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安琪
編輯 | 李勤 楊軒
智能駕駛之戰正在激化,車企們在追求百萬輛級規模的智駕平權時,也在追擊更高的 L3 級自動駕駛技術。
不僅華爲把 4 個激光雷達搭載到百萬元級尊界、超 50 萬元的問界改款 M9,理想汽車也在強化激光雷達的存在感。
據 36 氪汽車獨家了解,理想汽車今年所有新車的智能駕駛系統将标配激光雷達傳感器,涵蓋增程改款車型、純電系列車型。
此前,理想汽車的智能駕駛配置分爲 AD Max 與 AD Pro 兩種方案。最明顯的區别是,前者搭載了英偉達 Orin X 芯片、激光雷達,算法由理想自研;後者則是搭載地平線征程 5 芯片,無激光雷達,算法由供應商輕舟智航提供。
因此,過往理想 AD Pro 車型隻具備高速領航輔助等功能,基本與城區 NOA(城區領航駕駛)、以及理想不斷叠代的 " 端到端 "" 車位到車位 " 等更強智駕能力無緣。
配置升級後,理想的 AD Pro 車型将新增激光雷達。不僅如此,有知情人士告訴 36 氪汽車,AD Pro 車型的智駕芯片平台也有明顯升級,部分車型采用單顆地平線 J6M 平台,算法仍由供應商輕舟負責。
這些硬件升級都将支撐智駕功能進一步升級,"AD Pro 版車型的智駕能力天花闆更高了。" 有知情人士說。例如,AD Pro 平台不僅将實現城市記憶領航,甚至還在籌劃實現更全面的城區 NOA 功能。
此外,理想汽車的一貫激光雷達合作方禾賽科技去年發布了千元級、小巧型激光雷達産品 ATX。此前,比亞迪的天神之眼智駕平台部分車型也搭載了該産品。據悉,禾賽今年的激光雷達規劃年産能超過 200 萬台。
事實上,随着智駕行業的價格戰比拼激烈,激光雷達的成本也在快速下降,這大大提升了車企的使用意願。有行業人士向 36 氪汽車表示,ATX 産品的一般報價在 200 美元左右,如果出貨量更大,價格還會更低。
在智駕競争加劇下,理想不得不拿出更多産品力強化策略。
「智駕普及在即,新勢力們要築高長闆」
今年以來,智能駕駛的競争從過往的技術競技的單線叙事,變成了技術追高、規模普及的多線混戰。比亞迪和華爲是不同叙事的典型代表。
在 2024 年賣出超 420 萬輛車後,比亞迪試圖開辟智駕普及的新戰場,将高速 NOA、記憶行車等高階智駕産品下放到 7 萬元級汽車市場。
比亞迪高層人士還透露,其基于地平線 J6M 的天神之眼 C 平台智駕,未來有機會進化到城市 NOA 功能。可以說,比亞迪是今年智駕滲透率的最大變量。
這讓一衆老牌車企和新勢力都感受到了威脅。據 36 氪汽車了解,理想基于地平線 J6M 的 AD Pro 平台原本計劃,搭載激光雷達後隻有高快領航、城市記憶領航等功能。
但比亞迪宣布智駕普及戰略後,理想内部已經在考慮新增城區 NOA 功能了。" 如果理想維持原來功能,跟比亞迪拉不開差距。" 有理想汽車知情人士表示。
這也是理想、小鵬、蔚來等新勢力今年面臨的智駕新挑戰。老牌車企以數百萬輛規模下放高階智駕時,新勢力們如何在産品成本與老牌車企保持競争,在功能、體驗上拉開差距?
從目前來看,新造車公司們的主體策略首先是,提高智駕的下限能力。
激光雷達是關鍵傳感器。跟主要依賴攝像頭、圖像識别的視覺方案相比,激光雷達通過激光束發射來測量距離和生成 3D 點雲圖,不受光照條件或惡劣天氣的幹擾。
此前,智駕公司 Momenta CEO 曹旭東在采訪中告訴 36 氪汽車,在對安全要求很高的場景,比如進出隧道、沒有路燈等暗光環境,激光雷達的能力更全面。
2 月 20 日,在尊界 S800 技術發布會上,華爲車 BU 董事長餘承東也介紹了該車搭載的全向立體融合感知系統,包含 4 個激光雷達,能夠識别各類複雜障礙物,如溝渠、台階、充電樁、懸空消防栓及路沿障礙等。
不管是與老牌車企的錯位競争策略,還是更強的智駕下限,都驅使着一些車企堅定向激光雷達靠攏。
「技術不斷沖高,争奪 L3 門票」
與此同時,以智能爲旗的新造車公司們,也在力争突破技術上限,跳出當下的高階智能駕駛混戰,沖搶 L3 自動駕駛技術的門票。
華爲是智駕技術持續追高的風向标之一。此前華爲表示,今明兩年 L3 級自動駕駛将會實現大規模實現商用。
根據中國國家标準《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L3 級是指有條件下的自動駕駛。即 L3 級自動駕駛系統能夠在特定的道路和環境條件下,完全控制車輛的行駛。用更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脫眼脫手,且在車輛控制時,如果有事故發生,責任劃分歸屬于車輛。
比起城市 NOA、" 車位到車位 " 等仍然屬于 L2+ 級别的輔助駕駛功能,L3 級自動駕駛對車輛硬件備份、安全冗餘、人機交互邏輯、甚至在商業保險上都有更高要求。
比如尊界 S800 在制動、配電、轉向、低壓電源、智駕計算平台等關鍵系統上均實現了雙冗餘設計,确保即便主系統出現故障,備用系統也能立即接管,保障車輛的安全。
在這條路上,新勢力們還将繼續與華爲對飙。
數日前,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發文稱,到 2025 年底,小鵬汽車計劃推出真正的 L3 級别自動駕駛軟件。
更早之前,理想 CEO 李想也表示,希望在 2025 年實現 L3 有監督智能駕駛。理想認爲,達到 L3 的前提是實現智駕 " 車位到車位 " 挑戰。去年 11 月底,理想汽車向智駕用戶全量推送了該功能。
如果 L3 的落地可行性被進一步驗證,車企們在激光雷達等硬件上也可能還會進一步加碼。
對理想汽車而言,盡管去年賣出了 50 萬輛車,但今年的市場競争絕不輕松。
今年的增程賽道勢必更加擁擠。不僅問界的新車 M8 與理想 L9/L8 對打,增程市場還有一衆跟随者與競争者。從去年下半年以來,深藍 L07、啓源 E07、猛士 917 蛟龍戰甲、阿維塔 07 等新車已經陸續上市。
而經過去年的失利後,理想的純電車型的二次着陸也相當關鍵。此前,理想将純電 SUV 的發布改期至今年上半年。
無論是要穩住銷量大盤的增程車型,還是重新破局的純電産品,理想都需要更強的防禦能力。而全系搭載激光雷達,或許隻是理想進擊與反攻的措施之一。