,CLS Shooting Brake 誕生,與 BBA 造型接近的旅行車不同,CLS Shooting Brake 的尾部更加性感,線條更加優美,最美獵裝車非它莫屬。
2018 年,第二代 CLS 停産,同年也迎來了全新繼任者,也就是第三代 CLS。或許是前輩們太過于優秀,以至于 CLS 的設計一直被賦予極高的期望值,使得第三代車型發布之時,大家似乎對它失望至極。
毫無疑問,這是最失敗的一代 CLS 車型,除了無邊框車門和轎跑線條之外,它似乎沒有任何繼承,而作爲一台轎跑車型,新車似乎與 " 優雅 " 二字失去了交集。與前兩代車型獨享一套設計元素不同,奔馳給第三代 CLS 套上了家族化設計風格,這是當下汽車設計慣用的邏輯,然而對于 CLS 而言卻是 " 災難般 " 的打擊。
三角形大燈配合六邊形家族化格栅,使得第三代 CLS 的前臉如同放大版的奔馳 A 級,甚至還與華晨中華某款車型撞臉。
尾部設計也沒有太多好轉,燈組和車身的搭配略顯生硬,而從某些角度看,甚至給人一種尾部過于拖沓的視覺效果。
所以當奔馳作出停産 CLS 決定的時候,絲毫沒有令人感到意外。一方面轎跑車型有了更多選擇,CLS 市場份額逐漸降低;另一方面則是第三代 CLS 走向了下坡路,失去了令人一見鍾情的驚豔設計,當經典不再經典,地位也開始一落千丈。
随着汽車家族化設計的理念逐漸深入,一車一設計的景象俨然不複存在,千篇一律的設計令人産生了審美疲勞。再由于新能源趨勢的轉變,各大廠商的設計風格也有了很大改變,但也因此引發了巨大争議。當熟悉的車型逐漸退出曆史舞台,也意味着一個時代的結束,而另一個時代也就此揭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