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的手有多巧?
1
小孩子的動手能力有多強?
近日,山東一小女孩 " 用紙盒與泥巴造長城 " 的視頻火了。
從設計紙盒樣式,到剪裁、塗抹泥巴,再到拼接、定型……
小女孩全程親自動手,十分認真。
最後,她在樓梯上打造出自己設計的 " 長城 "。
網友看到後忍不住直呼:這是未來的土木工程師!
小女孩的動手能力真的太強了。
這難道就是大家常說的:自帶 " 天賦技能 " 的滿級小孩?
2
前些天,貴州一男孩玩泥巴,同樣也玩出圈了。
他用泥巴捏出一個村莊……
村莊的房屋,造型逼真,錯落有緻。
近距離一看,屋頂這些地方更是細節滿滿。
這簡直就是玩泥巴界的天花闆!
不少人看後忍不住想起自己小時候玩泥巴的模樣,感歎道:
" 别人玩泥巴蓋村莊,我玩泥巴搞得一身髒兮兮。"
隻能說現在的孩子,真的不得了。
好好努力,未來可期!
3
河南一名 11 歲男孩做飯視頻,引不少網友的圍觀。
熟練地切菜、炒菜動作,讓人看着很舒服。
就這刀法,說實話,很多大人都比不了。
不知道孩子是咋練出來的!
說起來,男孩學做飯,還是他爸爸爲了讓他少玩點手機才教他的。
沒想到,孩子能學得這麽好。
從 7 歲到 11 歲,男孩除了刀工了得,還能做 10 多種家常飯菜。
而且,通過做飯他的動手能力越來越強,自信心也提高。
甚至還有了一個小夢想:" 長大要到清華大學包廚房。"
從小就有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願意爲之努力,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一定不會太差。
4
孩子的手能有多巧?
江西一男孩,用花生殼做鞋子。
小小的花生殼在他手裏,沒一會就能變成一個精美可愛的小鞋子。
這不僅僅需要動手能力,也要有足夠的專注力。
再看他設計的 " 鞋子 ",款式多樣,細節滿滿。
一看他就是一個熱愛生活、有想象力、有自己想法的孩子。
說起來,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對孩子的成長幫助真的很大。
當孩子學會動手去完成某個任務時,他們會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
這種自信和滿足感會鼓勵他們繼續嘗試新的事情,并逐漸發展出獨立的思考和行動能力。
也就說我們常說的,孩子越動手,越聰明。
5
山東一小女孩爲保護奶奶種的花生苗,用油桶、鐵盆自制 " 驅鳥神器 "。
别看整體制作成本低,實用性卻不錯。
可謂貼合需求,創意滿滿。
看得出來,爲了家裏的花生苗不被鳥破壞掉,小女孩是真的用心了。
而她制作 " 驅鳥神器 " 不僅幫了奶奶,她自身的能力也在無形中有了提升。
畢竟,動手實踐除了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能讓孩子更好地學習和應用知識。
所以,别小看孩子任何一個小發明。
他們動手做的每一樣東西,哪怕做的并不完美,對孩子來說都是一種提升。
6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
" 手是思想的鏡子,是智力才能發展的刺激物,是意識的偉大培養者,是智慧的創造者。"
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學習上,動手實踐都是一種積極有效的教育方式。
那些動手能力強的孩子,未來都不會太差。
作爲一名家長,怎麽才能讓孩子更好地發展動手能力呢?
年齡小一點的孩子,家長可以陪孩子玩拼圖、積木,在培養動手能力的同時激發孩子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年齡大一些的孩子,家長也不要因爲孩子要學習,就什麽事情都幫孩子做,要給孩子動手的機會。
最簡單的便是可以讓他們幫忙做飯、洗菜、打掃衛生。
從生活小事中先讓孩子動起來,孩子會更加獨立,對生活有更深刻的認知。
在學習方面,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動手實踐,做一些小實驗。
這樣可以激發學習興趣,還能加深對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
7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采集了大量家庭數據發現:
在 3~4 歲動手能力就得到鍛煉的孩子,與 15~16 歲才開始的孩子相比,長大後普遍擁有更強的學習能力和對社會的适應能力,并且擁有更和諧的家庭關系與人際關系。
由此可見,培養、提升孩子的動手能力,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千萬不要覺得孩子去動手做家務、做實驗,是浪費時間。
動手實踐的過程是對孩子綜合能力的檢驗,孩子在實踐中才會真正地發現問題,完善自我。
所以,家長們,不要剝奪孩子們動手的權利。
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多陪孩子一起動手去做,去嘗試、去思考。
這樣知識會變得更加鮮活,生活也會變得更加精彩。
本文爲米小圈公衆号(ID:beimaogege)原創。作者圈媽,有一男寶和一女寶的二胎媽媽,用心用文字和大家分享海量育兒知識,解讀婚姻情感生活。陪伴千萬父母們和孩子的成長。
點個 " 在看 ",一起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