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非凡油條 ,作者豆沙包
重要通知
一個好消息,我們在知識星球開辟了第二戰場【非凡油條】,有很多在公衆号不方便說的東西、一些相對私密的個人見解(涉及經濟、投資等)、一些财經方面的重要資料,我們都會發在知識星球的非凡油條專欄上,供大家學習交流。
此外,我們也會在知識星球【非凡油條】不定時開設一些重要的自學課程,比如之前開設的 AI 辦公工具學習課程。
具體的加入方式,以及更詳細的介紹在文末二維碼,大家可以到文末查看。
今年以來,網絡上掀起了年輕人求神拜佛的讨論。有媒體評論年輕人的行爲 " 走偏了 ",但更多的媒體理解年輕人爲什麽熱衷于上香。在不确定性增加的當下,年輕人急于尋求情緒的出口,開始在寺廟中自我療愈。寺廟也與時俱進,采用咖啡、手串等時尚元素吸引年輕人。現代社會,年輕人通過上香、city walk 等方式實現自我解壓,我們也應當看到背後的深層次社會問題,并通過宏觀調控進行疏解。
年輕人求神拜佛,輿論有褒有貶
今年三四月份,網絡上掀起了關于年輕人求神拜佛的讨論。
" 年輕人在上班和上進之間選擇了上香 "" 求人和求己之間選擇了求佛 "" 關系與體系之間選擇了佛系 "" 木魚一敲,煩惱全消 " 等詞條頻頻登上微博熱搜,引發網絡熱議。
今年以來,年輕人熱衷于寺廟遊。攜程網數據顯示,2023 年 2 月寺廟景區訂單量同比增長了 310%,且預定門票的遊客中 "90 後 ""00 後 " 的比例接近 50%。
監測數據顯示,2019 年 " 寺廟 " 在社交平台上還處于籍籍無名的狀态,4 年時間過去,如今的搜索量增長了 368 倍。
有媒體評論,年輕人求神拜佛的行爲 " 顯然走偏了 ",畢竟向神靈禱告是虛妄的," 奮鬥才是青春的底色 "。
然而," 上香 " 和 " 奮鬥 " 未必矛盾。正如另一家媒體指出的,與其憂心年輕人上香,不如關心他們在 " 求 " 什麽。
年輕人爲什麽熱衷于上香?最關鍵的原因是年輕人面臨的風險和不确定性增加了。
古人之所以求助神佛,更多的是因爲他們難以掌控自己的命運,對許多影響自己人生的外部力量無能爲力,隻能寄希望于神靈。
社會學家楊慶堃在所著《中國社會中的宗教》中指出:" 生活越艱難,人們越是傾向于尋求巫術和宗教的幫助;越是貧困的階層,其成員也就越迷信。"
即使是現代化的社會,也還是做不到掌控所有風險,甚至風險可能比以前更大更多了。
一方面,年輕人從求學、就業到日常生活,幾乎無不面臨着抉擇,社會的容錯率又低,一步錯步步錯,而大部分風險又遠遠超出個體所能掌控的程度。
另一方面,中國自古就有 "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 的生命曆程标準,在無形中更增添了年輕人生活工作的時間緊迫感。
就業難、購房難、看病難、孩子上學難、父母養老難以及來自職場競争、社會交往、婚戀生育等各方面的壓力更加劇了年輕人的焦慮與恐慌。
因此,年輕人出現暫時性的消極避世情緒,是可以理解的。
" 求神拜佛 " 不僅雜糅了年輕人焦慮、向往、迷茫、糾結等多重心理狀态,也反映了年輕人在時代轉型中的現實困境與生存境遇。
而且,青年 " 求神拜佛 " 不代表 " 無知迷信 ",與努力奮鬥也并非完全對立關系,更多的是把 " 求神拜佛 " 作爲休閑放松、排解壓力、轉移焦慮的途徑
爲此,不應給年輕人的求神拜佛貼上 " 逃避現實、缺乏奮鬥、自我欺騙 " 的标簽,從而忽略和掩蓋産生這種現象的深層次社會性原因。
畢竟,大部分去寺廟的年輕人,是爲考試上岸煩躁不安的人,是爲住房、教育、醫療壓力焦頭爛額的人,是爲未來的不确定性彷徨不定的人。
他們都有爲之奮鬥的理想追求,也有不得不焦慮擔憂的現實困境。
與其一味地指責和批判,不如給年輕人多些人文關懷與合理引導,幫助他們提振信心、化解憂慮。
年輕人困于成家立業,承受三重壓力
當前,年輕人在 " 成家 " 與 " 立業 " 這兩方面均面臨較爲嚴峻的形勢,一些客觀性、結構性問題并不是依靠青年自身的力量可以解決的。
" 立業 " 方面,受制于經濟發展速度下降、結構性就業矛盾突出、教育回報率降低等各種因素,青年群體失業率偏高、就業質量堪憂。
我國青年失業率從 2018 年的 10.8% 上升到 2022 年的 17.6%。2023 年 6 月份,我國青年失業率達到了 21.3%,創下曆史新高。
研究表明,最近十年青年勞動者的失業焦慮顯著增強,勞動參與率也在下降。
