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樂夏 3 改編賽第二期,二手玫瑰選擇了改編王菲的《偶遇》。
這是一首相對冷門的歌曲,氣質靜谧,幽深。或許不那麽貼合觀衆慣性認知裏那個張揚潑辣的,生理沖擊式的二手玫瑰。
大多數人的想象,可能與嗨唱 " 京韻大鼓 " 的大張偉類似," 一開始看歌詞覺得,二手玫瑰選這首歌應該會改成:命運那若是風啊~欲望那是片雲哪~"
然而,他們總能讓人意想不到。張亞東在評價《偶遇》時,講出了這支老樂隊的厲害之處:二手玫瑰能夠讓觀衆産生的所有感情都是複雜的。
世上所有的 " 怪 " 與 " 奇 ",皆生發于人類情緒本身的變化莫測。二手玫瑰一直以來所做的,正是以打破常規的形式,演繹最多元的 " 複雜 "。
二手玫瑰,反差定乾坤
作爲姜文電影《邪不壓正》的宣傳曲,無論音樂風格、歌詞還是演唱,《偶遇》的原曲是克制的,冷清且精煉。
初聽《偶遇》時吉他手姚瀾表示,這首歌讓他頓感置身劇院,與劇中遠方歸來的愛人再度相見。原曲帶來的強大拉伸感,讓歌聲化爲一部出色的愛情音樂劇,韻味悠長。
命運若是風,欲望是片雲,愛情是場雷雨
必然的偶遇,不計較毀譽,靈魂滋養身軀
甜蜜的妄語,曾生死相許,誰忍心要斷句
相逢的露水,讓蓮葉太累,也就還給煙雨
聽完,二手玫瑰當場決定改編。"(對手)康士坦的風格是很文藝的,咱也文藝一回。我們可以做一個 …… 二手康士坦球。"
特色化從不禁锢于表達形式。一首講述細膩情緒流動的歌,同樣可以在新的演繹下唱出巨大的反差能量。而 " 反差 " 就是二手玫瑰提取于己身,化用于比賽的一大特色武器。
開場一片黑白,幽暗沉寂,敲擊鼓邊的音色成了寺廟裏超度俗生的木魚,如同溪水流淌,穿插起素雅的音樂線條。
配合歌詞,壓抑的情緒走上拐點。舞台上的梁龍扔掉披風,屏幕上的梁龍潑灑油彩,情緒從隐藏的黑白色一下反轉爲濃厚的彩色,斑斓而激烈。
傷害無痕迹,痛苦無欲無慮
愛情無憂無慮,生死無憂無慮
這一切,與歌詞中不斷重複的 " 無憂無慮 " 相互矛盾着,卻讓人立刻 get 到了矛盾背後的複雜感情。二手玫瑰所獨有的能量表達形式,呈現至極。
以最荒誕的方式讓觀衆跳出認知慣性,再用最強烈直白的情緒破除荒誕 —— 這或許是二手玫瑰的 " 生存法則 " 之一。
票數結果也證明,二手玫瑰的新嘗試,再一次牢牢抓住了觀衆的感知觸須。
更适合中國寶寶的搖滾符号
崔健說,搖滾就是要不斷找矛盾。二手玫瑰深谙此道。
自成立樂隊起,二手玫瑰便善于用自己的形式尋找矛盾,提取矛盾,呈現矛盾,與觀衆們在摸索的過程中撕開空隙,彼此聯結。
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二手玫瑰上樂夏 3 的原因之一:你要永遠冒險。
梁龍說," 對于樂隊而言,穩定是最大的不穩定。當然階段性的穩定期一定要有,但當樂隊已經保持相對良性的時候,就要去找新的課題,讓自己再往可能不穩定的方向去走。但這個目标是要往上去再邁一步,那過程就一定是和風險共存的。就比如來樂夏。"
" 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來到樂夏 3 之後,二手玫瑰每時每刻都在想着 " 折騰 ",想着創新。第一場,他們嘗試把" 搖滾是什麽 "這個話題抛給人工智能,得到了很有趣的答案。
第二場,他們選擇了一首文藝惆怅的愛情曲,結合視覺與演繹,改編成了一部時長簡短、餘韻卻悠長的電影。
二手玫瑰的現場,幾乎是中國搖滾舞台的行爲藝術代表。
從這一層面來看,二手玫瑰本質就是一支 " 文藝 " 的樂隊。無論音樂演出,還是話劇,歌舞等藝術形式,相通的往往是如何創造台上、台下之間的聯結。
台上人如何展現,台下人如何感念,如果能夠以此走通一條屬于自己的、與觀衆産生共感共情的路,一切便成立。二手玫瑰即走通了這條熱烈的、藝術化的 " 底層表達 " 之路。
東北地域風的紅配綠,就是二手玫瑰的象征之一。
大概成立的第二、三年,二手玫瑰接到了一個出國演出的活兒。" 那穿啥呢?不如就做一個紅旗袍,半身的,松松垮垮的像個襖子似的那種。再整個大綠褲子,上面還有窗前明月光,就去了。"
