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需謹慎,更要防詐騙。
9 月 12 日晚間,飼料龍頭海大集團(SZ002311,股價 48.63 元,市值 809.1 億元)發布公告稱,有不法分子冒充公司名義僞造 " 海大農牧(集團)"APP,并騙取投資者和社會公衆的資金或個人信息,海大集團稱公司從未上線理财類 APP,并且已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
9 月 13 日上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撥打海大集團證券部電話嘗試采訪,但工作人員表示該部門接受采訪需要公司總部辦同意,但證券部沒有總部辦的電話。海大集團董秘電話也無人接聽。
海大集團理财 APP?假的!
根據 9 月 12 日晚間公告,近日,海大集團接到群衆反映,有不法分子冒充公司名義,僞造 " 海大農牧(集團)"APP,通過誘導下載手機 APP 及網絡平台虛假宣傳等方式實施詐騙,騙取投資者和社會公衆的資金或個人信息。公司強烈譴責任何假冒公司名義欺詐投資者和社會公衆的違法行爲,已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
海大集團還提醒稱,公司從未上線理财類 APP,未開展任何相關衆籌集資業務及銷售理财業務,也從未授權任何個人或單位開展上述業務,請勿上當受騙。同時公司強烈譴責任何假冒公司名義欺詐投資者和社會公衆的違法行爲。
需要指出的是,海大集團在 12 日晚間所披露的内容較爲簡單,并未在公告中介紹具體行騙公司名稱或是上市公司所掌握的詐騙行爲發生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到,互聯網上,至少有名爲 " 潮尚記 "" 辰珵 "" 洞察經理人 " 的自媒體賬号曾發布過與海大農牧理财産品有關的宣傳内容,發布時間均在 9 月 4 日。
海大集團是國内農業龍頭之一,其核心業務爲飼料、種苗和動保。今年上半年,海大集團實現營收 527.37 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 11 億元。不過,今年 1 月以來,海大集團股價已由 65 元以上跌落至目前 50 元以内,年内跌幅約 20%。
2020 年 7 月,海大集團市值首次突破 1000 億元大關;2022 年,海大集團收入規模也突破千億元,實現營收 1047 億元,同比增長 21.63%,成爲廣州首個營收千億級農業龍頭企業。
多家上市公司曾被假冒
也許是 " 大樹底下好乘涼 ",前有假國企、假央企頻發,如今,知名上市公司也成了被假冒的重點。
半個月前,海南的一家上市公司也有類似遭遇。8 月 19 日,海德股份(SZ000567,股價 11.92 元,市值 160.7 億元)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海徳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徳資管)發現,不法機構在微信公衆号注冊與海徳資管名稱容易混淆的 " 海德資管 " 賬号并非法使用海徳資管日常使用的 Logo、發布了海徳資管相關信息并附二維碼誘導投資者下載非法 APP,意圖實施詐騙。前述 " 海德資管 " 微信公衆号注冊主體爲安徽納布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 公司發現此事後高度重視,采取措施制止該非法侵權及詐騙行爲,在排查過程中接到舉報信息,已有投資者被誘導下載非法 APP 并造成财産損失。" 海德股份公告稱,公司已向有關部門舉報,嚴正要求注銷删除前述 " 海德資管 " 微信公衆号。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到," 甯王 " 甯德時代(SZ300750,股價 217.93 元,市值 9581 億元)此前也有類似遭遇。據媒體報道,一款名爲 " 甯德時代 " 的 APP 内有各種各樣的理财投資産品,可以買 " 甯德時代锂電池 "、" 甯德時代專屬社會公衆股 " 等産品,甚至一些産品宣稱隻要投資 2 天就能獲得 5% 的收益。上市公司甯德時代也在今年 3 月份回複投資者稱公司并未運營 " 甯德時代 "App 及發售相關理财産品,也已向甯德公安反詐中心進行了報案。
另一千億市值巨頭三峽能源(SH600905,股價 4.90 元,市值 1403 億元)也曾在去年發布防範不法分子假冒公司名義從事詐騙活動的公告。記者注意到,在該公告中,三峽能源不僅公告 " 網絡中出現的‘三峽新能源’手機理财 APP",還直接展示了假冒 APP 的界面和假冒網絡地址等。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