此外,當前青年就業出現了諸多新現象,從 " 内卷 " 到 " 躺平 "," 考編考研熱 " 不斷升溫,體制内的央國企和公務員成爲不少畢業生的優先選擇。
" 成家 " 方面,受到生活成本和婚育壓力的逐漸提高,年輕人結婚買房的難度顯著加大。
婚姻方面,結婚的人越來越少。根據育娲人口研究的《中國婚姻家庭報告 2023 版》,我國結婚率從 2013 年的 9.9 ‰下降到 2022 年的 4.8 ‰,結婚登記對數從 2013 年的 1347 萬對,下降到 2022 年的 683 萬對。
住房方面,我國自古就有 " 安居樂業 "" 有恒産者有恒心 " 的觀念,因此買房成了大量青年努力奮鬥的目标。
擁有住房對青年群體的人生規劃與地位信心具有重要象征意義。
《中國青年報》的一項調查顯示,有 78.5% 的受訪青年認爲 " 自由住房帶來安全感、歸屬感 ",50.5% 的受訪青年認爲 " 傳統觀念裏自己的房子才是家 ",可見住房消費仍然是大量青年的必然性、必須性、必要性消費。
然而,高昂的房價不是大多數年輕人可以獨自承擔的。1998-2019 年我國住房銷售均價年均增長率達到 16%,遠超同期人均 GDP 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率。
此外,年輕人承受的外部評價壓力始終存在甚至更大。
35 歲被廣泛默認爲要取得一定社會成就的年齡門檻,否則可能會被認爲是 " 失敗者 "。
社會對年輕人事業成功、結婚成家的評價标準并未有多大改變,但是所需的客觀條件已發生巨大變化,兩者的碰撞給當代青年帶來更大壓力與焦慮。
在職場上,年輕人面對又好又快、降本增效的評價标準。
不僅要求時間效率 " 快 ",更提出結果指标要 " 好 ",時刻強調比拼主義、趕超主義、績效主義,其後果是 " 速度文化 " 的無限蔓延。
" 速度文化 " 倡導理性、規則、秩序、标準、優績等現代化價值,但過分追求 " 速度文化 " 意味着生活裏緩慢的、悠長的品位被漠視和抹殺掉了。
年輕人始終被 " 速度文化 " 裹挾着、綁架着、支配着,腳上帶着鐐铐,頭上懸着劍,物質需求不能立刻得到滿足,精神需求也隻能被壓制。
面對成家立業、外部評價、快節奏職場的三重壓力,年輕人成爲了時間焦慮的主體。
年輕人與寺廟雙向奔赴,寺廟經濟興起
在愈發快節奏的生活當中,年輕人産生尋求 " 烏托邦 " 的寄托。
寺廟通常建立在大自然的山水之間,古樸清淨。
在寺廟的短暫休憩不僅能夠親近自然、削減張力,還能順帶許個願,完全滿足了年輕人釋放身心、忘卻煩惱、期待美好的空間場所需求。
年輕人被寺廟吸引的同時,寺廟其實也在努力 " 擁抱 " 年輕人。
近年來,各地不少寺廟在文創、周邊産品方面下了大量功夫。
一些寺廟區域的咖啡館,也受到網友熱捧。
例如,杭州永福寺在寺内推出的慈杯咖啡,靈隐寺引入了星巴克,上海的龍華寺開設了自己的咖啡廳。福建的南普陀寺更是爲咖啡起了禅意的名字,将冰美式叫做 " 一念心 "。
手串則成爲寺廟消費的另一大亮點。
雍和宮的 " 琉璃香灰手串 " 因其多種寓意而備受年輕人青睐,手串設計也推陳出新,采用年輕化的配色,成爲年輕人的 " 時尚穿搭 " 必備。
靈隐寺的 " 十八籽佛珠手串 " 也在各大社交平台走紅。去年 8 月,在杭州 40 ℃的天氣裏,有時 6 點就有超過 200 人排隊請購。
文創産品也成爲了吸引年輕人的關鍵。
例如,五台山的文創雪糕采用寺廟的佛韻元素,吃掉雪糕後展露出的祈福簽将寺廟禅意具象化。杭州的法喜寺推出了姻緣類禦守單品,成爲年輕人眼中的 " 脫單必備之物 ",一年銷量超過 10 萬件。
咖啡、手串、文創爲寺廟旅遊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元素,引導遊客探索更深層次的寺院文化。
對寺廟的興趣不斷攀升之下,年輕人對開始關注相關的線上産品。
2022 年," 電子木魚 " 一度在年輕群體中走紅。
毫無疑問," 寺廟經濟 "" 祈福經濟 " 已然興起,寺廟也開始念起了商業經。
中國佛教協會數據顯示,截至 2020 年底,中國現存的 32600 座寺廟中有 20% 以上被商業化,主要集中在北上廣及河南、四川等佛教文化盛行的省市。
如今,寺廟已經開辟了寺廟文創、書畫售賣、寺廟培訓、短視頻 + 直播賣貨等多種方式實現營收,甚至有些寺廟開啓了上市之路。
寺廟與年輕人的雙向奔赴,也不是簡單的因緣際會。
當前,熱門寺廟基本都根據目标用戶進行了精準定位,如 " 求事業去雍和宮 "、" 求婚姻去紅螺寺 "、" 求财富去杭州靈順寺 "、" 求學業去五台山 " 等。
