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熱點問答(第 261 期)
網通社汽車研究院院長 何侖
曾與蔚小理齊名的造車新勢力頭部企業威馬汽車日前申請破産重整,已經售出的威馬車多項功能失靈,售後服務前景不妙,11 萬名車主欲哭無淚,給聲勢浩大而又争議很大的造車新勢力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造車新勢力的産品就要不得嗎?
問:倒閉破産的汽車廠家有過不少,其中不乏保有量在幾十萬、上百萬的品牌,威馬的保有量雖然才有 10 多萬,但震動的烈度似乎超過了以往的那些破産。爲什麽?
答:簡單說,如果你買的是一輛傳統燃油車,功能及其控制集中在車輛自身,廠家沒了,車子壞了還可以修、繼續開,雖然成本比較高、麻煩比較多;但你買的是一輛新能源汽車,是所謂 " 跑在互聯網上的汽車 "、" 四個輪子的手機 " 或 " 智能汽車 ",很多功能依賴于第三方提供的互聯網服務,如果廠家沒了,必須持續付費的第三方服務器、雲服務沒了,就意味着互聯網沒了," 手機 " 沒了,智能沒了,更别提 OTA 了,你買車時特别看重的那一大塊價值清零了,而且還無法修補、替代,那可就慘了。打個比方,你花大錢買了一台電腦,結果隻能當打字機使用,你會善罷甘休嗎?
所以,威馬破産這個事比較大。
威馬創始人沈晖曾在微博上分享過《芙蓉鎮》裏的一句台詞:" 活下去,像牲口一樣的活下去。" 現在的問題是,頭腦失靈的威馬能不能像牲口一樣不假思索地繼續爲 10 多萬車主拉車。
問:看來車主們唯一能指望的就是有人接盤。
答:沒錯。這主要取決于威馬的債務狀況和現有各種資産的價值等多種因素,能不能吸引潛在的接盤俠。
這事要是放在傳統車企集團的智能電車品牌上,恐怕不難解決,集團自然會接手它的售後服務,特别是重中之重的軟件技術和車聯網這塊業務,還有至關重要的三電技術及相關配件供應,集團内部原本就是可以共享的,不會停擺,車主利益還是會有一定保障的。
但類似威馬這種單打獨鬥的新勢力車企就麻煩大了,一旦破産,車主就要面臨被徹底抛棄的風險,除非有人接盤。雖然根據相關政策法規,破産退市車企要保證對其産品提供至少 10 年的配件供應,相關經銷商如果還沒有跑路,也要提供 10 年的售後服務,但實際落地狀況到底啥樣,你懂的。
問:威馬破産會不會壞了造車新勢力一鍋湯,導緻消費者對新勢力車企的産品喪失信心?
答:威馬破産把選擇造車新勢力産品所面臨的更大風險擺在了人們面前,肯定會對這類車企造成不利影響,而且車主的遭遇還在初期,問題還在演化、發酵,如果處理不好,那就麻煩大了。傳統車企也會借機宣傳自家優勢,進一步打壓造車新勢力的發展空間。
還有,以往本土造車新勢力雖然在新能源汽車銷量上大幅落後于傳統車企,可在市場上的聲量卻遠高于傳統車企。但威馬破産後,面對新勢力車企 " 終身質保 " 之類的營銷噱頭,恐怕一些消費者首先會想:你這個企業要是活不過這輛車該有的壽命該咋辦?
一旦這種想法成爲一種普遍共識,造車新勢力的日子就會更難過了,所以,必須盡快采取各種有效的應對措施,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
問:話說回來,威馬爲什麽會破産,有評論說,主要是因爲它的商業模式有問題——走捷徑,主攻網約車市場,嚴重依賴大客戶。您怎麽看?
答:廣汽埃安開始也是主攻網約車市場,結果擊敗了威馬,個人用戶群也在迅速擴大,銷量位居新能源汽車品牌前三甲,成了迄今爲止最成功的國有新能源車企。所以,我認爲威馬的失敗不是簡單的商業模式問題,而是像有些評論所說的,主要是它沒能像埃安那樣以正确的态度和方式處理好電池自燃的問題,或者說沒有解決好汽車最基本的質量問題,結果壞了口碑,丢了市場。
其實網約車市場、出租車市場不是什麽捷徑,而是最難啃的硬骨頭,因爲車輛的使用時間和使用環境的複雜性都遠超個人用戶,對車的質量和可靠性都是極大考驗,而且一旦出問題就是批量的,影響面很大,曾經火爆一時的北汽新能源車也是毀在出租車上。能在這類市場上站穩腳跟,沒有過硬的質量是不可能的。
問:新勢力的代表蔚小理中誰會成爲下一個威馬?
答:這可說不好。在我看來,理想目前狀态最佳,特别是實現了盈利,獨立活下去的可能性最大;小鵬雖然虧損,但技術上有獨到之處,特别是有大衆合作,前景看似不錯;蔚來虧損得厲害,與奔馳的合作目前隻是傳說,未來的不确定性最大。
我感覺新勢力車企比較普遍的問題是 " 一車走天下 ",如理想汽車;或者是 " 一車丢市場 ",如小鵬 G9。這就增加了這類車企市場表現及其命運的不确定性,畢竟,現在是智能化新能源汽車的爆發期,三電技術、軟件更新與叠代、智駕系統、智能座艙乃至降成本手段都日新月異,競争對手不斷湧現,新車各領風騷 5、6 年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能領風騷一兩年就不錯了。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品牌如果沒有足夠強的産品線,是很難長期保持競争力的,而足夠強的産品線基于足夠強大的體系能力,這正是新勢力車企的弱項,而且一旦市場飽和,這種弱點就可能是緻命的。
問:您的意思是新勢力車企最好傍個大款?
答:别說得那麽難聽,應該說是合作。比如小鵬和大衆的合作,我曾說過,小鵬如果能用好大衆的資源,扭虧爲盈,做大做強,有朝一日還可能成爲大衆的一個強勁對手,當然最好;如果合作效果不理想,自身業務持續虧損,被資本市場抛棄,還有大衆這樣的頂級接盤俠兜底,也是一種不錯的歸宿,一點也不寒摻,畢竟,很多具有自身優勢的中小科技公司都如此(參見《小鵬變大鵬還是變大衆?》)。
還有比亞迪和奔馳合資的騰勢,當初被認爲是比亞迪傍大款,十幾年下來,結果是奔馳頂不住虧損,落荒而逃,而比亞迪咬牙挺住,堅持了下來,騰勢終于爆發了,比亞迪自己已經是大款了。當然,騰勢的爆發不是偶然的,而是合資雙方在巨額虧損中不斷打拼、積累的結果。這樣看,騰勢合資項目是成功的,隻是奔馳不趕巧,虧本爲比亞迪做了嫁衣裳。這事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爲陰謀論愛好者留下了不小的想象空間。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沒有比亞迪的不屈不撓、堅持不懈,就不會有騰勢的今天。
所以,找個巨頭合作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能不能成功,關鍵還是取決于自己。
(圖 / 文 網通社 何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