" 其實我們當時的想法特别簡單,就是能有一些民族感受的東西。因爲我們的音樂是這樣的,所以才想,不然造型也捯饬捯饬?這是最開始的動機。"
(圖源:網易雲)
" 紅配綠 " 成爲常态,主要源于歌迷們的共鳴與反饋。
" 有一年我們巡演,最後一站是沈陽。那天突然看到底下一堆拿着紅紅綠綠扇子的人,也不是我們要求的,自發的。我們沒見過拿扇子去看搖滾樂演出的,隻在廣場舞上看到過這一幕。哎呦,我覺得特别過瘾。"
後來,是一個藝術家朋友跟梁龍說:紅和綠已經開始成爲二手玫瑰藝術組成的一部分了。
之後,二手玫瑰開始在舞美設計、服裝設計上,明确地加入紅綠元素," 現在我們去一些音樂節的時候,在路邊的大爺大媽或者少男少女們,都拿紅布在街頭售賣,或者自己撕一條系上玩,就已經形成這麽一個氣候了。"
凡是曾經不被理解的東西,在經過時間的沉澱之後,都會成爲某種認知上的 " 奇迹 "。
從最初的不被接受,到現在成爲代表,甚至吸引來了無數 90 後、00 後年輕人的目光 ……二手玫瑰的樂隊故事,顯然已經留下了一道相當具有存在感的痕迹。
90 後粉絲占了八成以上
對于接觸新事物,二手玫瑰一直是開放的。自媒體時代,梁龍希望和年輕人多接觸,于是說做就做,主動擁有了一重 " 美妝博主 " 身份。
就像他在歌裏所表達的," 藝術是個天生的啞巴,你必須想出别的辦法說話。"或許,他們的出現,存在與常紅,本就是一場漫長到跨越各個階段的精神實驗。
特色的妝造與氣質,是大家最初願意聆聽二手玫瑰 " 說話 " 的方式之一。如今,他們自然成爲了二手保留至今的文化符号。
舍不掉的幽默,回不去的故鄉
據網友說,《樂隊的夏天 3》私下有一個可愛的别稱:二手玫瑰粉絲見面會。
二手在最初的草地投票環節,獲得了全場滿票。不止一支樂隊的主唱分享,自己最喜歡的樂隊就是二手玫瑰,甚至就是二手玫瑰的演出開啓了 TA 的音樂生涯。
二手玫瑰向來是 " 先行者 "。直到今天,他們依舊希望自己可以是新鮮的,不落後的,努力走得更快的。
衆所周知,二手玫瑰的舞台造型是超前的。但是,梁龍開始在舞台上畫誇張的妝容的契機,其實一場激烈的反抗式的自嘲。
1999 年的某場搖滾節,二手玫瑰沒有受到主辦方的尊重。梁龍突發奇想," 找身邊一個不認識的女孩借了口紅,胡亂勾拉了一個劣質妝容就上台了。" 哪曾想,這樣的造型與曲風,讓台下的搖滾老炮們傻了眼。
後來,梁龍孤注一擲前往北京。一場小小的百人演出上,他蹬着一雙 44 碼的高跟鞋,畫着民國舞女上了台。二手玫瑰的風格瞬間流傳開來,成了" 伸進京城的一隻怪手 "。
(圖源:網絡)
作爲東北人,幽默感、或者說是與生俱來的" 自嘲精神 ",是二手玫瑰的一大表達内核。
樂隊名字中的 " 二手 ",本身也是一句自嘲。二手指的是複制的,别人用過的東西," 二手玫瑰 " 則是一個反諷的、自省的名字。梁龍始終希望,自己的音樂能夠成爲 " 一手 " 的。
某種程度上,這是一種屬于二手玫瑰的獨一無二的幽默化表達。對于主唱梁龍而言,幽默非常重要,對這個世界都很重要。" 因爲好多東西你又沒有辦法解決,可能有時候所謂的幽默,它是一種表達方式。" 幽默就是最好的情緒消解方式——" 沒有幽默,音樂就沒有意思了。"
于是,他們選擇了用玩笑诙諧的、幽默調侃的形式,表達自己内心的人文情懷。
聊到故鄉東北,鼓手孫權形容其爲" 回不去的故鄉 "。
梁龍說," 到了這個年齡,有一種故鄉是他鄉,他鄉是故鄉的感覺,越來越複雜了。以前是回老家,現在你說是回老家嗎?坐飛機一個半小時就到了,也沒有以前那種旅程感,甚至會感覺有點陌生。"
但家鄉依舊是他内心最柔軟的地方,正如歌裏所寫—— " 我的家鄉在北方,我的歌聲在流浪,我的瘋狂在遠方,鄉音讓我回頭望。"
梁龍站在東北廢墟
當二手玫瑰的音樂,遇到不同的表達舞台,呈現效果自然也變得更加多維,更加立體。
所有他們對于地域文化,對于社會變化,對于情感流動的感受,漸漸都彙總統一,變成了對于人類情感複雜性的體悟與表達。
于是,無論是音樂節,巡演還是來到樂夏 3,通過不同的視覺、聽覺載體,結合不同的呈現形态,二手玫瑰始終選擇用自己的方式,表達那個感受于心的人文故鄉。
作者:杜葉
特别感謝:秋雨,羅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