寺廟的年輕人絡繹不絕,關鍵是寺廟爲年輕人提供了所需的情緒價值。
面對當下持續高漲的焦慮情緒,寺廟天然的祈福屬性和氛圍,能爲年輕人提供快樂、美好、健康、平安等正向情緒價值。
例如,年輕人到寺廟喝咖啡的 " 反差營銷 ",每一杯咖啡暗藏的禅語,似乎都在告訴大家,在這裏喝的不是咖啡,而是 " 心誠則靈 " 的信仰。
年輕人的自救與他救
《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顯示 13-34 歲的中青年焦慮和憂郁水平高于其他年齡。
在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壓抑和焦慮的背景下,如何處理 " 垃圾情緒 " 成了青年人亟待探索的新課題。
除了去寺廟上香祈福,年輕人也在不斷尋求自我療愈、自我解壓的新興方式。
首先是風靡社交網絡的 City walk。
據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某平台上 City walk 相關搜索同比增長超 30 倍,舒緩心情是大家選擇漫步的主要原因之一。
City walk 兼具自然接觸和社交兩種屬性。離開熟悉的環境、脫離熟悉的生活節奏,去探索城市,能夠讓我們在屏蔽煩惱的同時,擁有新奇的體驗。
其次是一種名爲 Tufting ( 簇絨 ) 的新奇玩法,原本是用來制作地毯等産品的傳統工藝。
小紅書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 年年初,2 萬餘篇筆記與 "Tufting" 這個新興活動有關。美團發布的 "2022 十大解壓新業态 ",包括射箭、泰拳、陸地沖浪、Tufting 等。
有消費者評價,Tufting 比塗色更加解壓,打毛線的槍 " 突突突 ",感覺把煩惱打掉了。腦子裏隻想一件事,把這一段的毛線打得整齊。
此外,還有流體熊、撸貓撸狗、刮刮樂、玩具盲盒、毛絨娃娃等與解壓相關的産品和活動。
從寺廟求神拜佛,再到 City walk、Tufting。在快節奏的生活裏,年輕人不斷尋找着 " 壓力出口 ",以便 " 輕裝上陣 ",更好地面對工作生活。
在年輕人不斷自我救贖的過程中,我們也應當給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從宏觀層面爲年輕人減輕社會和生活壓力。
當前,就業、住房、教育、醫療是青年面臨的主要壓力,關系到青年享有的基本生活質量與擁有的抗風險能力。
就業方面,應提供更多的教育和技能培訓機會,幫助年輕人獲得更好的職業競争力。推動企業提供更多的靈活工作機會,如遠程工作、自由職業和兼職工作。
住房方面,通過增加青年保障性住房、專屬人才公寓,逐步解綁孩子入學資格與學區房、戶口等捆綁的政策性限制,多渠道減輕青年群體的住房壓力。
醫療方面,除了居民醫保、職工醫保,政府可以逐步推行普惠性商業醫療補充保險,例如各種 " 城市保 ",減輕青年家庭醫療消費壓力,降低因病緻貧、返貧的風險。
教育方面,嚴格執行 " 雙減 " 政策,減輕家庭養兒育兒負擔,防止青年因養育負擔過重産生不敢生、不想生的心理憂慮。
此外,應倡導慢節奏生活,減輕時間焦慮。
适度的時間焦慮能夠激發青年主觀能動性,但過度的時間焦慮則會擠壓個體的自由空間,導緻對青年的異化和漠視。
當年輕人的時間愈加被商品化、資源化、市場化,就會使年輕人在使用時間過程中愈加自我奴役和自我規訓。
" 欲速則不達 "" 過剛易折 ",要對社會 " 快文化 " 降溫,倡導合理的 " 慢生活 " 節奏。
總而言之,我們應正視年輕人 " 求神拜佛 " 背後的現實訴求,理解年輕人自我療愈的生活方式,并通過市場化的方式爲其提供壓力出口,通過宏觀調控爲其疏解現實難題。
在知識星球【非凡油條】裏,你可以獲得的:
1
重大财經新聞的分析,主要針對它對我們普通人的影響,以及可能的對 A 股大盤形勢的影響。
2
免費提問,随時可以向我提出财經或是生活上的問題,在不涉個人隐私的情況下我盡量解答。
一些公衆号上不方便談的話題,都會在知識星球裏發布。
3
财經方面的資料分享,比如行業研報,相關論文,都會發在裏面。
4
不定時開設一些自學課程,比如之前開設的 AI 辦公工具學習課程,我會帶着大家一起學習前沿新知識,提高工作能力
" 非凡油條 " 目前年費爲 100 元,非常優惠,以後會逐漸提價。這個價錢很值,能讓你避免幾十倍、幾百倍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