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月 4 日《關于加強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融合互動的實施意見》正式發布,推動新能源汽車反向給電網送電。其中,根據最新發布的政策,安徽省新增和更新的公務用車将使用新能源汽車,這部分車輛有望率先參與到車網互動當中,充放電每度電價差達到了 0.9 元。
"
撰文|星辰
編輯|周展
視覺|慢慢
所謂車網互動,簡單來說就是指新能源汽車通過充放電裝置與電網進行能量和信息的互動。
其中可分爲智能有序充電和雙向充放電。衆所周知,電網的屬性是發多少電就用多少電,多發不用浪費,少發不夠又會電荒,讓電網儲存電能又是世界性的技術難題。對于國家來說,最大的成本就落在電儲存和運輸上了。
推動新能源汽車反向爲電網供電,讓新能源車充當一個可移動的儲能 " 充電寶 ",并獲取相應的差價,看似雙赢的背後真的是這樣嗎?
穩賺不賠
那就試試看
從國家電網方面來看,貌似可不是一星半點的蠅頭小利。
根據2023 年前三季度的銷售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同比增長了 30%,達到了約 300 萬輛。不僅如此,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舉辦 2024 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預測峰會上,發布《2024 中國汽車市場整體預測報告》,預測 2024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将達 1150 萬輛左右。
一方面,施行了新能源車反向供電之後,如此龐大的新能源車主加入到供電隊伍當中。無形之間國家電網就多了很多可移動儲存電能的 " 供應商 ",不但解決了電的運輸還解決了電的儲存問題,同時還大大降低了成本。
另一方面,在用電高峰期剩有餘量的車主将電反向供給電網,大大提高了電的利用率。同時還很好的解決了高峰期用電的問題。而這一部分回收電的費用自然有在高峰期使用電的人來買單,羊毛出在羊身上何樂而不爲呢?
精打細算
真劃算
在政策發布,有網友算過這樣一筆賬。假設在晚上的波谷時段,車主以較低的價格 3 角錢 / 度充電,而在波峰時段,則可按照 1 元 / 度的價格放電。每次按照 50 度電計算,就可以實現 35 元的收益。經過 2000 次充放電運算,車主可以輕松賺取到 7 萬元的收益,而這樣的利潤對許多車主來說也是相當可觀的。
早前,國内外已經有一些企業開始在此領域布局嘗試。特斯拉算是儲能業務開展較早的車企," 虛拟電廠 " 模式也探索的更爲全面,一些特斯拉用戶也使用 " 虛拟電廠 " 賺到了錢。據報道,去年 8 月 31 日特斯拉舉行了第二次 " 虛拟電廠 " 反向供電供貨,有用戶分享在此次活動中一晚上賺到了 75 美元(約合人民币 510 元左右)。
就在本周 1 月 9 日,蔚來上海首批 10 座 V2G 目充站也正式投入運營。以蔚來 75kWh ET5 車型爲例,如果車主夜晚用低谷電價(假設 0.3 元 / 度)充滿電池,花費 22.5 元。第二天上班或外出時将車輛停在 V2G 目充站對電網反向供電,假設此時電價是 1 元 / 度,供電 40 度,便可獲得 40 元收益。
看似賺了
真的賺了嗎
政策一出,甚至有一些網友對于這個創新的方式給出了自己的調侃,稱之爲 " 喜提十多萬的新電池,簡直爲愛發電 "。但于此同時,我們不得不考慮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電池壽命。電池壽命的折損成本又該誰來承擔?
衆所周知,要想實現每天車網互動,那就大大提高了我們對于車輛電池高頻充放電的要求,同時對于電池的壽命也帶來了很大的考驗。一般來說,新能源車電池壽命爲 6 年,6 年以後發生故障的頻率會提高,還會出現續航裏程下降、存電量少、充電慢等問題。
如果向之前網友算的那樣充放電 2000 次可獲得 7 萬元的利潤,假設平均每天爲電網反向充電 1 次。那麽需要持續充放電 5.4 年。正常情況下,電池的壽命爲 6 年,那頻繁的充放電情況下,電池可以讓你成功的賺到 7 萬元嗎?電池因爲反向爲電網供電而降低的電池使用壽命是否還算在質保當中呢?
當然,在電池健康的情況下,成功爲電網反向供電确實是一個對于能源利用的好創意。那如果已經老化的電池再進行反向的供電會不會帶來更多的不安全的隐患呢?一直以來,很多人都對電車的電池安全問題抱有質疑,網路頻發的電車着火畫面着實讓人觸目驚心,如果發生意外就真的是得不償失了。
最後
在報道中,實施意見明确了 2025 年初步建成車網互動技術标準體系、全面實施和優化重點峰谷分時電價市場機制建設和試點示範區的重要進展。2030 年我國車網互動實現規模化應用、智能有序充電全面推廣。
當然穩步推進政策的同時,會大大的促進車、樁、電網各個環節的技術進步。對于車網互動核心技術的發展,以及推動長壽命電池、高頻充放電電池、安全防護等技術也起到了促進和監督的作用。
保護環境并不是一人舉動,而是靠着大家的力量一起維護。當然,希望未來某一天不會像網友吐槽的這樣:" 新能源汽車最大的受害者,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