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娛男明星對濃顔這個 title 到底是有什麽執念?
昨天,又有一個 #四大濃顔系男星# 的熱搜。
圖源 | 微博熱搜
點進去一看,提名的分别是陳星旭、鄧爲、王鶴棣和張淩赫。
圖源 | 微博 @圈内爆爺
不懂就問,所以是誰有熱播劇,誰就能評選上的意思嗎?
畢竟三個多月前,也有一個内娛濃顔四帥的熱搜。
圖源 | 微博熱搜
當時被提名的還是龔俊、陳星旭、宋威龍和張淩赫。
圖源 | 微博 @偶像沖浪達人
三個月河東,三個月河西,誰能想到個人就拿過一個濃顔熱搜的宋威龍,現在已經不配了。
圖源 | 微博熱搜
本來當時網友看到這個熱搜的時候就已經無語了,又是誰代表了我?
有的人甚至表示:這四人是我心中醜人擔當。
總結:主打就是一個對這個排名的不認可。
所以炸炸今天想來聊聊,這幾位被提名的到底能不能算得上是濃顔?
先來說說到底啥叫濃顔?
這幾年關于濃顔淡顔美人的讨論越來越多,這個概念其實也并不難理解。
濃淡就是形容顔色的,飽和度越高越濃,反之,飽和度越低越淡。
圖源 | 百度
因爲人的肉眼總是更容易被飽和度高的顔色吸引,所以你也可以理解爲,濃顔是屬于第一眼很抓人的長相類型。
但人的臉又不是五彩缤紛的對吧,怎麽判斷是不是濃顔?就看體塊夠不夠突出。
這就得說到人的面部結構了,輪廓形狀、骨頭走向、五官大小,都會影響到面部的濃淡水平。
圖源 | 百度
咱們一個一個說。
「輪廓」
在人體美學标準中,有一個叫馬誇特面具的東東,号稱符合 0.618 的黃金比例美學。
黃不黃金不敢百分百确認,但這個面具還是比較符合主流美學的。
從這個面具可以看出,臉部外輪廓的面部轉折是很明顯的。
圖源 | 百度
要滿足這個條件,就很考驗骨骼發育程度了。
拿公認的神顔尊龍,和兩次上榜的陳星旭對比,會發現前者的面部折角更小,輪廓形成一個有棱有角的五邊形。
圖源 | 豆瓣電影
想想看,遠遠地有一個人向你走來,你會先看到啥?
肯定是輪廓。
有明顯面部轉折的外輪廓,能給人第一眼的沖擊感。
公認的濃顔代表,丹尼斯吳和金城武,他們的外輪廓就是五邊形。
即使在黑暗中,你也不會覺得他的臉糊了,依舊很突出。
圖源 | 豆瓣電影
對比一下一目了然,即使是高清正面圖,鄧爲和龔俊的輪廓也看不到明顯的轉折點。
優點是看起來臉小,缺點是第一眼不驚豔。
圖源 | 豆瓣電影
棣棣和張淩赫的輪廓稍微強勢一點,平直的下巴也會讓臉看起來更有存在感。
圖源 | 豆瓣電影
被最新濃顔榜單開除的宋威龍反而是輪廓最強的(emmm…… 有點子尴尬),刀劈斧削的美感。
圖源 | 豆瓣電影
臉的輪廓強勢與否跟下颌發育程度有關。
龔俊的比例和嚴寬其實還有點小像,但是嚴寬的下颌角更寬,帶來了鋒利利落的輪廓,而龔俊的就比較含蓄,側臉窄了,臉是小了,可不如嚴寬抓人。
圖源 | 豆瓣電影
新時代濃顔男星主打一個下颌消失術。
圖源 | 豆瓣電影
下面這三位好一點,但能看出絕對面積和嚴寬比也不算大,除了張淩赫,都是偏窄面。
圖源 | 豆瓣電影
「T 區」
立體的 T 區是決定帥哥的基本配套之一。
但要多立體才能算得上是濃顔?
這個問題李棟旭可以解答,即使把他修得慘白,依舊能感覺到他鮮明的 T 區。
要給人第一眼驚豔的濃顔感,T 區的布局必須得夠緊湊才行。
最重要的幾個因素,炸炸覺得是鼻根高度,眉眼間距,眉毛形狀。
一個一個說。
鼻子。
能勇闖娛樂圈的,鼻子肯定不低。
圖源 | 豆瓣電影、微博 @鄧爲 D
但鼻子高不代表就是立體。
還得考慮鼻根高度。
李棟旭和陳星旭比,一個像是高山,拔地而起,一個像是小丘陵,比較和緩。
圖源 | 豆瓣電影
鄧爲和王鶴棣都是屬于鼻根低緩的類型。
圖源 | 豆瓣電影
而宋威龍和張淩赫會更符合濃顔的定義,鼻根聳立在 T 區,看着是不是比上面那倆深邃點?
