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注差評硬件部的差友應該知道啊,米羅在買了 ROG Ally 之後,就一直把這台機器當作辦公電腦在使用。
不說他用的時候有多方便吧,隻要有人看見他拎着這台 " 遊戲掌機 " 跑到會議室開會,就會紛紛投去一陣關懷傻子的目光。。。
雖然 ROG Ally 的定位是掌機,可這玩意兒本質上,是一台沒有鍵盤和觸控闆的筆記本。
所以隻要你願意,完全可以拿着這台掌機當電腦使。
然而作爲一名原教旨主義遊戲玩家,小發一直覺得,遊戲重要的是它本身的可玩性,以及它可以帶給玩家的正面影響。
至于這款遊戲跑在什麽系統上,用的什麽形态的硬件配置,隻要是性能夠用,其餘的都是個人的偏好選擇。
直到最近幾天,對各類掌機上頭的米羅,給我遞了一款叫做 Ayn Odin 2 的安卓遊戲掌機,是真有點把我整不會了。
如果說 Ally 是僞裝成掌機的電腦,那 Ayn Odin 2 就是一台僞裝成掌機的安卓手機。
用省流的說法來講,這是一台搭載了高通骁龍 8 Gen 2 處理器的遊戲掌機,官方第一波的預售價格 1999 元,第二波漲到了 2099 元。
Ayn Odin2 在功能上,和之前爲大家介紹的那台 Retroid Pocket 3+ 很類似,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台不能打電話、加上了物理按鍵的安卓手機。
不同之處在于,這台 Ayn Odin2 用的 8 Gen 2 芯片要比 Retroid 上的虎贲芯片強了不止一個量級。
小發這裏抄一下托尼的作業,做了一張參數表格放在下面,想看的可以留意下。
說實話,我在拿到這款産品的第一秒,腦袋中就冒出了一個大大的問号:
到底是誰會買這樣的産品啊。。。
Ayn Odin 2 能做的事情,手機買一個伸縮藍牙手柄也是能做到的,但像打電話、5G 上網這樣的功能,安卓掌機卻做不了。
刷 B 站也沒做上橫屏交互的适配
手機人人都有,而掌機不是生活的必需品,真會有人會爲了安卓系統上的遊戲生态去買 Ayn Odin 2 嗎?
對大部分人來說,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但玩耍了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在遊戲掌機這個細分領域中,Ayn Odin 2 的出現對于硬核玩家的意義,完全不同。
在外觀和尺寸上,Ayn Odin 2 要比 ROG Ally 小上一圈,拿在手裏還是有份量感的。
左邊爲 ROG Ally,右邊爲 iPhone15
整機 420g,重量上和兩台手機差不多,褲子口袋倒也是能塞下,不過要是想攜帶出門用,還是放在包裏要更合适一點。
Ayn Odin 2 的按鍵鍵位基本符合一般遊戲手柄的排布。
ABXY 的彈簧按鍵反饋力度小發還挺喜歡的,不像 Joy-Con 上的那麽硬,霍爾搖杆的高度、歸位效率以及按擊的質感也給了一種想讓人去搓它的沖動。
這台掌機還有個有意思的點是,它保留了搖杆周圍、以及側邊的 RGB 燈效,如果你不嫌紮眼睛,可以在設置裏調整你喜歡的光污染顔色,透明機身亮起來之後還是蠻酷炫的。
因爲是安卓掌機啊,所以隻要是安卓系統上的手機遊戲,Ayn Odin 2 都是支持的。
Ayn 還給這台 Odin 2 設置了一個官方啓動器,你可以把你經常會打開的遊戲拖到這個啓動器裏,打開就能玩。
不得不說,在這台 Odin 2 上玩手機遊戲的體驗,和在手機上玩還是有些差别的。
就拿原神來說吧,如果你不想純搓玻璃闆,那就需要在玩之前先去做掌機按鍵的映射,把屏幕上的按鍵對應到搖杆和按鍵上。
小發玩下來,發現目前 Odin 2 還沒辦法直接對應到原神的手柄模式,有些映射不太精确的鍵位( 比如視角調整 ),還是要靠屏幕的交互來操作。
掌機形态玩手機遊戲的另一個好處是,不用再擔心機身發熱的問題。
這台 Odin 2 在原神上的幀數表現和發熱都穩在 60 幀上下,安兔兔跑分也是主流 8 Gen 2 的标準水平。
除此之外,Odin 2 用來給做 Steam 做串流的體驗也是不錯的,在辦公室的網絡環境下,遊戲穩定在 60 幀左右沒有問題,串流延遲在 5ms 上下。
當然,對于硬核玩家來說,Odin 2 這樣強悍性能的安卓掌機,就是要用來折騰模拟器的。
和 Retroid Pocket 一樣,不管是 PS2、PSP,還是古早的 GBA、NDS,都可以在上面跑。
不一樣點在于,在 8 Gen 2 級别性能的加持下,Odin 2 可以把那些對性能要求比較高的模拟器,給治服帖。
就拿 PS2 模拟器上的戰神來說,Odin 2 的表現比 Retroid Pocket 上的體驗要好太多了。
5 倍原生分辨率下無壓力爽玩 ~
小發還在這台機器上折騰了一下 Switch 模拟器(很折騰,真的很折騰),跑了一下塞爾達王國之淚。
Odin2 上的畫質,确實比 Switch 主機上好太多了,啥才叫次世代掌機啊!(bushi
不過在安卓系統上的 Switch 模拟器,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會産生閃退以及掉幀,相比遊戲的穩定性來說不如原生 NS 掌機。
但畫質的提升不得不說真是太舒服了。。。
總的來說,假如你是一個喜愛掌機這種形态的硬件,并有着一定折騰能力的玩家,那在高性能加持下的 Ayn Odin 2,可折騰玩性方面還是挺值得探索的。
你可以拿它直接跑手機遊戲,用模拟器玩其他不同遊戲平台的遊戲,也可拿它串流 PC、遊戲主機,爽完 3A 大作。
小發上手短短幾天,已經品出那麽點 " XXX其樂無窮 " 的味道了。
但還是回到文章開頭的那個問題啊,PC 掌機現在大家都在做,也确實填補了硬核玩家們的便攜需求。
可安卓掌機在大衆眼裏仍然是小衆産品,除了它的固定受衆之外,産品做出來還是得賺錢嘛。
所以小發還挺好奇 Ayn 的小夥伴設計這樣一款高性能安卓掌機的初衷到底是啥?
爲此我們找機會采訪到了 Ayn 國内負責市場銷售的邱老師,從他的角度聊了一下對于這款産品的看法。
首先在産品定位上,Ayn 确實有考慮把 Odin 2 定位成 " 第二手機 " 的考慮。
相比較手機來說,Odin 2 因爲沒有 5G 模組,所以能有着比手機更好的續航體驗,掌機的握持感以及和手機完全分割開的使用場景,也是它的一大特色。
畢竟不會有人希望自己遊戲打到一半,被一個電話打斷,從手遊的體驗來說,其實是排除幹擾,玩的更專心了。
另一個問題是對于小白玩家,這款掌機的上手門檻是客觀存在的,Ayn 目前的解決方式是内置了騰訊雲遊戲,盡量去降低配置帶來的難度。
Ayn 自己也有心做一些獨占遊戲上去,但困難還是比較大的,未來或許會有。
而對于像紅魔這樣的遊戲手機,對 Odin2 來說的确是很有力的競品。
根據邱老師的調研和觀察,他發現會買紅魔手機的用戶,很少會拿它來當主力機來用,所以這兩款産品在用戶受衆上其實會有一部分重疊。
Odin 2 的優勢在于,它的價格要比紅魔更便宜,如果隻是想買一台設備來打遊戲的話,Odin 2 會更純粹一些,續航和發熱表現也要更好。
而大家問的比較多的:" 我手機買個手柄不香嗎?" 的經典問題,邱老師也做了回答。
一方面是外接手柄和你的手機适配程度怎麽樣?延遲高不高?好不好用?這些對用戶來說是個未知數,你必須要花這個錢買了配件才知道。
好用的手機手柄再配個散熱器,也要接近四五百的價格
至少在體驗這塊上,Odin 2 有信心比手機接手柄要做的好。
雖然說小發覺得大部分人,應該還是不太會花這小 2000 塊錢買 Odin 2。
但對于想要把工作學習和娛樂玩耍的場景徹底分開的人群來說,用一台高性能的安卓掌機來當自己的 " 第二手機 ",未嘗不是一個有趣的選擇。
小發覺得,如果把一台手機比作一台馬力充足的家用小汽車,那麽 Ayn Odin 2 就是一台讓人看了心動、家用性要略差一些的性能小跑車。
它或許沒辦法帶給你很好的帶人、智能駕駛等需求,但你要單論駕駛感受,那一定是拿捏的死死的。
在如今智能手機已經取代大部分電子設備的時代,能做出一款對某一項功能專一的設備,或許不是一件讨巧的事。
但抛開這些理性選擇,它一定是一件有情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