圖源 | 豆瓣電影
鼻根高的好處是,它能讓整個 T 區 3D 化。
嚴寬和龔俊一對比,是不是眼睛進深很多?眼下自然形成陰影,感覺看人的樣子都更深情了。
圖源 | 豆瓣電影
沒錯,它最大的作用之一就是聚神。
鼻根一高,就會拉近兩眼距離,眼睛更聚光,低矮就相反,更顯幼态。
圖源 | 豆瓣電影
眉眼間距對于立體度也很重要。
間距近,眼眶内凹,形成明顯的高低關系,眼影藏在陰影裏,讓人猜不透。
間距太遠,五官之間的配合就不緊密了,進而也會顯得無神。
圖源 | 豆瓣電影
眉眼間距遠近主要取決于眉毛的走向。
發現沒,那些濃顔代表人均一對挑眉,把眉眼整個網上提拉,形成聚攏形态。
圖源 | 豆瓣電影
但這次提名的有幾位是韓式一字眉,額,看起來眼眶比較平,缺少了高低錯落感帶來的震撼。
圖源 | 豆瓣電影
不過看着是挺平和近人的。
圖源 | 豆瓣電影
宋威龍和王鶴棣的眉毛就不僅僅是挑,而且還很濃密,T 區的層次非常鮮明。
圖源 | 豆瓣電影
前面說過,新一代「濃顔男星」普遍下颌不發達,意味着顴骨也會比較弱勢。
弱勢的顴骨則意味着,已經失去了 T 區高點的他們,再沒有顴骨的支撐,面部會比較平。
圖源 | 豆瓣電影
但有顴骨,才能形成泾渭分明的内外輪廓。
圍繞着顴骨,形成高低錯落,側面内收(内凹的平行四邊形),正面面積變小,折疊度高,進一步強化了他們的 T 區。
圖源 | 豆瓣電影
所以第一眼就是直觀的帥氣沖擊。
圖源 | 豆瓣電影
所以強勢顴骨的人,他們的明暗交界線是一個面,而弱勢顴骨的人隻剩一條線,會顯得面中有點腫脹,又進一步削弱了 T 區的存在感。
圖源 | 豆瓣電影
「五官大小」
本來輪廓就不夠強勢,T 區也沒别人立體。
一對比,五官還小一号。
其實眼睛的形态也會影響 T 區的緊湊程度。
簡單來說,成人化程度越高,整個 T 區會越集中。
像嚴寬的長眼就會更舒展,比例搭配和諧,之前被說是薩摩耶的龔俊,就長了一對短圓杏眼,讓他的 T 區更散了。
圖源 | 豆瓣電影
所以他之前演《山河令》出圈的神圖幾乎全都是仰拍,這樣眼睛就會自動拉長,更有多情妩媚的感覺,正面這種情緒就消失了,反而變得呆萌。
圖源 | 豆瓣電影
龔俊雖然眼睛小,但起碼挺大的。
如果眼睛絕對大小都不占優勢,就真挺難奪人眼球的。
圖源 | 豆瓣電影
這幾位的眼睛暫時是沒有那種「哇,大到吓人」的感覺。
圖源 | 豆瓣電影
隻能說王鶴棣和宋威龍的挑眉挽救了不少分數,雖然不大但還算有神。
圖源 | 豆瓣電影
鼻根高,鼻子小不了,經典濃顔男神基本都長了個大鼻子。
有的鼻頭還輕微下勾,視覺上更銳利,所以他們的側面總是能夠脫穎而出。
圖源 | 豆瓣電影
現在普遍都是比較秀氣挂的。
圖源 | 豆瓣電影
張淩赫跟宋威龍的鼻子,搭配他們的臉,算挺大的了。
圖源 | 豆瓣電影
五官偏小的道理其實也很簡單。
因爲骨量小,所以面部起伏也不明顯。
同樣。
因爲輪廓小,所以能裝的五官也不大。
分析完,我隻能說,哪兒來那麽多濃顔男神!
被提名的這幾個,能過關的我感覺隻有宋威龍。
輪廓強勢、T 區鮮明、五官還大。
圖源 | 豆瓣電影
其它的真沒必要來攪這個渾水。
在這個熱搜裏,網友還提名了不少其它男明星。
羅雲熙,T 區夠立體五官夠大,但輪廓太秀氣。(注意,不是不帥的意思)
朱一龍,輪廓夠強勢,但五官不夠大。(注意,不是不帥的意思 +1)
圖源 | 微博 @Judy 的小火鍋
張彬彬,T 區也夠立體,五官也夠大,輪廓也有,但沒有強勢到濃顔的标準。(注意,不是不帥的意思 +2)
圖源 | 見水印
可以理解爲什麽大家這麽追捧濃顔這個詞,因爲「濃」這個字就自帶一種很厲害的光環。
不自覺地,把濃顔這個詞當成一種對美貌度的認可。
但仔細想想就會發現,基本公認的濃顔,都是上一代審美的産物。
不那麽高清的年代,更需要大五官來造成沖擊感。
但在這個高清且手機屏泛濫的年代,壓根沒必要追求所謂的「濃顔」,手機屏這麽小,看啥能不濃呢?
真建議男明星(or 營銷号)不要啥都想着蹭一蹭。
畢竟真帥的,不是濃顔,也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